|
楼主 |
发表于 2018-2-4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4. WHO的DR-TB指南变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WHO的DR-TB指南不断发布,我国的DR-TB指南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如国内2009年在第1组药物中添加了利福喷丁等,后来WHO发布的指南也部分采用了上述调整,说明我国在制定耐药结核病指南时结合了实际需求。国内耐药结核病指南的制定也具有相应的研究基础,如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经过研究证实对异烟肼耐药的菌株仍显示较佳的体外抗菌活性,是我国重要的抗结核药物之一。我国DR-TB指南的另一特点是,对于非MDR-TB患者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强调了按照抗结核药物的分组"顺序选择"有效药物,从而避免了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滥用,也有助于减少XDR-TB的发生,体现了我国指南更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助于DR-TB的治疗及控制。
因此,面对WHO最新指南的变化,笔者同样认为需要持谨慎态度,如能否在国内推广MDR-TB的短程化疗方案?将氟喹诺酮类药物放在A类是否恰当?剔除克拉霉素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DR-TB治疗中的价值有待深入研究。我国拥有庞大的多耐药结核病及异烟肼耐药的患者,其治疗成功率也同样受到困扰,且有转变成MDR-TB的可能。上述疑问带给国内学者巨大的使命感,需要加快步伐进行DR-TB的基础研究,实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将国内DR-TB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科学、严谨、合理的研究解决,并将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只有这样,未来WHO的DR-TB指南中才能体现我国的学术观点,中国DR-TB的防控水平才能真正地迈上新的台阶。
本文来源:范琳,肖和平.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耐药结核病指南带来的思考与挑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