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84|回复: 14

[讨论] 如何区分血流感染和PICC导管相关感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4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近期,ICU发现2例患者均进行PICC置管,置管7天左右发现血培养和PICC导管末端培养均为真菌,想请教老师们:如何区分血流感染和PICC导管相关感染?因为病程中患者胃肠道的症状始终存在,所以个人认为肠道菌群移位,真菌侵入血液亦可能是血培养阳性的原因之一,不能只认为是PICC引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星火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14-10-14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是否采导管血进行血培养?如果同时采外周静脉血和导管血,根据2标本的培养结果、报阳时间差、血细菌浓度等情况是可以区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非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如果没有同时进行导管血培养,可能有点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PICC导管相关感染:指患者留置中央导管期间或拔出中央导管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与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
本例血培养与PICC导管末端为同一病原菌,PICC相关感染的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流感染败血症
  【临床诊断】 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1.有入侵门户或迁徒病灶。
  2.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
  3.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
  4.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kPa(40mmHg)。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
  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4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蓝雪0816 发表于 2014-10-14 14:15
当时是否采导管血进行血培养?如果同时采外周静脉血和导管血,根据2标本的培养结果、报阳时间差、血细菌浓 ...

严重赞同您的观点,只是很多情况没有规范采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4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样的困惑,临床医生是不会按照医院感染诊断的需要采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如何证实是由肠道菌群移位所致、而不是由接触传播所致?能提供该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2例患儿均为早产低体重儿,入院时均有腹胀,经治疗后腹胀缓解,均停用抗菌药物数日,但在停用的时间内,每天对腹胀均有腹稍胀,吐奶的描述,程度不重,次数不多,只是记录着“密切关注,警惕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待到某天突然氧饱和度下降,进行抢救时,急查G试验,提示真菌感染。立即拔出PICC,同时做外周血和导管血的培养,均为同一真菌。临床医生分析是PICC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肠道真菌入血,引起全身败血症,那么PICC导管内的血自然也就是存在真菌的,培养出同一真菌是必然的。发生真菌感染后,我们和科室对环境、医务人员手等进行了大范围的采样,监测目标菌(真菌),使用真菌培养基和培养液,结果是一份都没查出我们想找的真菌。虽然我知道不一定通过采样可以找到目标菌,但这又增添了我的疑惑,真菌们都跑到哪里去了,既然环境中很难找到,那我该从哪里去找呢?所以,我把目光由外界环境转到了机体内。以上是我的思考过程,很不成熟,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hbfyygb 发表于 2014-10-14 22:05
2例患儿均为早产低体重儿,入院时均有腹胀,经治疗后腹胀缓解,均停用抗菌药物数日,但在停用的时间内,每 ...

我想,您应该亲自暗访一下护士是如何操作的。因为,现在的护士对血管留置针的操作还是按普通静脉针操作对待,在手卫生和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不知道您对“科室对环境、医务人员手等进行了大范围的采样”是在不预警的情况下随机采的、还是有预警的情况下采样的?您大范围的采样全部阴性只能考虑科室在您采样前已先行一步了。再提一个问题,肠道真菌移位入血应该是使用抗菌素引起真菌性肠道菌群失调后引起,可是,该2位患者都是停用抗菌素后数日发生的情况,好像有点不好解释,建议您再查一下液体有无问题,当然查的时候也一定是暗访。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样的困惑,临床医生是不会按照医院感染诊断的需要采血的。本例感染我认为是血流感染的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建议,我会继续追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尘埃1969 发表于 2014-10-14 14:17
PICC导管相关感染:指患者留置中央导管期间或拔出中央导管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与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无关的血 ...

如果先有血流感染,导管末端也可以培养出血流感染的致病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拓宽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每个问题都会增长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了 ,学习了,老师分析的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