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5|回复: 19

[求助] 请教生物监测包到底有哪几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消毒供应中心有多种灭菌器,包括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消毒器,环氧乙烷灭菌,生物监测的方法不一样,有一次性的,有标准测试包,有放五类爬行卡的,有过程挑战测试包;真得有点混了,期待论坛大咖解惑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7-8-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4.4.2.3生物监测法
4.4.2.3.1应至少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遵循附录A的要求。
4.4.2.3.2紧急情况灭菌植入物时,使用含第5类化学指示物的生物PCD进行监测,化学指示物合格可提前放行,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4.4.2.3.3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4.4.2.3.4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因一般无标准生物监测包,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物品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
4.4.2.3.5采用快速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
4.4.2.36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遵循4.4.1.4的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方法
A.1标准生物测试包的制作方法
按照WS/T367的规定,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测试包的中心部位,生物指示物应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要求。标准测试包由16条41cmX66cm的全棉手术巾制成,即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然后叠放,制成23cmX23cmX15cm、1.5kg的标准测试包。
A.2监测方法
按照WS/T367的规定,将标准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含一次性标准生物测试包),对满载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标准生物监测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自含式生物指示物遵循产品说明书进行培养;如使用芽孢菌片,应在无菌条件下将芽孢菌片接种到含10mL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的无菌试管中,经56℃±2℃培养7d,检测时以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自含式生物指示物不用设阴性对照),以加人芽孢菌片的培养基作为阳性对照;见察培养结果。如果一天内进行多次生物监测,且生物指示物为同一批号,则只需设一次阳性对照。
A.3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干热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
B.1标准生物测试管的制作方法
按照WS/T367的规定,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装人无菌试管内(1片/管),制成标准生物测试管。生物指示物应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要求。
B.2监测方法
将标准生物测试管置于灭菌器与每层门把手对角线内、外角处,每个位置放置2个标准生物测试管,试管帽置于试管旁,关好柜门,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待温度降至80℃左右时,加盖试管帽后取出试管。在无菌条件下,每管加人5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36℃±1℃培养48h,观察初步结果,无菌生长管继续培养至第7日。检测时以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以加人芽孢菌片的培养基作为阳性对照。
B.3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若每个测试管的肉汤培养均澄清,判为灭菌合格;若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而只要有一个测试管的肉汤培养混浊,判为不合格;对难以判定的测试管肉汤培养结果,取0.1mL肉汤培养物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用灭菌L棒或接种环涂匀,置36℃±1℃培养48h,观察菌落形态,并做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指示菌生长,若有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不合格;若无指示菌生长,判为灭菌合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环氧乙烷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
C.1常规生物测试包的制备
取一个20mL无菌注射器,去掉针头,拔出针栓,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生物指示物放人针筒内,带孔的塑料帽应朝向针头处,再将注射器的针栓插回针筒(注意不要碰及生物指示物),之后用一条全棉小毛巾两层包裹,置于纸塑包装袋中,封装。生物指示物应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要求。
C.2监测方法
将常规生物测试包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所有装载灭菌包的中心部位)。灭菌周期完成后应立即将生物测试包从被灭菌物品中取出。自含式生物指示物遵循产品说明书进行培养;如使用芽孢菌片的,应在无菌条件下将芽孢菌片接种到含5mL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的无菌试管中,36℃±1℃培养48h,观察初步结果,无菌生长管继续培养至第7日。检测时以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自含式生物指示物不用设阴性对照),以加人芽孢菌片的培养基作为阳性对照。
C.3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生物监测方法
D.1管腔生物PCD或非管腔生物监测包的制作
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生物指示物制作管腔生物PCD或非管腔生物监测包;生物指示物的载体应对过氧化氢无吸附作用,每一载体上的菌量应达到1X106CFU,所用芽孢对过氧化氢气体的抗力应稳定并鉴定合格;所用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要求。
D.2管腔生物PCD的监测方法
灭菌管腔器械时,可使用管腔生物PCD进行监测,应将管腔生物PCD放置于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按照生产厂家说明书建议,远离过氧化氢注人口,如灭菌舱下层器械搁架的后方)。灭菌周期完成后立即将管腔生物PCD从灭菌器中取出,生物指示物应放置56℃±2℃培养7d(或遵循产品说明书),观察培养结果。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自含式生物指示物不用设阴性对照)。
D.3非管腔生物监测包的监测方法
灭菌非管腔器械时,应使用非管腔生物监测包进行监测,应将生物指示物置于特卫强材料的包装袋内,密封式包装后,放置于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按照生产厂家说明书建议,远离过氧化氢注人口,如灭菌舱下层器械搁架的后方)。灭菌周期完成后立即将非管腔生物监测包从灭菌器中取出,生物指示物应放置56℃±2℃培养7d(或遵循产品说明书),观察培养结果。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自含式生物指示物不用设阴性对照)。
D.4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实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实验组培养阳性,判定为灭菌失败;同时应进一步鉴定实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WORD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WS 310.3-2016
2017-01-06 感控新青年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WS 310.3-20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310.3—2016
代替WS310.3—2009

抽空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脑子塞满了,谢谢哦!继续学习规范,好好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总结归纳,收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路过学习了,慢慢消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老师的详细介绍!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慢慢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7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7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8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总结归纳,收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2楼的老师:新锅连续培养3锅,还是连续培养3天,应多长时间出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路过学习了,慢慢消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0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3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总结归纳,收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