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6|回复: 15

[求助] 此例能判为切口感染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2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例:产后四天,切口少量渗出浑浊血性液体,无发热,切口无明显红肿热疼,有压疼,假性愈合,医生打开后,组织不新鲜,有少量分泌物。(入院时血象稍高,血糖6.4)细菌培养:表皮葡萄球菌。
1、此例能判为切口感染吗?
2、细菌室说:表皮葡萄球菌往往标本污染的可能性大。可是大夫说皮肤消毒后才用灭菌镊子和剪刀拆开表皮取的深部组织,怎么会污染呢?
3、如果不是污染,确实是切口定植了表皮葡萄球菌,能引起切口不愈合吗?
望各位老师指点,谢谢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09-3-1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孕妇的营养都是很好,所以皮下脂肪组织较厚,手术后的切口较容易出现脂肪液化,不易愈合,可以表现为假性愈合,下面是空腔。尤其是现在手术都要用电刀切割皮肤和止血,损伤较大,更容易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分泌物可以涂片,如果以白细胞为主,且病原学送检无污染,应该是感染情况,不单单是定植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精灵猴 的帖子

因为此例切口局部无肿红,也无体温,有大夫们说是脂肪液化,认为是标本污染。我院近期这种不愈合的情况呈流行趋势,一直找不到原因,绝大部分培养阴性。说脂肪液化,但未免频率太高了吧?电刀我们基本不用,医生们说是由于用一次性产包导致术野羊水蔓延增加感染几率,但几年来一直都用一次性产包,为何呈阵发性发生呢?手术室否认。不知大家如何认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xiake 的帖子

是指会阴切口还是腹部切口啊?手术室否认。看这样好像是剖腹产,你得查缝线是否有质量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绿谷 的帖子

是剖宫产切口。线用成都华丽康的可吸收线,最后一层用4号丝线,都是证件齐全的产品,曾经将两种线培养都无问题,还有其他的检查方法吗?理化因素影响我们就无从了解了。切口全部不愈合,如果是感染,为什么局部红肿不明显且没有明显体温呢?假如标本无污染,结果准确,那侵入的途径会是那儿呢?是手术皮肤消毒不严(外科没有此类事件发生)、还是术中污染,或是换药期间二次污染导致表皮葡萄球菌侵入?这些都是我想过的问题,怎么证明呢?谢谢,我很困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葡萄球菌属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三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偶尔致病,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健康成人前鼻孔带葡萄球菌的约占30%,在皮肤上带此菌的约20%.医院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带菌率略高。表皮葡萄球菌一般系条件致病菌,手术病人术后切口受此菌感染的机会比较大。就此例病人情况,我想可能是手术皮肤消毒的问题吧。建议切口分泌物涂片,看看是以白细胞为主还是脂肪球为主;再行分泌物的培养也有必要,还可以排除第一次是不是污染所致。个人意见,可能不完全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xiake 的帖子

我院近期这种不愈合的情况呈流行趋势,一直找不到原因,绝大部分培养阴性。
预警:医院感染爆发!快请当地医院感染及微生物专家会诊!:han :han :h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xiake 的帖子

我认为不排除切口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xiake 的帖子

考虑过用哪种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有没有换了个生产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前一段时间也出现了多例剖宫产术后切口不愈合情况,切口分泌物培养都是阴性,患者体温不高,血象白细胞也不高,多部门共同查找原因也没有查出个究竟,不过现在已经基本控制了,我们感控科关注的重点是:1、规范各操作规程,注意各个环节质量   2皮肤消毒用碘酒和酒精,注意作用时间  3、尽量使用布类敷料  4、请微生物室协助采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小雨点儿 的帖子

老师分析的很细致哦,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SSI的诊断标准
1.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 d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切口浅层有脓
性分泌物;(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热,医师将切口开放;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SSI。
2.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 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
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2)切口深部自
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体温>38~C,局部疼痛或压痛;(3)临床或经手术或
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诊断为深部感染。

对照上述的诊断标准,应该考虑SSI。正如前面老师们的发言,也可以再次采集标本,查看分泌物的白细胞和培养情况,只要其中之一阳性应考虑SS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桂花香 的帖子

非常感谢,受益匪浅。我会再次采样,进行涂片培养对照,查明原因才能释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桂花香 的帖子

感谢桂花香老师,每学一遍,就加深一次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查查手术医生、护士、如果有实习生就更有必要。记得有医院产科的切口感染率较高,发现是医生的问题,如头发没有完全遮盖、指甲长、刷手技术不过关等等,这些环节问题解决后切口感染率下降了,仅供参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患者术后四天,切口少量渗出浑浊血性液体,切口下分泌物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一般寄生于皮肤,为条件致病菌。患者术后四天,其切口渗出液不应有浑浊的表现,也不应检出表皮葡萄球菌,脂肪液化其渗出液为黄色清亮液,从您提供情况可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我建议:一是再次采样,进行涂片培养对照;二是再观察切口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