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3|回复: 2

[转帖] 医院转移“兴奋点”才能前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5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文转自健康报
阎惠中
  长期以来,许多医院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医疗收入增长是硬道理,习惯于把兴奋点集中在如何改善医院设施,加强学科建设,引进新技术上。尚未认识到医院发展中的“三个过度”:过度医疗、过度扩张与过度特需。新医改有了政府的投入,医院就会想:政府应该给我们买设备,帮我们盖大楼,保住我们的高奖金……这就是医院发展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式与行为习惯。
  新医改到了基层,一切举措将在医生与患者的接触面上落实。如果诊室里仍旧坐着推行过度医疗的医生,办公室里仍旧坐着推行过度扩张的院长,就很可能出现既吃拨款又吃病人的局面。
  过度医疗
  应该理解公立医院生存之艰难。医疗市场竞争加剧,高新技术高成本。全世界都喊看病贵,而且越来越贵。国外医院也有过度医疗,而我国医院是超出一般的过度医疗。还有乱收费,包括分解收费与重复计费,使低于成本的服务项目实现了结余。过度医疗使医患双双受害,造成信任危机。看病贵的主要责任不在医院,但医嘱与处方毕竟是医生写的,账单是医院开的,是医生与医院最终控制着医疗费用的“水龙头”,应负的责任不容推脱。令人忧虑的是,医疗行业从上到下或多或少在回避“看病贵”。
  过度扩张
  20世纪90年代,很多中型医院向1000张床位发展,大医院向2000张床位扩张,少数已接近或超过了3000张床位,中国医院尤其是大医院,走上了过度扩张之路。政府被过度扩张“忽悠”了,误以为大医院拥挤是正常的市场需求,从而支持过度扩张。在医院一届班子的任期内,不少人急着完成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周期。我国医院快速发展加重了居民的负担,因为过度扩张需要过度医疗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结余异化为发展的资本金。公立医院走进了一个怪圈:为了更快扩张,就要更多创收;得到更多创收,又会更快扩张。增加拨款可以把发展不足的医院迅速推上去,而把过度扩张的医院拉回来就十分费力,甚至骑虎难下。
  过度特需
  改革开放不久,南方某医院解放思想兴办“惠侨楼”,在高新技术服务之外,家庭式服务、温馨服务、人性化服务展开了一片鲜亮的领域。此后,多数医院把视线聚向高收入阶层。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医院集中财力改善基础建设时,过度特需把过度扩张引向了过度豪华。追求豪华、特意满足富人的经营意识也首开先河,直到今天仍影响着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有些公立医院已经冷淡了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淡忘了中国仍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收入患者被边缘化,由于没有适合自己入住的病房,有些产妇避开高档温馨产房,无奈地去乡下分娩。
  令人忧虑的是,有些部门与媒体对“三个过度”缺乏正确引导,甚至传递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加重了医院发展与管理思想的混乱。加大财政投入是必要的,针对“三个过度”的思想教育更是不能忽视,必须深刻反思和清理,才能认清医改的前进方向,这方面大医院应该带头。大医院这些年获利甚多,应该有作出更多牺牲的自觉性。医院应该深信,政府是关爱医院的,但医院应少想些自己的利益,多关照大局,为人民作出新的奉献。  
  

来源: 健康报 发布日期:2009-05-14

发表于 2009-5-1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篇文章可以说是击中要害,院长的业务管理职能弱化,成为医院董事长经理,科主任、护士长也被反复强调科室经济效益,当然安全还是反复强调的,安全吗检查多多是必须的,住院也是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6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