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0|回复: 18

[讨论] 根据抗生素反推院内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0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最近我院在上院感监测软件,工程师将监测抓取条件其中一项设置为“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使用升级”。

当有病人入院48小时后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使用升级,都会被抓取为“疑似感染病例”。

当临床感控医生确认“疑似感染病例后”,就会自动上报,接着院感科排查未上报的“疑似感染病例”。

目前我有以下疑问:
对于临床未上报的但使用了抗生素的“疑似感染病例”,我们要与临床讨论是什么情况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应该只有两种情况:术前的预防用药,和普通的抗感染治疗。也就是说使用了抗生素,排除预防性用药后,其他的就应该都是感染病例,然后再排除不属于院内感染的感染病例,剩下的是不是就都是漏报的病例?

这样通过使用抗生素来反推院内感染病例,可以避免漏报,但是是否会加大感染率?
不知道各位老师使用软件过程中是怎么弄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5-6-30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使用软件时工程师也是把“使用抗生素,或抗生素使用升级”设置为一个预警信息的,我们是给临床在线沟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办,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太多了,软件是死的,要增加大量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上院感监测软件,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排除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感染诊断应该以临床诊断为基础,软件只是给你提示,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使用了抗菌药物就是感染的,现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很多,需要综合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没有使用软件,在日常检查中,我也主要是查使用抗生素的病人,看看是不是院内感染患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信息化手段后,漏报的检测包括几方面,院感病例系统有没有及时预警出来,有没有抓取到相应的信息,这属于系统的灵敏度问题,其次临床医生是否主动上报,再次是院感科确定了的病例,提示临床,然后临床一直没有确定或排除,这样就将会计入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的工作中还会采取一定时间交叉抽调部分病例,例如死亡病例,住院时间长的,查阅相关信息,看看是否有院感的漏报!项目就包括上述所提到的:系统灵敏度、院感科的人诊断上是否有问题等等,作为补充质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软件分析的结果应该与临床医师沟通,确认具体用药的情况,否则漏报率会升高,医院感染率也会增加,搞不好院感科容易跟临床科室产生分歧,以后不好开展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中预警是多方面的,抗菌药物升级只是其中的一项,还是三大常规、培养、影像检查等等,建议不要把抗菌药物使用纳入预警,太多,但抗菌药物升级纳进去再结合其它预警指标每天预警不多的,而且漏下的也不多,但切口感染可能相对会漏下,因为有表浅切口感染可能只有红肿等。而且预警标准可以根据自己医院的特色进行调整和重新设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没有应用软件,先学习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有上院感监测软件,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15-6-30 13:18 编辑

疑问:  院感软件抓取入院48小时后“使用抗生素”为“疑似感染病例”自动上报,院感科通过排查未上报的“疑似感染病例”查漏报可以吗?

       你的分析思路很清晰,所以你并没有疑问,可能有的只是自信和需要共识。
       美国文献介绍感染防控智能化信息采集病例数据的报道很多,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就有分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两类。也就是直接的病例观察和间接的使用敏感指标智能判断筛查感染病例,当然敏感指标不仅是抗生素,还有其他“症状、行为”指标可以使用,只是角度不同,敏感度不同。你说的情况就类似于后者。只不过,多了一个人工确认的过程。
    医院感染病例的间接监测,病例“使用抗生素”是敏感指标。你可以换位思考,想象一下:没有怀疑是感染,医师使用抗生素干什么?当然就如同检验项目,都会有“假阳性”,有误判。只要在可接受范围,就有使用价值。如果选用其他指标联合筛查预警,比如发热等,就会降低假阳性。

  我们就是将入院5天后,连续治疗“使用抗生素”超过3天,做为主要指标,筛查“院感疑似病例”,结合其他5个指标之一或之二,获得“高度疑似病例”结果。然后去临床看病历和面会医师与病人。所以,这里建议你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使用“抗生素”作为敏感指标没有问题,最好结合其他指标一起使用。让工程师设计条件组合即可。
2、各医院对抗生素管理严格,我院使用抗生素,都有“预防”还是“治疗”的选项后,才能开出自己权限的,规定范围的抗生素。所以,排除预防使用是很简单的事。
3、为什么入院5天后?没有理由,只是最大限度排除社区感染。连续超过3天,是为了排除感染“诊断性”用药。
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 发表于 2015-6-30 13:13
疑问:  院感软件抓取入院48小时后“使用抗生素”为“疑似感染病例”自动上报,院感科通过排查未上报的“疑 ...

太感谢老师了,对于老师的建议,我们会引起注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各项指标综合判断是否属于院感,如果是院感临床科室没有及时上报就算为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 发表于 2015-6-30 13:13
疑问:  院感软件抓取入院48小时后“使用抗生素”为“疑似感染病例”自动上报,院感科通过排查未上报的“疑 ...

分析得很透彻,我们没上院感系统,学习后有所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基层医院,有些条件很有限,没有院感软件,平常也主要是通过查病例,通过抗生素去筛查的,但是即使是查到抗生术使用不规范,医生们也很有理由,医院的条件就这样,不用抗生素感染了谁负责?等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