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3|回复: 8

[循证译稿] 终末消毒后真的安全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0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终末消毒后真的安全了吗?

文献检索:干铁儿,翻译:四川省郫县人民医院-付婷婷,编写/校对:乔甫



编者按:每天医院里面都有大量的患者出院,我们每天都在重复进行着终末消毒工作,虽然各自采用的方法可能不同,但是消毒后都能让我们放心,让我们觉得安全、踏实。然而,你有真正去关注过贵院的终末消毒吗?你医院的终末消毒有SOP吗?终末消毒真的达到了您的预期效果吗?可能终末消毒只是带给我们虚假的安全感哦!

2016年2月,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发表了一篇关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预防与控制的联合指南[1]。该指南针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环境推荐了两种清洁消毒方法:其一是用含氯制剂对腾空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其二是用过氧化氢蒸汽对腾空的的隔离房间或区域进行辅助消毒。
本期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英国烧伤中心产碳青霉烯酶微生物(CPOs)感染患者的感控挑战问题的文章[2,3]。这些文章均表明,按上述指南推荐的标准清洁消毒方法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清除CPOs。 虽然这可能存在争议,有人会认为不能完全清除有可能是因为文章中的研究对象为严重烧伤病人,而该人群伤口感染严重(组织细菌量≥105/g)。但作者们同样谈到,因内科疾病住院的婴儿可导致的暖箱CPOs污染甚至比因外科疾病住院的婴儿还多。因此不能完全清除的原因不一定归结为严重的伤口感染,也就是说上述作者的研究结论不一定缺乏外推性。
Garvey等报道使用标准终末清洁方法,即6%过氧化氢蒸汽与1000ppm含氯制剂联合使用也未能去除环境中的CPOs[2],即使入住时间<18h。Teare等也发现病人住院期间采用含氯制剂进行的日常消毒工作同样未能清除CPOs[3]。他们采用了一项窄谱强脉冲光环境净化系统以控制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但并未报道是否成功。他们设计了一项复杂的终末清洁消毒策略,包括使用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废弃处置某些设备、关注通风口及通风管道等。
虽然两例报道中的做法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医院控制CPOs的实际方法,但其反映了医院环境作为CPOs可能的重要污染源方面的知识缺口,以及CPOs清洁消毒方法的不确定性。两例报道采用完全不同的清洁与消毒策略,这表明在CPOs污染的终末清洁消毒方面缺乏好的循证依据。Teare等报到了他们利用4位患者个案反馈中的经验教训来改进感控措施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认识到了来自通风系统、卫生洁具以及源于枕头等无法保证可靠消毒水平的可复用物品的污染。目前关于医院CPOs控制方面的系统研究亟待开发。不过,从Garvey与Teare等的研究经历中可至少得出两条重要的信息。第一,即使采用当时被视为强化过的终末消毒措施也未必能够清除环境中的CPOs。第二,由Teare等首创的明智方法,即先根据CPOs感染患者临床疾病情况及/或住院时间将其判定为具有不同的特殊风险,再制定相应的督查条款对这些CPOs感染患者的感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欢迎来自其他中心的关于CPOs患者感控管理的经验交流及相关研究。

PS: 在这个升职称必备SCI的年代,有的医院连中级职称也要求SCI,如果你也有发表感控论文的苦恼,快琢磨琢磨上面这篇社论吧,说不定能找到灵感哟!

J.W. Gray, Editor
References
1. Wilson APR, Livermore DM, Otter JA,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recommendations from a Joint Working Party. J Hosp Infect 2016;92:S1eS44.
2. Garvey MI, Bradley CW, Jumaa P. Environmental decontamination following occupancy of a burns patient with multiple carbapenemaseproducing organisms. J Hosp Infect 2016;93:136e140.
3. Teare L, Myers J, Kirkham A,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rbapenemase-producing organisms at a regional burns centre.J Hosp Infect 2016;93:141e144.
4. Church D, Elsayed S, Reid O, Winston B, Lindsay R. Burn wound infections. Clin Microbiol Rev 2006;19:403e434.

* Tel.: t44 (0)20 7125 0822.
E-mail address: jhieditor@his.org.uk.
Available online 23 March 2016
journal homepage: www.elsevierhealth.com/journals/jhin
发表于 2016-8-30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质疑才能促进科研,有科研才能促进医学的进步。希望有大量的关于终末消毒效果的研究,来证实现行下的终末消毒措施的有效性,要循证感控,更要精准感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期待关于终末消毒效果的研究,来证实现行下的终末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樵老爷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大咖们研究出更有效的终末消毒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环境终末消毒的新研究动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关于终末消毒效果的研究,来证实现行下的终末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末消毒的效果的确值得关注,从这个角度也侧面反映手卫生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