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6, null, center]手足口病终极问答 广州的夏日,酷热又漫长,而不时探访的暴雨更让空气潮湿又闷热。这样的天气可正应了很多病毒的喜好,连续的暴雨过后,手足口病开始肆虐,手足口病的小高峰再度来临。各位父母做好应对手足口病来袭的充分准备了吗?相信这篇关于手足口病的详尽问答可以解答您关于手足口病的所有疑问。 1,手足口病是近年才出现的新病种吗?为什么以前没怎么听说? 手足口病并不是一种新的疾病,这种病由来已久,是儿童常见病。以前中国手足口病的流行是以柯萨奇病毒为主,多散发。近二十年肠道病毒EV71成为主要流行株,易爆发流行,而且重症病例多,所以才使人们“谈虎色变”。 2,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病原引起的? 手足口病不是单一的一种病原引起,而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及B组、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如EV90、EV71型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 3,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很杂。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患病宝宝的口水、分泌物、排泄物等也可以传播疾病。因为传播途径如此广泛,所以手足口病的流行很难控制。 4,典型的手足口病会有什么表现? 发热:大部分手足口病宝宝会出现发热,但一般不太高,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一般1~2天。如果反复高热要考虑合并细菌感染或者重症手足口病,有的宝宝可以不伴有发热。口腔疱疹或小溃疡:累及范围比较广,咽峡部、上颚、颊粘膜、口唇、甚至舌面都可能累及。 皮疹: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分布于手掌、手指缝、足底、踝、小腿、膝盖、臀部。为红色小丘疹或者厚壁的小水疱。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
5,宝宝的皮疹这么厉害是不是说明病情很重? 近几年,手足口病的皮疹越来越不典型,可以呈广泛分布于四肢躯干的粟粒大小的红色小丘疹,也有只表现为发热及口腔溃疡,而皮疹很不明显者。所以不能单凭皮疹的形态诊断或者排除手足口病。而且,皮疹很明显很严重的宝宝可能也只是普通型手足口病。而有些皮疹很不明显者也有可能快速进展为重症手足口病。 6,患了手足口病真的很可怕吗? 大部分手足口病是良性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但确实有部分手足口病呈暴发重症过程,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EV71型在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地区成为主要流行株,而EV71型感染很易导致重症手足口病,所以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 7,患了手足口病该如何治疗? 普通型手足口病多是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针对宝宝发热,要多饮水,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必要时口服泰诺林或美林。因为宝宝口腔溃疡疼痛,饮食应细软清淡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口腔疱疹的可以喷康复新液或双料喉风散等促进溃疡好转。但重症手足口病因为病情进展非常快,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非常重要! 8,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已如前述,大部分手足口病是良性自限性过程,预后良好。但部分手足口病呈暴发重症过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是每位医生及家长合理处理手足口病的关键。重症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所致,6个月至2岁多见。重症表现多出现于起病的最初5天内。患儿会表现为持续高热,常规退热效果欠佳。出现惊跳、肢体抖动、精神萎靡、凝视、反应差、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呼吸增快或减慢、呼吸费力、呼吸不规整等呼吸系统症状。出冷汗、肢端凉、皮肤青灰色花纹、心跳快、面色苍白、乏力等循环功能障碍症状。血象白血病计数明显升高>15x109,尤其WBC>20x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9,患了手足口病一定要住院或者输液治疗吗? 普通型手足口病居家护理即可,并不需要常规住院治疗。但重症手足口病一定要尽早住院,积极干预。普通型手足口病也不需要输液,除非宝宝反复高热,又很难喝进水,机体处于缺水状态,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10,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东西,勤洗手,不接触患病的宝宝。一旦发现患病的宝宝要及时隔离,同时托幼机构里宝宝用过的床单被褥要清洗晾晒,玩具要清水搽拭并紫外线消毒。房间要开窗通风并紫外线消毒。家庭中照料宝宝的****也要注意接触宝宝前后洗手。餐具,牙具要专人专用。另外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宝宝到人口比较密集场所,如儿童游乐场,波波池等。 11,患过一次手足口病,以后还会再次得病吗? 如前所述,多种病毒感染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所以确实很不幸,手足口病患过一次,以后还有可能再得病。 12,手足口病的诊断要依赖实验室检查吗?病原学检查阴性是不是就可以排除手足口病了? 目前大部分实验室可以开展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查,但一般常做的是EV71及柯萨奇病毒COXA16的检测。所以病毒检测阳性再结合宝宝的临床表现可以确诊宝宝是具体哪种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但是病原学检查阴性并不能否定手足口病的诊断,只要临床表现符合也一样要诊断手足口病,只不过不是这两种病原,而是其他病毒感染所致。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为“儿科医生陈环”的原创文章,转载和合作请先@儿科医生陈环新浪微博! 科普不能代替医生诊疗,如家长判断不了请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 资料来源:搜狐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