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2|回复: 3

杏林NIS系统手册-系统维护手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xinglin-tech.com
杏林NIS系统手册-系统维护手册





版本:1.0.0
日期:2013-12-15
作者:张涛



修订历史

日期        版本        作者        修订描述
2013-12-15        1.0.0        张涛        Preliminary review



目录
1.        引言        3
1.1.        目标和范围        3
1.2.        使用人群        3
2.        维护内容及操作步骤        3
2.1.        NIS系统基本信息        3
2.2.        院感系统登陆        4
2.3.        重启tomcat服务        5
2.4.        重启oracle数据库的服务        7
2.5.        指定病人运行        8
2.6.        手动运行        9
2.7.        创建用户        11
2.8.        创建临床医生用户        17
2.9.        修改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        19
2.10.        更新注册码        24
2.11.        同步科室        26
2.12.        设置科室属性为病区、ICU或新生儿病房        28
2.13.        科室分类        30
2.14.        解释菌名短语        33
2.15.        病原体分类        38
2.16.        添加或编辑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级别        41
2.17.        识别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        43
2.18.        识别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        44
2.19.        新增或修改手术分类        46
2.20.        设置手术切口        51
2.21.        新增或修改易感因素        55
2.22.        新增或修改感染部位        60
2.23.        新增或修改治疗方式的医嘱        67
2.24.        查看系统日志        71
2.25.        查看数据库连接情况        72
2.26.        查看NIS系统自动运行情况        75
2.27.        远程桌面连接到服务器        77

1.        引言
1.1.        目标和范围
在NIS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在杏林工程师离场后,医院的系统维护人员无法对NIS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需要杏林工程师现场或远程解决,导致不能及时解决NIS系统使用工程中常见问题。
该文档描述了NIS系统维护的内容,涵盖NIS系统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及详细的操作步骤。通过该文档,NIS系统维护人员可以按照操作步骤解决NIS系统常见问题。
1.2.        使用人群
本文档的使用人群有以下几类:
        部署工程师
        医院系统维护人员
2.        维护内容及操作步骤
2.1.        NIS系统基本信息
服务器环境
项目名称        项目值
操作系统       
硬盘环境       
服务器内存       
IP地址       
服务器登录名       
服务器登录密码       
NIS系统安装路径
项目名称        项目值
感控系统路径        D:\runtime\tomcat-6.0.29\webapps
感控系统日志路径        D:\runtime\tomcat-6.0.29\logs(取文件stdout_2013****.log)
数据库类型        oracle
数据库版本        11g 64位
数据用户名        nis5(DBA权限)
数据库密码        nis5admin
数据库安装路径        D:\runtime\oracle
NIS系统访问地址及用户
项目名称        项目值
NIS系统访问地址        http://*.*.*.*/nis
NIS系统管理员用户名        Administrator
NIS系统管理员密码        Administrator@local
临床医生感染上报地址        http://*.*.*.*/nis/dw
临床医生用户名        医生工号
密码        123456
2.2.        院感系统登陆
2.2.1 院感专职人员登陆
浏览器:google chrome、firefox、遨游3.x、360(极速)等WebKit内核浏览器
登陆地址:http://*.*.*.*/nis  (*.*.*.*为NIS系统服务器IP地址)
登陆界面:

用户名/密码:administrator/administrator@local   或  其他已创建 用户名及密码
2.2.2 临床医生登陆方式
方式一:浏览器直接登陆
浏览器:无限制
登陆地址:http://*.*.*.*/nis/dw
登陆界面:

医生工作站用户名/密码:医生工号/123456   或  其他已创建 医生工作站用户名/密码

方式二:医生工作站单点登录
每家医院的登陆形式不一致(略)
2.3.        重启tomcat服务
2.3.1 作用
重启tomcat服务,(1)可以解决NIS系统因长期运行引起的JVM内存溢出问题。问题表现特征:系统每日预警病例数比正常情况少;(2)系统运行缓慢;
此外,修改NIS系统文件后,必须重新启动tomcat服务,以更新系统配置。
解决方案:
(1)        设置定期自动重启服务器;
(2)        定期自动重启tomcat的计划任务;
(3)        查找内存耗损的原因,改善系统的内存垃圾收集机制。
(4)        设置JVM的警戒线,当JVM内存消耗超过警戒线后,自动清空内存或自动重启服务或自动重启服务器。
2.3.2 步骤
(1)登陆服务器(可以远程桌面连接、radmin等软件)
可以参照2.27 远程桌面连接到服务器。
(2)打开服务管理器
     方法一:双击桌面上的‘ ’快捷图标;
     方法二:开始----运行----输入:services.msc即可;
(3)重启tomcat服务
在服务列表中查找“Apache Tomcat医院感染”或“Apache Tomcat nis”项,选中该服务,右键菜单中选中‘重新启动’;

重新启动后,状态显示为‘已启动’
2.3.3 验证操作成功
在浏览器中录入NIS系统访问地址http://*.*.*.*/nis,如出现登陆界面,则tomcat重新启动成功。
2.4.        重启oracle数据库的服务
2.4.1 作用
重启oracle服务,可以解决数据库连接失败、没有启动等问题;
解决方案:
(1)        设置定期自动重启服务器;
(2)        定期自动重启tomcat的计划任务;
(3)        增加服务器连接的任务,当数据库连接失败后,重启oracle服务。
2.4.2 步骤
(1)登陆服务器(可以远程桌面连接、radmin等软件)
可以参照2.27 远程桌面连接到服务器。
(2)打开服务管理器
     方法一:双击桌面上的‘ ’快捷图标;
     方法二:开始----运行----输入:services.msc即可;
(3)重启oracle服务
在服务列表中查找“OracleOraDb11g_home1TNSListener”和“OracleServiceORCL”两个服务项;右键,在菜单中选择‘重新启动’。

重新启动后,状态显示为‘已启动’
2.4.3 验证操作成功
在浏览器中录入NIS系统访问地址http://*.*.*.*/nis,如出现登陆界面,则tomcat重新启动成功。
2.5.        指定病人运行
2.5.1 作用
指定病人运行:重新抓取某一患者或某些患者的所有数据。
2.5.2 步骤
(1)选择“监测配置”

(2)选择“指定病人运行”

(3)设置需要抓取的住院病人ID及运行脚本
住院病人ID:可以输入多个住院病人的ID,每行一个住院病人ID,可以输入多行;
运行脚本:ctx.getApp().getGrabber().grab( ctx,"","" );

(4)点击“确定”,开始抓取住院病人的数据;

(5)待指定病人运行到100%时,数据抓取完成。

说明:指定病人运行 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设置的住院病人ID的数量、数据源接口效率、服务器的性能等因素。
2.6.        手动运行
2.6.1 作用
手动运行:重新抓取某一时间段(不超过一个月)内所有的住院患者的数据。
2.6.2 步骤
(1)选择“监测配置”

(2)选择“指定病人运行”

(3)设置需要抓取数据的时间段;
运行脚本:ctx.getApp().getGrabber().grab( ctx, "2013-11-01","2013-12-01" );
说明:运行脚本中必须有两个时间,且时间格式必须采用:YYYY-MM-DD格式;开始时间必须小于结束时间,且两时间不能相差超过30天。

(4)点击“确定”,开始手动运行抓取患者的数据;


(5)待手动运行到100%时,数据抓取完毕。

说明:手动运行 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设置的时间段的长短、住院患者数量、数据源接口效率、服务器的性能等因素;开始一段时间运行的进度为0%属于正常,
2.7.        创建用户
2.7.1 作用
创建用户:创建登陆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为新用户设置相应的权限。
登录NIS系统后,鼠标放在‘系统管理员’处,如图:
2.7.2 步骤
以为信息科的张三老师创建账号为例:
(1)选择“用户管理”;

(2)添加新用户;

填写‘张三’的用户信息:登录名、密码、姓名、性别、激活

(3)设置用户直接权限

设置用户的直接权限:用户权限分为‘使用权限’和‘管理权限’,授予表示用户拥有该权限使用或管理相应功能。

也可批量设置用户的‘使用权限’或‘管理权限’

(4)创建用户组
创建新的用户组,并命名为‘信息科’



(5)用户分组
将用户‘张三’添加到用户组‘信息科’


已经将用户‘张三’添加到用户组‘信息科’

(6)用户组权限设置
设置用户组的程序/资源权限:


设置用户组的‘子模块权限’:


说明:如果既给用户设置‘用户直接权限’,又给用户所在的用户组设置‘用户组权限’,系统会以‘用户组权限’为准。
2.8.        创建临床医生用户
2.8.1 作用
创建临床医生用户:创建登陆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临床交互平台用户名和密码,并为新用户设置相应的权限。临床医生可以进行感染病例的上报、与院感专职人员的沟通、医院感染学习等。
临床医生用户的创建有两种方式:(1)使用医生登陆HIS或EMR系统的工号及全局密码;(2)创建本地账号及密码。其中,方式一可以直接在HIS或EMR医生职工权限表中找到医生与科室的对应关系,方式二需要单独设置医生的登录名、密码及可以浏览的科室。
在NIS系统部署阶段,杏林的实施工程师已经完成方式一的配置。现在主要说明本地账号的创建于管理。
创建本地账号可以解决的问题有:(1)某一临床科室的医生没有权限浏览本科室的病例;(2)某一临床科室的医生有多个科室的权限,但该医生在院感系统医生工作站中缺少其中的某些科室的权限。
2.8.2 步骤
以临床医生‘李四’(工号:021345,负责科室:血液科A区、血液科B区、造血A区、心血管监护室 共4个病区)创建院感系统临床交互平台账号为例:
(1)选择“交互配置”;

(2)选择医生工作站本地账号管理

(3)添加新账号:
以临床医生‘李四’(工号:021345,负责科室:血液科A区、血液科B区、造血A区、心血管监护室 共4个病区)创建院感系统临床交互平台账号为例:


添加完成。

说明:本地账号的优先级高于全局账号,即如果一个账号既在全局配置中有,又在本地账号中,则系统会以本地账号中该账号的权限为准。
2.9.        修改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
2.9.1 作用
NIS系统中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可以设置的选项一些选项,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        感染信息编辑表单、主动上报表单中的显示字段、必填字段;
(2)        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区分在院患者列表中不同类别(需上报、已完成上报、无须上报)的患者;
(3)        感染诊断显示的类别:是否显示院外的、是否显示院感科已经排除的等;
(4)        显示哪些按钮,确认、排除、编辑、全部确认、主动上报;
(5)        是否让临床医生强制选择感染部位中插管相关的编辑选项;
(6)        临床医生在排除感染诊断信息前是否必须说明排除的理由;
(7)        临床医生在确认或排除前,是否必须需要在院感人员处理完成后才能操作;
(8)        临床医生在排除或确认后,是否自动设置为排除或确认;
(9)        临床医生主动上报后,是否自动设置为院内感染等等
2.9.2 选项设置
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可以在  交互配置 >> 高级选项  位置配置


8.2.1 信息显示设置
在院患者列表显示风格

感染诊断信息显示选项

不显示感染诊断设置

8.2.2 功能按钮设置

8.2.3 编辑及交流相关设置

8.2.4 帮助信息设置

8.2.5 前置条件设置
临床医生在排出前

临床医生在排出时

临床医生在确认时

8.2.6 后置操作设置
临床医生在排除后

临床医生在确认后

临床医生在主动上报后

8.2.7 感染信息标记表单

双击“感染信息编辑表单”中的字段,可以配置字段的属性,包括是否可编辑、是否必填。

8.2.8 主动上报表单

双击“主动上报表单”中的字段,可以配置字段的属性,包括是否可编辑、是否必填。

2.10.        更新注册码
2.10.1 作用
许可证:杏林NIS系统的一种安全管理机制。每一客户的产品只有唯一的许可ID,与NIS系统所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有关。
注册码:许可证的通行证,注册码可以激活系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当注册码过期后,NIS系统无法登陆。
更新注册码:可以解决因注册码到期无法使用的问题。
2.10.2 步骤
(1)登陆NIS系统,选择“关于…”

(2)选择“许可证”

(3)选择“输入新注册码”

(4)输入新注册码

说明:(1)注册码的发放标准:在NIS系统验收前,注册码为短期的,通常为0到90天不等;待验收款项完成后,注册码为长期的。
(2)短期注册码到期前,杏林会将新的注册码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医院。
(3)注册码比较复杂,需要将杏林公司发送的新的注册码直接拷贝到输入新注册码位置。手工录入非常容易出错。
2.11.        同步科室
2.11.1 作用
保持NIS系统中的科室与医院HIS系统或EMR系统中的科室代码及科室名称一致,解决NIS系统中科室名称出现“NULL”的现象。
解决方案:
增加同步科室的任务项目:同步自检科室代码,当加载数据中含有未知的科室代码时,NIS系统自动同步科室,保持NIS系统的科室代码与HIS一致。
2.11.2 步骤
(1)选择 监测配置 >> 医院科室 >> 科室


(2)同步科室



2.12.        设置科室属性为病区、ICU或新生儿病房
2.12.1 作用
在NIS系统中,科室的属性分为:病区、ICU、新生儿病房;
“病区”是NIS系统的科室单位,所有的病人分布在属性标记为“病区”的科室中,且NIS系统中所有设计科室的统计报表都只显示标记为“病区”属性的科室;
“ICU”属性的科室会显示在目标监测 >> ICU监测日志等功能模块中;
“新生儿病房”属性的科室会单独显示在目标监测 >> ICU监测日志、新生儿病房等功能模块中。
2.12.2 步骤
(1)选择 监测配置 >> 医院科室 >> 科室


(2)选择需要设置属性的科室
如:设置 肿瘤内科E区为ICU科室


目标监测 >> ICU监测日志 中新增科室“肿瘤内科E区”

2.13.        科室分类
2.13.1 作用
对科室进行分类,NIS系统中统计分析报表可以按照科室的分类分层级统计报表。如:

2.13.2 步骤
(1)选择 监测配置 >> 医院科室 >> 科室分类


(2)设置科室层级
如:在“外科”目录下新增“骨科”的分类:
  
需注意“根分类”与“选中分类的子分类”的区别:


(3)科室分类



(4)分类完成

(5)结果验证

2.14.        解释菌名短语
2.14.1 作用
在待处理 中有未解释的菌名短语项目,该项目中显示NIS系统无法识别的菌名短语(未解释的菌名短语出自检验科的培养/药敏报告单)。对于未解释的菌名短语,NIS系统无法判断该短语是否为有菌,从而无法对该报告结果进行预警,导致检验科报告了菌检出但NIS系统没有预警该菌的现象。
NIS系统维护人员应该及时对未解释的菌名短语进行解释,使NIS系统及时识别菌名短语,自动生成预警,避免检验科报告细菌但是系统无法识别的现象。
解释菌名短语有两种方法,操作步骤详见  2.14.2步骤。
解决方案:
创建菌名短语与菌名的映射表,当NIS系统抓取到未识别的菌名短语时,自动与菌名短语与菌名映射表进行匹配,系统自动判断。对于仍然无法识别的菌名短语,再由系统维护人员进行解释。
2.14.2 步骤
方法一:
(1)        选择 待处理 >> 未解释的菌名短语


(2)        解释菌名短语
如果菌名短语代表无菌,直接点击“表示无菌”完成菌名短语的解释;

如果菌名短语代表有菌,点击“表示有菌”,选择菌名短语对应的“病原体名称”,点击“确定”完成短语短语的解释;

方法二:
(1)选择 监测配置 >> 病原体 >> 菌

(2)选择“未解释”的菌名短语
在监测配置 >> 病原体 >> 菌 右侧“短语(双击条目进行编辑)”的显示位置选择“未解释”,即可得到全部的未解释菌名短语

(3)解释菌名短语
如果“短语”栏的菌名短语表示无菌,则双击“短语”,是否有菌选项不打勾,点击确认,完成菌名的解释。

如果“短语”栏的菌名短语表示有菌,则双击“短语”,是否有菌选项打勾,并编辑菌名,点击“确认”,完成菌名短语的解释。

2.15.        病原体分类
2.15.1 作用
NIS系统支持对病原体的多级分类,如:根据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鉴别细菌,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而革兰氏阳性菌又可以分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又可以分为:肠杆菌、非发酵菌、.弧菌与气单胞菌等。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分类下的葡萄球菌属。
对病原体进行分类后,系统在统计菌的报表时,可以按照设置好的菌类别,进行分类汇总,方便院感工作人员进行统计汇总菌检出情况。
解决方案:
创建菌名的分类库,NIS 系统自动对医院的菌名进行分类。同时,保留分类的修改功能,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2.15.2 步骤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分类下的葡萄球菌属为例,演示步骤。
(1)选择 监测配置 >> 病原体 >> 菌的分类

(2)设置菌的类别
例如:在革兰氏阳性菌分类下,增加子目录“葡萄球菌”
点击“新增”,在新增选项卡中,位置选择“选择分类的子分类”,输入新的类别“葡萄球菌”,点击“确定”完成“葡萄球菌”的添加。

(3)设置分类
选择要分类的细菌名称,点击“设置分类”,选择“分类”,点击确认,完成菌的分类。


(4)病原体分类后的效果

统计报表中按照菌的分类进行汇总

2.16.        添加或编辑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级别
2.16.1 作用
NIS系统中抗菌药物使用升级预警中包含抗菌药物使用级别的升级,如由使用限制类级抗菌药物更换为特殊类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的判断基于抗菌药物的分类。如果抗菌药物的分类或级别设置错误,就会导致预警信息错误或细菌耐药性判断错误。此外,医院的抗菌药物一般会保持在50种以内,而且会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作调整。抗菌药物的级别或分类也会发生变动。
因此,定期对NIS系统中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级别进行设置,能够有效避免预警信息错误或细菌耐药性判断错误的情况。
2.16.2 步骤
(1)选择 监测配置 >> 药物 >> 抗菌药物

(2)添加抗菌药物
点击“新增”,编辑在新增对话框,“通用名”“分类”“级别”为必填项,点击“确认”,完成抗菌药物通用名的添加。

(3)编辑抗菌药物
点击“编辑”,在“编辑”对话框中修改“通用名”“分类”“级别”等为必填项,点击“确认”,完成抗菌药物通用名的修改。

2.17.        识别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
2.17.1 作用
识别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的作用类似于识别未解释的菌名短语,主要是把NIS系统未识别的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成抗菌药物的通用名。
抗菌药物通用名的识别在NIS系统部署的工程中会由工程师进行识别,但是不排除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国家或医院新增抗菌药物的通用名。对于后续增加的抗菌药物通用名,需要系统维护人员识别。
2.17.2 步骤
(1)进入未识别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界面
方法一:选择 监测配置 >> 药物 >> 抗菌药物

方法二:待处理 >> 未解释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

(2)识别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
选择要识别的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双击,在弹出的“短语”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解释的通用名短语。
以万古霉素为例,选择未解释的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万古霉素”,双击“万古霉素”,在弹出的“短语”对话框中选择“万古霉素”(输入“万”,系统自动匹配以“万”开头的所有抗菌药物通用名),点击“确定”完成识别。

说明:如果“短语”对话框中的“抗菌药物”的下拉列表中没有需要选择的抗菌药物通用名,则需要先按照“16. 添加或编辑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级别” 的操作步骤进行添加抗菌药物通用名,再完成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短语的识别工作。
2.18.        识别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
2.18.1 作用
识别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的作用类似于识别未解释的菌名短语,主要是把NIS系统未识别的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成抗菌药物的通用名。
抗菌药物药品名未识别将,系统将显示未识别的抗菌药物药品名,无法识别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等级,不利于抗菌药物的准确检测。
抗菌药物药品名的识别在NIS系统部署的工程中会由工程师指导院感专职人员进行识别,但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医院会根据国家要求或实际情况(一般医院的实际抗菌药品种类数不超过50种),变更医院的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数量。对于新增加的抗菌药物,NIS系统无法识别该抗菌药物的通用名及其类别、等级,故需要系统维护人员识别。
解决方案:
创建抗菌药物商品名与通用名的映射表,当NIS系统抓取到未识别的抗菌药物通用名时,自动与抗菌药物商品名与通用名的映射表进行匹配,系统自动判断。对于仍然无法识别的抗菌药物商品名短语,再由系统维护人员进行解释。
2.18.2 步骤
(1)进入未识别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界面
方法一:选择 监测配置 >> 药物 >> 抗菌药品

方法二:待处理 >> 未解释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

(2)识别未识别的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
选择需要识别的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双击,在弹出的“短语”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解释药品名短语。
以“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哈药总厂(免皮试)”为例,选择未解释的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哈药总厂(免皮试)”,双击“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哈药总厂(免皮试)”,在弹出的“短语”对话框中选择“剂型”为注射剂,在“通用名”选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哌拉西林舒巴坦”(输入“哌拉”,系统自动匹配以“哌拉”开头的所有抗菌药物通用名),点击“确定”完成识别。

说明:如果“短语”对话框中的“通用名”的下拉列表中没有需要选择的抗菌药物通用名,则需要先按照16. 添加或编辑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级别 的操作步骤进行添加抗菌药物通用名,再完成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短语的识别工作。
2.19.        新增或修改手术分类
2.19.1 作用
同一手术名不同临床医生填写的手术名称不一致,导致同一手术名称在NIS系统中有多个不同的名称。NIS系统中手术分类主要可以将同一手术不同名称划分为一类。
此外,每家医院的手术目标性监测可能针对于某几类手术开展,可以将手术进行分类,在手术监测时,只需要选择其中的某类或某几类手术即可。
解决方案:
创建手术名称与手术类别的默认映射模式。当NIS系统抓取到未分类的手术名称后,自动与默认的手术名称与手术类别的映射模式进行匹配,系统自动分类。对于仍然无法分类的手术名称,再由系统维护人员进行解释。
2.19.2 步骤
(1)进入 手术分类 界面
选择 监测配置 >> 手术 >> 分类

(2)添加新的手术类别
点击 分类界面的“新建…”,在“新建”对话框中输入新的手术类别,如“剖宫产手术”,点击“确定”,完成手术类别的添加。


(3)设置模糊匹配的关键字
模糊匹配指:只要符合模糊匹配的条件的所有手术名称。如:以“剖宫产手术”为例,其模糊匹配关键字可以设置为“*剖宫*”,其代表的含义是只要手术名称中出现“剖宫”两个连续的字符的手术,系统识别为“剖宫产手术”。

说明:1)匹配模式:匹配下列任一模式可认定为设定手术(匹配后还要进行例处判断);可使用通配符*和?,*表示任意数量的字符,?表示单个字符;一行一个模式,可以任意多行。
2)例外模式:符合匹配模式的字符串的例外判定;可使用通配符*和?,*表示任意数量的字符,?表示单个字符;一行一个模式,可以任意多行。
此外,系统自动将符合匹配模式和例外模式的手术名称显示在“用于直接匹配的短语(优先适用)”位置。
如:“甲状腺手术”的“用于直接匹配的短语(优先适用)”显示如下:

(4)删除手术分类
选择要删除的手术分类名称,点击“删除”按钮,完成手术分类的删除。

2.19.3 效果
(1)手术日报可按照手术类别导航
在目标监测 >>  手术监测 >> 手术日报 中按照不同的导航模式,系统可以按照类别或切口等级,显示出每天的手术情况。
   
(2)可按手术分类进行手术搜索

(3)按照手术分类进行手术统计

2.20.        设置手术切口
2.20.1 作用
如果手术的数据源系统中无法提供手术的切口等级,NIS无法获取原始数据,则无法按照手术切口等级进行分类,也无法准确计算出手术的NNIS分级。在手术的数据原始记录中手术切口缺失、或时效性差的情况下,NIS系统可以完成手术切口登记的自动填充功能。
手术切口的自动填充功能可以根据NIS系统中记录的手术切口与手术名称的对应关系,自动填充NIS系统能够识别的、无手术切口的手术记录的切口等级。因此,只要维护好手术名称与手术切口的对应关系,NIS系统能够完成手术切口等级的设置。
说明:开启手术切口自动填充功能后,如果手术名称与手术切口等级的对应关系错误,NIS系统将按照错误的对应关系自动填充手术切口等级。
2.20.2 步骤
(1)进入 切口等级 界面
选择 监测配置 >> 手术 >> 切口等级

(2)添加手术切口等级
点击 切口等级 界面的“添加”按钮,在“添加”对话框中选择“切口等级”及“短语”(即手术名称),点击“确定”,完成手术切口与手术名称的对应关系的添加。
如:添加手术切口等级:“胆囊切除术”属于“Ⅱ类切口”;

说明:通过搜索手术名称,验证是否成功添加手术切口等级。如手术“胆囊切除术”,验证“胆囊切除术”对应的手术切口等级为“Ⅱ类切口”,添加手术切口等级成功。

(3)修改手术切口等级
方法一:通过“添加”功能,添加手术切口等级,覆盖原有的手术切口与手术名称的对应关系(需保持手术名称的一致)
方法二:将所有的手术名称与手术切口的对应关系导出成“切口等级.xls”表,在“切口等级.xls”中找到对应的手术名称的切口等级,并修改切口等级,保存后将“切口等级.xls”“导入”,覆盖原有的手术切口与手术名称的对应关系(导入的“切口等级.xls”各字段数值必须与导出的“切口等级.xls”格式一致)。
(4)删除手术切口等级
选择要删除的手术切口等级记录,点击“删除”按钮,完成手术切口等级的删除。

(5)手术切口自动填充功能的开启
选择 监测配置>>  自动监测程序 >>  高级选项 >>  同步与自检 位置,选择同步与自检的任务“18.同步手术”,如果需要开启手术切口等级的自动填出功能 ,则在“自动填充切口等级映射”的设置项目处打勾“√”,点击“提交修改”,完成手术切口自动填充功能的开启。


2.21.        新增或修改易感因素
2.21.1 作用
在临床医生进行感染上报或院感专职人员进行确诊疑似感染病例时,都需要进行选择患者的易感因素,而易感因素的选项选项可能存在不够丰富或顺序显示不方便的问题,可以通过新增或修改易感因素功能完成。
2.21.2 步骤
(1)进入 易感因素 界面
选择 监测配置 >> 选项设置

在左侧的选项列表中,选择“易感因素”选项,在右侧显示所有的易感因素选项。

(2)添加易感因素
点击 易感因素 界面的“新增”按钮,在“新增选项”对话框中“位置”选项中选择“根选项”,在“标签”选项中输入需要新增的易感因素名称,点击“确定”,完易感因素的添加。
以添加易感因素“糖尿病”为例:


说明:“批量新增”类似于“新增”,区别在于可以一次性添加多个易感因素。
(3)编辑易感因素
选择 易感因素 界面中需要编辑的易感因素名称,点击“编辑”按钮,在“编辑”对话框中,重新编辑“标签”的内容,点击“确定”,完易感因素的编辑。
以修改易感因素“年龄超过65岁”修改成“年龄超过60岁”为例:


(4)删除易感因素
选择 易感因素 界面中需要删除的易感因素名称,点击“删除”按钮,在“删除”对话框中,点击“确定”,完易感因素的删除。
以删除易感因素“胸腔打开”为例:

(5)移动易感因素
选择 易感因素 界面中需要移动的易感因素名称,点击“位置下移”或“位置上移”按钮,可以对选择的易感因素名称进行向上或向下移动,完成完易感因素的排序。
以将易感因素“其他”移动到最下面为例:



2.22.        新增或修改感染部位
2.22.1 作用
在临床医生进行感染上报或院感专职人员进行确诊疑似感染病例时,感染部位作为患者感染的诊断结果,是必须填写的。感染部位如果编辑错误,将导致NIS系统统计的感染部位分布的统计报表中感染部位存在错误,显示错误的感染部位。
提供准确的感染部位列表,可以使得临床医生和院感专职人员确诊感染感染病例时快速准确的选择感染部位。
2.22.2 步骤
(1)进入 感染部位 界面
选择 监测配置 >> 选项设置
在左侧的选项列表中,选择“感染部位”选项,在右侧显示所有的感染部位的选项。

(2)添加感染部位
以在“腹部和消化系统”中添加“感染性腹泻”的感染部位为例
点击 感染部位 界面中选中“腹部和消化系统”,点击“新增”按钮,在“新增选项”对话框中“位置”选项中选择“选中选项的子选项”,在“标签”选项中输入需要新增的感染部位名称“感染性腹泻”,点击“确定”,感染部位的添加。


说明:1)“批量新增”类似于“新增”,区别在于可以一次性添加多个感染部位;
2)“新增选项”中“位置”项目的值分为“选中选项的子选项”和“跟选项”,需要注意区分。
(3)编辑感染部位
选择 感染部位 界面中需要编辑的感染部位名称,点击“编辑”按钮,在“编辑”对话框中,重新编辑“标签”的内容,点击“确定”,完成感染部位的编辑。
以修改感染部位“血管相关”修改成“导管相关”为例:


(4)删除感染部位
选择 感染部位 界面中需要删除的感染部位名称,点击“删除”按钮,在“删除”对话框中,点击“确定”,完成感染部位的删除。
以删除感染部位“肺部感染”为例:


(5)移动感染部位
选择 感染部位 界面中需要移动的感染部位名称,点击“位置下移”或“位置上移”按钮,可以对选择的感染部位名称进行向上或向下移动,完成感染部位的排序。
以将感染部位“感染性腹泻”移动到“腹部和消化系统”下面第一位置为例:




2.23.        新增或修改治疗方式的医嘱
2.23.1 作用
NIS系统中根据临床医生开设的治疗方式(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导尿管等)医嘱正文识别患者的插管使用情况,包括插管类型、医嘱名称、插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当医院新增医嘱项目或临床医生填写医嘱不规范时,将导致NIS系统检测的患者插管使用情况不准确,ICU监测日志中统计的插管使用人数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
因此,如果出现新增治疗方式的医嘱项目时,NIS系统维护人员需要对NIS系统中的治疗方式医嘱进行维护。治疗方式医嘱的维护工作需在NIS系统中监测配置 >> 映射表 >> 医嘱—治疗方式正文 位置新增或修改。
2.23.2 步骤
(1)进入 医嘱—治疗方式正文 界面
选择 监测配置 >> 映射表,在左侧的选项列表中,选择“医嘱—治疗方式正文”选项,在右侧显示所有的医嘱—治疗方式正文的所有内容。

(2)查看医嘱--治疗方式正文

映射(优先适用):NIS系统中现有的医嘱名称与治疗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NIS系统抓取治疗方式的数据时,直接将医嘱名称映射成为对应的治疗方式类别。其中,字段“键”表示医嘱名称,字段“值”表示治疗方式的类别。
模式(在映射没有命中时适用):在NIS系统抓取治疗方式的医嘱数据时,如果存在治疗方式的医嘱不在“映射(优先适用)”的映射关系中,系统将按照模式中设置的模式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将医嘱与治疗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添加到“映射(优先适用)”中。
具有相同值的键:选择“映射(优先适用)”中的某一映射关系,具有相同值的键位置显示与选择映射的值相同的所有的键,即同一治疗方式类别的所有医嘱名称
(3)添加医嘱—治疗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
点击“映射(优先适用)”的“添加”按钮,在弹出的“添加”对话框中,编辑“键”与“值”的内容,点击“确定”,完成添加医嘱名称与治疗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
以添加医嘱名称“留置尿管”与治疗方式类别“泌尿道插管”的映射关系。


(3)编辑医嘱—治疗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
选择“映射(优先适用)”中需要编辑的映射关系记录,点击“编辑”按钮,在弹出的“编辑”对话框中,编辑“键”与“值”的内容,点击“确定”,完成修改医嘱名称与治疗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
以修改医嘱名称“留置尿管”与治疗方式类别“泌尿道插管”的映射关系(将医嘱名称“留置导管”改为“留置导尿管”)为例。


(4)删除医嘱—治疗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
选择“映射(优先适用)”中需要删除的映射关系记录,点击“删除”按钮,在弹出的“删除”对话框中,点击“确定”,完成医嘱名称与治疗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的删除。
以删除医嘱名称“留置导尿管”与治疗方式类别“泌尿道插管”的映射关系为例。


2.24.        查看系统日志
2.24.1 作用
系统日志记录NIS系统运行情况,通过浏览系统日志,可以快速诊断NIS系统的运行情况。当NIS系统运行异常时,可以查看系统日志,准确定位到系统运行异常的原因,从而快速解决NIS系统运行不正常的问题。
在杏林工程师不在医院时,如果医院的NIS系统不能正常运行,NIS系统维护人员可以先将日志发生给杏林工程师,以便杏林工程师快速做出判断,尽快解决NIS系统问题。
2.24.2 步骤
(1)进入 系统日志 界面
选择 控制面板 >> 系统日志

(2)选择系统日志文件
一般情况下,NIS系统运行情况的日志记录在日志文件stdout_yyyymmdd.log中。当系统出现问题后,可以下载修改时间最近的stdout_yyyymmdd.log,发送给杏林工程师。
如下图,可以选择修改时间为2013-12-24 16:06的系统日志文件stdout_20131224.log。

说明:NIS系统的日志存储在服务器中的D:\runtime\tomcat-6.0.29\logs目录下;
(3)下载系统日志
方法1:双击需要下载的系统日志文件,日志自动下载;
方法2:为了系统日志的完整性,可以选择“打包下载所有日志文件”。

(3)        NIS系统维护人员将系统日志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杏林工程师。
2.25.        查看数据库连接情况
2.25.1 作用
NIS系统从医院的HIS、LIS、EMR等其他信息系统中通过数据访问中间件取数据。在取数据前,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理论上,NIS系统可以创建并连接任意多个数据库数据源,通常有HIS、LIS、EMR、手麻等。
通常情况下,NIS系统实施过程中,所有的数据源都已经创建完成,如果医院后续新上线其他信息系统需要连接到NIS系统,杏林工程师可以远程或到场实现。
系统维护人员主要了解NIS系统的数据源的情况即可,包括NIS连接了哪些数据源、每个数据源是否启动、数据源的IP、用户名及密码等信息。
2.25.2 步骤
(1)进入 数据库 界面
选择功能:工具 >> 控制面板 >> 数据库,将会出现如下界面:

图中显示:NIS系统总共有三个数据源,内部数据库、HIS、LIS。且三个数据源都已启动。
(2)重启数据源
点击“重启数据源”按钮,在“重启数据源”对话框中点击“是”,系统提示“重启成功”,点击“确定”,完成数据源的重启。



(3)修改配置
点击“修改配置”按钮,在“修改配置”对话框中,编辑各选项(包括:驱动器类名、连接URL、用户名、密码等)内容,编辑完成后,点击“确定”,完成数据源的修改配置。


说明:一般情况下,NIS系统的数据源配置无须修改;各数据源在系统安装过程都已经完成配置。
2.26.        查看NIS系统自动运行情况
2.26.1 作用
运行日志记录NIS系统自动运行或手动运行提取数据的情况,每天记录一条运行日志,通常情况下是NIS系统自动运行的日志。日志内容包括日期、准备时间、准备耗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评估耗时、备注等信息。其中,“备注”字段显示运行的类型(自动执行或手动执行)及任务数(系统每日运行抓取的病例数量)。
当NIS系统没有抓取数据时,运行日志将会出现明显异常。系统维护人员可以根据运行日志判定问题的原因。
2.26.2 步骤
(1)进入 运行日志 界面
选择 监测配置>>自动运行程序 ,在界面下半部分,显示系统的运行日志。

(2)异常情况
情况一:运行日志中,“日期”字段缺失近几天的记录;

情况二:运行日志中,“备注”字段显示的任务数为610;

(3)解决方法
重启tomcat服务,具体方法参照“3. 重启tomcat服务”。

2.27.        远程桌面连接到服务器
2.27.1 作用
所有的NIS系统配置文件,及tomcat服务的重新启动,Oracle数据库的重新启动都需要在服务器上运行。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操作时,第一步需要登录到服务器。
登录服务器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远程桌面连接、远程控制软件(如Radmin)等。因每家医院的信息科对于安全级别的要求情况不同,可能会使用远程控制软件也可能不用。所以,在这里只介绍使用电脑自带的远程桌面连接功能连接到服务器。
友情提示:因为远程控制服务器涉及到医院的数据安全问题,不建议院感科直接操作,需要在信息科授权的情况下操作。
2.27.2 步骤
(1)进入 远程桌面连接 界面
方法一:请单击“开始”,指向“程序”或“所有程序”,指向“附件”;指向“通讯”;然后单击“远程桌面连接”。 进入远程桌面连接界面
方法二:直接再“运行”里输入mstsc,回车 , 进入远程桌面连接界面

(2)输入地址,用户名及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3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太牛了!这都能有心思传上来 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