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340|回复: 9

[求助]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谷子 于 2015-9-18 14:42 编辑

  在院感科工作多年,对一些监测方面的问题一直有困惑,虽曾请教过老师,但仍未能解惑:

1、消毒内镜监测:《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与《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采样液分别是10ml与50ml,
     结果判断分别是:(1)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2)菌落总数(CFU/件)=m(CFU/平板)×50。请教:应按那个做?20和50是什么意思?稀释倍数吗?
2、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1)中和剂醇类用普通营养肉汤,其他的消毒液中和剂有人说需用营养肉汤做基本液,可以吗?
     (2)结果计算:消毒液染菌量(CFU/ml)=平均每皿菌落数X10X稀释倍数,其中的10是什么意思?
      按此公式计算,皮肤消毒液监测的平板中是不允许有菌落数的,那不成了无菌液了吗?而在《皮肤消毒剂卫生要求》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报告也不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谷子 + 2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微生物老师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66
  • 最近打卡:2025-03-06 08:39:02
发表于 2015-9-18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所说的内镜监测20和50应该是一个系数,消毒内镜的监测标准我们参照最新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各种消毒剂的中和剂在《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里都注明了,其他的问题已经请了检验的老师来回复,我们一起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5-9-19 15:41 编辑

20014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后内镜消毒效果监测方法是这样描述的:
(一)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二)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取0.5ml, 加入2只直径90mm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48℃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
结果判断:菌落数/镜=2个平皿菌落数平均值×20。

20是什么意思哪?是换算系数,ta的由来这样的:取0.5ml倾倒平板,要换算成10ml中的细菌数,就应该是10=0.5×20 。

2012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后内镜消毒效果监测方法是这样描述的:
消毒后内镜  :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可使用蠕动泵)送检。将洗脱液充分混匀,取洗脱液1.0 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 mL—20 mL,36℃±1℃恒温箱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CFU/件)。将剩余洗脱液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滤膜(0. 45 FLm)过滤浓缩,将滤膜接种于凝固的营养琼脂平板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36℃±1℃温箱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
菌落总数(CFU/件)=m(CFU/平板)×50
m是两平行平板的平均菌落数。

50是什么意思哪?仍然是换算系数,ta的由来这样的:取1.0ml倾倒平板,要换算成50ml中的细菌数,就应该是50=1.0×50 。

我的解释您清楚了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谷子 + 2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2012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是这样描述的:
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 mL中和剂中混匀。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含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0.3%卵磷脂中和剂,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入吐温803%;也可使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中和剂鉴定试验确定的中和剂。
用无菌吸管吸取一定稀释比例的中和后混合液1.0 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接养72 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消毒液染菌量(CFU/ml)=平均每皿菌落数×10×稀释倍数
回答您的问题1:中和剂醇类用普通营养肉汤,其他的消毒液根据消毒液的种类不同加入相应的中和剂,您的说法可以被肯定。
回答您的问题2:关于计算公式10是如何得来的?方法中是取1.0ml消毒液,加入9.0ml中和剂,稀释了10倍,接种平板时是取了稀释了10倍的加有中和剂的消毒液1.0ml,就相当于取了消毒液原液0.1ml,所以每ml消毒液中的染菌量时要×10,换算成1ml的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谷子 + 2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882
  • 最近打卡:2025-04-06 13:24:57
发表于 2015-9-19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乔-乔 老师解释得清晰明了,路过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乔-乔 发表于 2015-9-19 11:31
关于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2012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是这样描述的:
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 ...

    谢谢乔乔老师的解释,明白了大概。但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这样计算的话,平皿上只要有一个菌落,消毒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的合格标准及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的合格标准就达不到了!继续求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66
  • 最近打卡:2025-03-06 08:39:02
发表于 2015-9-2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jtzhh 发表于 2015-9-21 16:25
谢谢乔乔老师的解释,明白了大概。但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这样计算的话,平皿上只要有一个菌落, ...


老师您好,针对您这个问题,特意请教了胡国庆教授,他的回答是,消毒卫生标准中消毒内镜的检测不仅是取1.0ml平皿接种,其他49ml滤膜过滤后进行培养,当滤膜不可计数时按平皿公式,当滤膜法可以计数时按滤膜的计算公式算; 此外,皮肤粘膜消毒剂,如果平皿上长了1个细菌,乘以系数,也正好是等于10CFU,未超标;

个人理解,如果说消毒内镜取1ML的平皿上都有细菌的话,那就应该是超标,因为49ML滤膜的细菌捕获力较1ML要强。你认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谷子 发表于 2015-9-28 17:42
老师您好,针对您这个问题,特意请教了胡国庆教授,他的回答是,消毒卫生标准中消毒内镜的检测不仅是取 ...

谢谢版主的认真解答,增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乔-乔 老师解释,长知识了!赶紧与细菌室人员沟通,不知我们的报告算对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