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多耐与微生物
›
其他病原体
›
微生物-生活方式-粪便移植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系统消息:
优秀主题贴征集令(2025年1月号)
01-03 17:36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52
|
回复:
1
微生物-生活方式-粪便移植
[复制链接]
xucf730
xucf730
当前离线
积分
10213
发表于 2016-5-20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微生物-生活方式-粪便移植
2016-05-19 来源:医脉通
近期,《Science》杂志上精选了一些关于微生物的新研究,这些研究提供了关于生活方式和肠道微生物之间联系的数据,提出了对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更好的理解。医脉通整理如下:
生活方式—微生物
Flemish肠道菌群项目自2012项目启动以来提出了第一个主要研究结果。他们针对健康参与者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的的大型全民研究,鉴别了69个关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和多样性的因素。
“我们的研究给出了关于普通人群肠道菌群的大量新见解,”鲁汶大学的Jeroen Raes博士说。“这使Flemish肠道菌群项目变得独特,因为大多数以往研究集中于特定疾病或较小的地理范围。然而,分析‘平均’肠道菌群对发展基于肠道细菌的诊断和药物是至关重要的。你需要了解正常状态才能理解和治疗疾病。”
与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变化相关的69个协变量中,粪便成分和传送时间显示了最强的联系。其它包括年龄、性别、使用某些药物(包括抗生素、缓泻剂、炎症性肠病药物、女性荷尔蒙、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和抗组胺药),饮食因素(包括纤维、面包、水果、啤酒和巧克力消耗)、体重指数(BMI)、血氧吸收能力(之前不明)、臀围和尿酸浓度。没有发现分娩方式或母乳喂养与成人微生物组成有关。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Dutch Life Lines研究中对1135名参与者的肠道微生物进行深度测序,发现特定的微生物物种与食物、健康状况和药物之间的联系。
“我们共发现影响的多样性的60个饮食因素,”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Alexandra Zhernakova博士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还是很难说…但多样性和健康之间相关性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观察到心脏病患者体内挑剔真杆菌丰度较低。他们还发现一些分泌蛋白与微生物组成、多样性和功能丰富度之间的联系,嗜铬粒蛋白A显示了最强的联系,代表“肠道健康的高潜在生物标志物”。
对FMT的更深理解
最后,在第三项研究中,来自德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的Simone S. Li博士和同事们发现,进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患者的肠道微生物与供体之间的兼容性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加重要。
为了确定供体微生物群的繁殖程度,移植前和移植后,Li和同事们对来自10名接受FMT的患者的55份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分析。他们还将这个人群同48名FMT-naive人类微生物组项目的48名参与者相比较,以表明他们的发现。
他们发现经过治疗后,供体和受体的微生物菌株共存持续3个月。此外,他们发现,一旦出现在供体肠道内,来自供体的新微生物菌株更有可能繁殖,他们还识别了三个在受体肠道内有效繁殖的物种。
“这意味着如果医生可以匹配供体和患者,治疗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根据一份新闻稿。“关注菌株而非细菌种类,也可能使治疗有效。”
赫尔辛基大学Willem de Vos博士说:“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例如,耐抗生素菌株已经被非抗药菌株替代,所以它可以帮助使粪便移植用于艰难梭菌感染以外的其它情况。”
Li说“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将粪便移植转化为更易于管理形式,如药片。”
文献来源:
1.Population-level analysis of gut microbiome variation. Science 2016 Apr 29;352(6285):56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俊俏的孩子
俊俏的孩子
当前离线
积分
3002
发表于 2016-5-2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多谢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文献与书籍介绍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