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6|回复: 11

[资料] 【官微已推送】H7N9-疫情情未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那颜 于 2016-12-23 08:59 编辑

H7N9-疫情情未了
整理:臧金成
新闻引线
  中新网1222日电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221日通报,上海市报告1例江苏来沪就诊的输入性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患者,张某,男,45岁,江苏南通户籍。于1221日确诊,现正在积极救治中。
    东南网1222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秋燕) 海都记者前日从厦门市卫生计生委获悉,近日,厦门市思明区在疾病监测中发现1例人感染H7N9病例,为散发病例。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和采样检测,结果均无异常。
    晨报讯 1221,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发布通报称,128日以来,我省共报告5H7N9确诊病例,分别为合肥市3例(其中1例异地发病),死亡1例;宣城市1例,死亡1例;六安市1例。病例所在市县已按照相关预案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
除了大陆地区的H7N9报告外,根据香港和澳门卫生机构均有少量散发病例报告
概况
我国目前已进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高发季节,疫情发生风险升高,而新闻的报道把大家带入一个恐慌的阶段,但目前疫情发生特点仍以散发病例为主,活禽市场的暴露仍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者感染后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疾控部门表示,正确认识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积极预防才是克服恐慌的有效办法。
关于近年H7N9的疫情报告
注:以上数据来源:国家卫计委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官网
2013111日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汇总,2014年到2016年报告和死亡呈现逐年下降,预期2016年报告总例数118例数,死亡44例。

注:以上数据来源:国家卫计委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官网
2016年报告和死亡数据看,报告和死亡多集中于冬春季节,总体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
关于医疗机构的防控
(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
(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四)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六)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具体要求参考《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关于治疗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一)传染源。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二)传播途径。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三)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
治疗:
(一)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复方甘草片、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可待因等止咳祛痰药物。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
1)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
2)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重点在以下人群中使用:
①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②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的流感样病例;
③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或无条件检测的流感样病例,具有下列情形者,亦应使用抗病毒药物:
A.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包括医护人员)出现流感样症状;
B.聚集性流感样病例;
C.1周内接触过禽类的流感样病例;
D.有慢性心肺疾病、高龄、妊娠等情况的流感样病例;
E.病情快速进展及临床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
F.其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3)对于临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即使发病超过48小时也应使用。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1)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成人剂量75mg每日2次,疗程57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一倍以上。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混悬液。
2)帕拉米韦(Peramivir):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成人用量为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3)扎那米韦(Zanamivir):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
3.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监测资料显示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使用。
(四)中医药辨证论治。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证(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病情轻者)。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舌红苔薄,脉数滑。舌红苔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参考处方和剂量:银翘散合白虎汤。
金银花30g、连翘15g、炒杏仁15g、生石膏30g
知母10g、桑叶15g、芦根30g、青蒿15g
黄芩15g、生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莲清热泡腾片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功效的药物。
中药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证(临床表现高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患者)。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或见咯吐粉红色泡沫痰,伴四末不温,四肢厥逆,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舌暗红,脉沉细数或脉微欲绝。
治法:解毒泻肺,益气固脱。
参考处方和剂量:宣白承气汤合参萸汤。
生大黄10g、全瓜蒌30g、炒杏仁10g、炒葶苈子30g
生石膏30g、生栀子10g、虎杖15g、莱菔子15g
山萸肉15g、西洋参15g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
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
肢冷、汗出淋漓者加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静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
3.以上中药汤剂、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不作为预防使用,应早期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出现明显低钠血症,应积极补充氯化钠。对于低钾血症,应给予氯化钾、门冬氨酸钾等补钾治疗。须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病例的治疗。具体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共识》重症病例的治疗部分。
关于民众的防控
根据既往对禽流感病毒的了解,禽流感病毒在65摄氏度加热30分钟或是100摄氏度加热2分钟以上即可灭活。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敏感,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摄氏度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
借鉴既往防控经验,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公众应加强自我防护:
    1、对H7N9流感病毒,要有科学的认识,不要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只要做好自我防护,就可以大大降低感染该疾病的风险。
  2、防控H7N9流感病毒,关键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活禽接触,居民一旦接触活禽,一定要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3、不要购买没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加工处理禽类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感染病毒,禽肉一定要烧熟煮透。
  4、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要主动告知自己发病前有无活禽接触史,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去医院就诊或者看望病人时要戴口罩。
  6、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7、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做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居家和办公室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9、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元旦及春节连续假期将届,提醒大家前往发病地,应提高警觉,并注意个人卫生和自我防护。返回后,如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请立即戴口罩就医,并告知医师旅游史
文件参考:
国家卫计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的通知
国家卫计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计委:关于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通知
江苏省卫计委:公众H7N9等流感防范健康提示
图片1.png
图片2.png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6-12-2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吓人了,又来一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复一年,果然是疫情情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看了微信,感觉每年的冬春季都是防控的重点时间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暖雨 发表于 2016-12-23 10:54
昨晚看了微信,感觉每年的冬春季都是防控的重点时间段。

每年的冬春季都是某些传染病的高风险季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3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4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收藏学习,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发季节   ,应该引起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疫情情未了,应该引起注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逐年下降的感染例数和死亡数表示我们的防控是有效的。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6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用心作了一个系统总结,简单明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