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7|回复: 15

[动态] 台湾发现首例兹卡病毒感染者 你必须恶补8条冷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兹卡(Zika)病毒长期肆虐拉美地区。近日,台湾卫生福利部门19日表示,台湾发现首例境外移入兹卡(Zika)病毒感染个案,由一名泰籍男性10日入境时确诊,拟列为第二类法定传染病,并提升中南美地区及东南亚6国旅游疫情建议等级。此前哥伦比亚国立健康研究院发布报告称,在哥伦比亚已有1.1万人感染了兹卡病毒,其中有459名孕妇确诊,而世界卫生组织声称这一病毒会导致新生儿患“小头畸形症”。这一个案的出现,为亚太地区孕妇的南美旅行行程拉起了警报。
世卫组织发布关于兹卡病毒全球警告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泛美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兹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在警告中,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正式承认,在巴西传播的兹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并建议孕妇要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640.webp.jpg

据悉,2015年已经在9个国家发现了感染兹卡病毒的病例,分别是巴西、智利的复活节岛、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拉圭、苏里南和委内瑞拉。近期以来,巴西疫情情况严重。


巴西卫生部称,兹卡病毒是黄热病毒的一种,由埃及伊蚊传播,感染症状为低烧、瘙痒、身体出现红色斑点等,也证实近期在巴西东北部集中爆发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症与感染兹卡病毒有关。巴西卫生部官方统计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28日,全国共上报1248例疑似新生儿小头畸形症病例,已死亡7人。上述病例绝大多数来自巴西东北部,疫情最严重的伯南布哥州上报病例达646例,超全国半数。11月29日,伯南布哥州宣布自12月1日起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重要事实

  • 兹卡病毒病由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病毒引起。


  • 患有兹卡病毒病的病人往往会出现轻微发热、皮疹和结膜炎。这些症状通常持续2-7天。

  • 目前尚没有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

  • 最佳预防方式就是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蚊子叮咬。


    1.什么是兹卡病毒(Zika virus)?

       兹卡病毒为黄病毒的一种,最早在1947年从乌干达卡森林猕猴体内分离出来,1952年在乌干达与坦尚尼亚发现人类病例,2007年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雅蒲岛爆发群聚疫情,基因型别分为“亚洲型”和“非洲型”两种,目前在中非、东南亚和印度等都有发现的记录。
    2.兹卡病毒如何传染?

       兹卡病毒主要由带有兹卡病毒的蚊子传播,约3至7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孕妇可能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传染给胎儿,另外,也曾有案例报告显示兹卡病毒可以透过性行为传染。台湾可传播兹卡病毒的病媒蚊为埃及斑蚊及白线斑蚊,这些蚊子的特征都是身体是黑色的,脚上有白斑。
    埃及斑蚊的胸部两侧具有一对似七弦琴的纵线及中间一对黄色的纵线,喜欢栖息于室内的人工容器或是人为所造成积水的地方;白线斑蚊则是中胸楯板部位中间,有一条白色且明显的纵纹,比较喜欢栖息于室外。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约在日出后的1-2小时及日落前的2-3小时。

    3.谁有感染风险?


        前往或居住在疫情趋的民众,指要尚未感染者皆有风险。目前台湾疾管署已将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旅游疫情建议至警示,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与马尔地夫,目前已有移入病例传入,旅游建议提升为注意。

    4.怎么预防?


       兹卡病毒目前尚无疫苗或药物治疗,主要预防办法就是避免蚊虫叮咬,疫情区可用防蚊液(含有DEET、picaridin、IR353、柠檬桉精油或含有para-menthane-diol者)平时应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以及使用纱窗纱门隔绝蚊虫。
    5.感染症状?
       常见症状有头痛、发烧、斑丘疹、关节疼痛及结膜炎(红眼)等,有时也有肌肉酸痛及后眼窝痛的症状发生,与登革热相比症状轻微,目前没有重症的病例报导。

    6.若不幸感染怎么办?


          采取支持性疗法,要充分休息、补充足够水分避免脱水及服用类似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剂来缓解发烧与疼痛等不适,但不可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治疗通常在感染后一周左右就可自行痊愈,但如有疫区的旅游史,要与医师详述。

    7.孕妇感染会怎样?


       目前怀疑小头畸形症新生儿与母体感染兹卡病毒有关,目前仍未有研究证实,但仍需做好防范。


    8.怀孕和哺乳的妈妈可以使用防蚊液吗?


    可以选择经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注册的防蚊液,遵照标签说明使用。
    美国CDC兹卡病毒旅行警报
    640.webp (1).jpg

来源:医学信使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6-2-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好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新的病毒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提供及时的信息与知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和寨卡病毒是一样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传染性病毒不断的出现,我们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草369 发表于 2016-2-3 15:12
这个和寨卡病毒是一样的嘛?

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及时的信息与知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型病毒不断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新的病毒不断出现,严重威胁人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是塞卡还是寨卡或兹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4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