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9|回复: 16

【医患】纽约时报:一次沉重的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2014-08-22 MBA俱乐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阅读引语
这是一位医生写的文章。在医患矛盾越来越激励的今天,看看从医生的角度,给患者做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是多么的坎坎坷坷;信任,在其中,又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当然,要建立这种信任,需要患者对医生的技术、经验、人品的一种洞察,换句话说,做个患者或患者家属,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情商尤其得高些。

一次沉重的选择

去年7月的一天,半夜从外院转来一个小女孩,被父母抱到病房时脸色苍白。门诊超声考虑肠套叠,这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就是一段肠子钻进旁边肠腔内被卡住出不来,主要的风险是时间久了卡在里面的肠子会慢慢缺血坏死,一般是通过灌肠来解除套叠,但对怀疑已有肠坏死的孩子只能手术。

这个孩子发病时间很久了,肚子胀,脸色苍白,肚子可以摸到长条的包块,摸肚子不哭也不闹。看过孩子后,我觉得病情已很危重,完成手术准备后就马上进了手术室。

手术开进去,里面的情况和术前判断一样,肠套叠,而且是小肠套叠,一种更少见、更难复位的类型,套入的肠管长达一米,这一米的肠管呈暗紫色,只有局部稍有点血色,肠壁上还有一个息肉样肿物,这个直径不到两厘米的肿物就是诱发肠套叠的元凶。看着这样的肠管,我对助手说恐怕留不住了,得切。

也就是在量完肠子这几分钟后,原先暗紫色的肠子有些红润了,解除压迫之后,肠子的供应血管恢复了血流,已经缺血的肠子似乎渐渐开始缓过来。

这时候我开始犹豫了,切,还是不切?切的话,不用担心后期肠坏死的问题,不需要做两处肠吻合,但是孩子将失去一半的小肠,可能导致发育落后。不切的话,现在不太好的肠子术后出现迟发坏死风险不小,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而且在切除肿物及肠壁破口两处肠管后还要做两处的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要增大至少一倍。

在肠管可疑坏死的情况下,切除肯定是符合原则的,我可以很坦然地跟家长交代,这个肠子留下来风险太大,为了安全,还是切了。哪怕术后真的出现了短肠综合症,肯定也怪不到我头上来,因为没谁能保证它留下不会出问题。切除对孩子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对手术医生来说肯定是更安全的选择。

在肠管有存活机会的情况下,不切除肯定也是符合原则的,在肠管颜色红润,血管有搏动的情况下,留下来肯定也没有错。如果留下来的这段好了,皆大欢喜,孩子保全了几乎全部的肠管,医生也会很有成就感。但如果又慢慢坏死了,那将导致大量毒素吸收,甚至肠穿孔,就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真要出现这种情况,医生自己的挫败感什么的就不提了,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孩子手术后死了,家长即便不和你拼命,也很可能大闹医院,索要巨额赔款,自己也可能一辈子在医院抬不起头。切或者不切,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甚至医生自己的命运。

当然,作为一个在临床上摸爬滚打很多年的外科医生,对这种状况已经习以为常,这些分析也是条件反射一般在脑海里瞬间完成。虽然套叠肠管切或者不切可以犹豫一下,但长有肿物那一段肠子是必须切除的,切那段肠子的时间正好也可以作为肠管血运的观察期,所以,我毫不犹豫就开始动手离断肿物所在肠管对应的系膜了。

几分钟后,系膜断好了。这时,再检查原来发黑的肠管,肠管竟然已经红润了,虽然肠壁仍然水肿,但肠管颜色和正常肠管几乎没有区别,系膜血管也在搏动,面对这种肠管,我敢肯定绝大部分医生都下不了手去切除的。我和助手都长出一口气,终于不用把孩子那么长的肠子切掉了。

手术后,孩子回到病房就持续发烧,体温就没低过38.0度,心率快,肚子胀。术后第三天,孩子的状况依然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已经有休克早期的表现,于是转入了ICU。虽然孩子住院后就告了病重,但迟迟没有住进ICU,主要还是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完全靠孩子的爸爸开出租车支撑着整个家,进了ICU意味着花钱如流水,绝大多数家庭都很难承受,更别说像他们这样的状况了。但孩子现在的病情已经是很危急,不进不行了。

孩子转入ICU后,提升了治疗级别,但病情并没有好转,而且仍在恶化,休克症状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如果不处理病因,再盲目等下去估计孩子扛不了多久了,虽然这种病情下再次手术的风险极大,但再次剖腹探查恐怕是孩子唯一的希望了,所以在术后第五天清晨,我们一致决定再次手术。

在五天之内进行第二次手术,很多家长都无法接受,但孩子的父母没有任何质疑和怨言。一是家长知道孩子来的时候已经很危重,而且术前术后都交代过再次手术可能,各种预后的可能性都做过很详细的沟通,二是孩子父母确实通情达理,而且对我们有着充分的信任。家长没有任何怨言地签了同意书,然后默默地看着我们把孩子推进了手术室。

第二次手术做进去了,虽然术前也有猜到这个可能性,但目睹了里面的情况仍是让我如坠深渊:肠坏死,第一次被套入的那段肠子已经完全坏死了,坏死组织释放的大量毒素以及并发的感染,是导致孩子术后病情持续加重的罪魁祸首。我们只得把坏死肠管作了切除。

走出手术室,我心情沉重地向家长交代了手术中的情况,并告诉他们第二次手术虽然做完了,但因为孩子之前的感染太严重,术后恢复仍然不容乐观。也许是见过听过太多医闹,孩子父母的表现真是让我动容,除了感谢我们的抢救,没有一点猜疑,没有一句质问。

这种信任反而更让我心生愧疚,虽然我当初也是想着为孩子好,为了给她多保留一米的肠子,但现在事实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不但没有留住肠子,还将孩子置于命悬一线的境地。我只能在心里暗下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把孩子救回来。

再次手术后,病情似乎并没有好转的趋势,术后两天心率都维持在200次以上,由于炎症介质影响了血管的通透性,孩子全身水肿,眼睛都没法睁开,肚子胀得像皮球,感觉死神就蹲守在她旁边等她咽下最后一口气。

那段时间,内疚、担心、恐惧、焦虑时刻折磨着我,根本睡不着觉,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ICU查看她的病情变化,值班时候只要空下来就守在她的床边,盯着监测指标的波动,盼望着奇迹降临逆转病情,但奇迹迟迟没有出现……。

接下来的好几天,每天去检查这个孩子的时候,都是孩子妈妈默默守在ICU门口,看到我就跑过来询问病情。我问孩子爸爸怎么不来了,她说这段时间因为孩子生病,他一直没开出租车,损失了很多钱,现在孩子住在ICU里面,看不到孩子也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去开车赚点钱交医药费。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叹,为孩子有这样的父母感到庆幸,也为自己能遇上这样的病人家属而庆幸。

也许是ICU医生和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也许是幸运之神的眷顾,终于,在术后一周,在我已处于绝望的深渊时,孩子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的迹象,渐渐有了排便,心率逐渐下降并平稳,全身水肿慢慢消退。她在术后十几天后出了ICU,回到了普通病房。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孩子完全恢复了健康,恢复进食后也没有出现短肠综合征的症状,顺利出院了。出院那天孩子父母对我们医护人员都千恩万谢。见证了整个治疗过程的护士说,她的恢复比以往任何一个孩子的康复都让人高兴。

虽然我们帮这家人申请到了一万块的救助基金,到出院的时候,仍然欠了三万多元,没有人和家长提欠费的事情,我们默许孩子出院了。也没有人去催过账,三个月后家长自己回到医院把所有欠账全还上了。整个治疗过程历时近一月,历经艰险磨难,但结局很完美,还有些感动。

回过头看,从医以来,做过的腹部手术自己都数不清了,但迟发性肠坏死还是第一次碰到,如果重来一遍,我能否作出不同的选择来避免这次术后并发症?恐怕未必。医学发展到今天,有了很多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病症本身千奇百怪,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同阶段都可能有不同表现,我们对人类自己的身体还有太多的未知,对很多疾病的认识还很不完全。

开或者不开,开了后会发生什么,需不需要再开,什么时候再开,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医生自己知识和经验去估算,根据概率的大小,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去做出决策。决策正确率的高低和医生的素养、训练有关系,但很多时候也和运气有关系,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是人就会犯错,水平最高的医生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经验和教训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正确率,但永远无法保证不会犯错。

对这个孩子,如果第一次手术中评估是100%可以存活或者会坏死,那都不需要犹豫就可以做出选择,但现实是医学问题大部分时候都不是100%,很多时候要面对的是60%对40%,甚至51%对49%,又该如何抉择?哪怕是99.9%对0.1%,会坏死的机会很小很小了,但谁又能保证不碰上了那0.1%?

发生了对病人说就是100%,如果病人和医生一样可以认可那0.1%的风险,我相信所有的医生都愿意去冒这0.1%的风险去争取那1米多的肠管。99.9%的正确率对医生来说是很好的成绩,做1000个手术,999个都没有问题,但剩下的那1个出问题了,就可能让一个病人失去生命,我想也没有医生愿意看到自己的病人出现问题甚至死亡,绝大部分时候,医生和患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战胜疾病,患者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但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是剑拔弩张,医患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一方面患者经常质疑医生的医疗措施是不是掺杂了自己的私利,只要有了不好的预后,不管医生是否有违诊治规范,都讨要说法,甚至诉诸于暴力,以致杀医血案频现。

另一方面医生为了尽量减少漏诊误诊,多做检查,不敢采取有效、对患者有利但可能要冒一点风险的措施,或者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干脆让患者自行去选择方案;不敢收治疑难复杂、预后不好的病人,远离有猜疑行为的病人,结局就是医患两伤。

而这个故事里,我认为,正是因为家长的宽容,才能让我们正视治疗中的失误,全心全意投入到救治中去,也正是因为医患之间完全的信任,才最终携手化解了诊治过程中的一个个危机,争取到了每一份希望,战胜了死神,挽回了孩子生命。

来源:纽时中文
注:MBAClub转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4 收起 理由
黑旋风 + 2 + 4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的·历程也很困惑,临床决策对于治病救人如履薄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患之间知识信息不可能对等
东大夫 发布于2014年8月20日 10:00
总听到有人抱怨说医患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等”怎么能对等那?难道患病后您要先上医学本科6年?我买房之前要上建筑系4年才能知道什么是钢筋水泥结构,几根钢筋、几公分的钢筋是标准?这是不可能的!医患之间知识永远不会对等!那么患者如何判断一个医生是否值得信任,用您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唯物的观察角度就够了。看他分析的是否合乎逻辑,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常有患者大出血需要抢救了,在签知情同意书时问:是否会患肝炎?这个时候是关注肝炎还是救命?这样思考问题不符合逻辑。自小我们都学过毛泽东的《矛盾论》,事物都有矛盾的两面,医学治疗更是具有典型的矛盾两方面:治疗疗效和副作用!有的时候正作用和副作用都是互相重叠的,为了达到治疗作用必须承受很大的副作用,我们的肿瘤化疗就最具有代表性。医生只是需要反复衡量各种可能性和对患者带来的利弊多少,最大程度的让患者在治疗中获益、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反应而已。

患者和家属对病情的知情很关键,但是需要知道什么?常有患者让我给他讲一下转移的病灶在哪里?这个“黑的”是什么?需要知道这些吗?我也常开玩笑的说:我的研究生都毕业了,CT片子都没看好那,您准备让我教您多久哪?患者和家属真的不需要学习这些,您需要知道的就是我的诊断是什么?医生准备怎么治疗?可能的预后是什么?足矣!门诊时间很有限,不可能为患者讲解的太多,我已经很爱说、很贫了,说话的语速在国人里算很快的了,也无法满足患者和家属的要求 ,有人愿意花1000元,听我给您讲解1小时吗?业余时间私信联系我!仅限于消化道癌,名额有限!呵呵...

医患沟通是互相的,希望患者和家属也能理解医生,当然了,作为医生我也告诫年轻的医生同仁们,修炼自己,掌握更多的医疗知识和经验,尽可能的多说几句话,我们的工作需要我们有爱心、耐心和贫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因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然而,花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花教授是一位清醒的医者,他看到了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文化传统注:未病,说到底就是自己身上不利于健康的坏毛病)。遗憾的是,不少医生错误地认为:谁的病人越多,谁的本事越大。近年来,很多医院跑马圈地,盲目扩张,有的医院床位数甚至超过6000张,成为世界罕见的“巨无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大量引进“高精尖”设备。如此一来,大医院形成“虹吸效应”,抽空了基层的优秀人才,导致患者过度集中难以分流,医院的扩张速度赶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因此,大医院医生整天疲于奔命,都在忙着“治已病”,哪有精力“治未病”?

  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医生的悲哀,也是医学的失败,值得认真反思。(文化传统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化,反应了人自然本能和身体素质的逐步退化。

医学是生命的保障措施,人类不能有恃(医疗技术)无恐(放纵))。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作为医生,不能坐着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一方针沦为一句口号。专家预言,未来十几年,慢性病在中国将呈“井喷式”爆发。如果“井喷”真的发生了,这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人有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2010年,我国慢性病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70%,而这些疾病大多是可以通过干预避免的。因此,能否阻止慢性病“井喷式”发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兴衰。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最近,卫生部提出探索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让大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双向转诊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无缝化的健康管理。同时,推动大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鼓励大医院医生做全科医学带头人。这不仅符合医学发展方向,而且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今后,大型公立医院应从单纯的治疗疾病为主,转向预防与治疗并重,将“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

  从顶层设计来说,政府应为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供政策支撑。例如,借鉴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医疗保险”变成“健康保险”。政府不仅要向医院购买疾病治疗服务,还要购买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由全民健康保险“买单”。从“医保”到“健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医学理念的巨大进步。

  医疗消费具有无限趋高性,再多的财富也会被这个“无底洞”吞噬干净。因此,解决13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能靠打针吃药,而要靠预防为主。只有病人越治越少,才说明医生的本领越来越高,医学越来越有希望。

依道养德,修己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把握眼前,当下才重要。。。


因为素质,修为,涵养,学识,能力财力会综合一个人的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的分享,看后好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医师医德高尚,病人家属理智、宽容并包容,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宽松的治疗环境,使医护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不是为以后的医闹着想。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星火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医患互相信任,才能齐心协力战胜病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手术室里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看后真的很感动,如临其境。是双方的信任和真诚感动了上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个医生真的很不容易,信任与理解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谢谢分享!希望医患之间越来越和谐,能创造一个个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老师分享资料,很受启发,每个医生都希望患者健康,医生和患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战胜疾病,患者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医患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和谐,预防疾病,强健身体。医生实属不易,艰难的很呀,谁能理解,期待这种信任发扬光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与媒体不时地报道医患矛盾、医患纠纷,有时也有违法犯罪发生,经常可见百姓大骂医生、医闹屡禁不绝,医生不断为自己辩护,甚至罢工抗议,中国式医患纠纷可谓独具特色、轰轰烈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体制、医院、百姓都有责任,医患矛盾仅仅是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
医疗体制
目前医疗没有走向市场化,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院没有体现公立医院的职责,私立医院又受到政策的限制,在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各级医院搞得“四不像”。医院在运营中是首先考虑公益、服务?还是追求收益?民营医院追求效益为发展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公立医院中,北上广和二线城市的大医院诊疗还算规范,下一级的医院就不好说了。百姓的就医体验很不好,他们就更加相信医生的道德沦陷,所以某些不良媒体报道“缝肛门”、“医生玩失踪”时,这么弱智的新闻会有很多网民信以为真,被疯狂传播。我是个临床医生,对体制的了解不深,不适合多谈,况且谈多了都是泪。
中国式医患矛盾是整个社会矛盾的缩影
医院医生
患者与医院之间的问题应该包括几个情况:普通矛盾、医患纠纷和违法行为,每每发生医患问题很多人都把这三种情况混为一谈。例如,患者就医时对医生的诊疗或医院的流程、服务不满意,这个情况属于普通矛盾,如果这个矛盾没有很好的予以关注和解决就会发展成医患纠纷,当纠纷没有调解好,再遇到患者或家属比较固执,不接受走法律调解等打砸医院或伤害医生,就发展成违法行为。在任何一个地方、因为任何原因导致的违法行为都不能原谅,必须依法处置,不只是在医院!
医院和医生在医患矛盾中占有很大的责任,常有医生说太忙,没时间沟通,但有时获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不是时间问题,一个眼神、一句体贴的话、一个微笑都能到达使患者信任的目的,人与人交往,你对他是否关心、是否为他好他是能够感受到的,我承认有极少数的患者和家属很难沟通,看问题与分析问题偏执,但这绝不仅仅表现在就医时,他在任何地方都会这样,包括他对家人、工作中、社会上等等;正如一个医生没有爱心和耐心也绝不仅仅只针对患者,他对同事、对朋友、对家人都会这样。不能因为少数患者和家属对医生不敬就抱怨所有的患者,也不能因为个别医生态度不好,或为了利益欺骗患者就对整个医疗行业产生敌视。
美国有没有这样的医生和患者?回答是肯定的,但很少。有人说因为美国医生的人文关怀很好,可您知道吗?美国整个国家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都很好,老人摔倒绝不会没人扶,绝不会受到反咬。所以我说,中国的医患矛盾其实是全社会各种矛盾的一个缩影而已。改变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改变这种“人人指责别人”的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但努力就有希望。医生同仁们,病人是个特出群体,在你想好选择做医生的那一天起,你面对的就是饱受疾病折磨的人群,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吧。
患者和家属
中国医疗矛盾为啥这么多?与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都有关。先说生命观,首先我们没有死亡教育,每天充斥于耳的是“养生”、“长生不老”、“益寿延年”;这些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您要是认真您就输了。人一生下来就逐渐走向死亡,各种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医疗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只是治愈小部分疾病,更多的是推迟发病年龄、延缓疾病进展速度、维持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痛苦。大部分的疾病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
临床常有患者问我“我为什么患癌?”“我怎么就不会患癌了?”我实在是回答不了。这些都与我国的健康教育缺失、媒体健康教育跑偏有关,也与我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很多观念有关。众多的因素导致百姓在患病后不能有正确的认识,期望值过高,现实的残酷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差。常听到人们说“这么年轻就走了”,疾病不分年龄,人们因家人去世而伤心、遗憾,这可以理解,医生也很遗憾。但医疗发展到今天,我们仍有太多的疾病无法控制,希望百姓能够客观理性的对待疾病和生死。
国人普遍对医生技术的价值估计过低。曾经有一位患者慢性胃炎,总有不舒服的症状,她期望能看好,而非只是控制症状。我在门诊为她解释了很长时间:这种病不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她走前说:“我又白来了,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我一个主任医师,为她解答N多的问题不是价值吗?这些问题是谁都能解答的吗?在她眼里这些都不存在价值。持有这种想法的患者绝不是少数,也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还有一个常见的观念就是用个体衡量全体。国人普遍不能接受群体概率,都站在自己个体角度上衡量价值。例如,用某种药物预防某种疾病能够获益的人群只有5%,那么医学上就不会付诸实施,因为衡量药物的副作用和花费,没有必要让95%的人群“陪绑”。但作为患者个体就不这么想问题了,也接受不了自己是那5%怎么办。“就这么等着复发?这么等死吗?”是家属常常抛给我的问题。最近出现的“产妇羊水栓塞死亡”事件也是如此,有人指责医院抢救不到位,让每个县级医院都配备相应的医生和设备,等待很罕见疾病的出现是不现实的,哪个国家也不可能做到。
总之,解决医患矛盾需要社会每一个人共同努力,这些矛盾也是社会N多矛盾的一个缩影。作为医院和医生是医患矛盾中主要主体部分之一,努力改善矛盾我们责无旁贷,也需要体制的改变,更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改变观念。无论如何,医院暴力是绝不能容忍的,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允许存在,良好的医疗环境是医生、患者乃至整个社会的需要。
作者简介:
张晓东,微博名@东大夫,北大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感动,现在的医患关系是理解、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北京肿瘤医院名誉院长 徐光炜

1.两个误诊故事
    日前,一中年女患者来诊。三年前她因消化道大出血急诊住某院,全面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而出院。其后又多次出血,每次间隔半年左右。曾反复多次做胃镜、结肠镜甚至小肠镜检查,均未能明确出血原因。最近数月因胃脘痛,且有加剧之势,患者坚持再做胃镜,这才发现胃大弯处有一周围胃壁有浸润的溃疡,病理活检见印戒细胞,诊断为低分化胃癌,并伴有大量腹水,病变已晚。

我忆及一年前某侨居加拿大的友人也因上消化道出血,多次在该国做胃镜检查,均诊断为溃疡病行内科治疗,因始终有慢性失血未愈而返国。至某院再做胃镜,仍诊断为良性溃疡,予以服药。但大便潜血依旧,因而前来找我。她脸色苍白,血色素不及6克。复阅她的胃钡餐造影X线片,我怀疑是胃癌,建议手术治疗。岂料两个月后,她又来访,病情依旧。原来上次访我后,虽入院拟手术,但经再次胃镜,病理报告仍为良性溃疡而再次出院保守治疗。可其回家后仍时有黑便。我当即让其再次住院,并嘱经治医师,不论良恶性均予以手术切除。经住院后再次活检(第六次)终于证实为癌,而施行根治手术。


误诊原因分析以上两实例,患者均为城市知识女性,具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也均因自虑为癌症而多次到医院就诊,反复多次在以诊治消化道疾患负有盛名的医院就诊,做胃镜检查,且施术者均是专业医师,岂料居然仍一再误诊。
正如第一位患者所言,这几年多次提心吊胆去医院急诊,又均“逢凶化吉”地归来,忽忧忽喜感受犹如坐过山车一般。为何如此?是由于病变在胃大弯,而胃癌或溃疡似的病变一般常发生在胃远端的胃窦部或小弯侧,甚或发生在近端的贲门。该病人的病变既未发生在好发部位,又是一种主要在黏膜下浸润生长而黏膜病变并不明显的浸润性胃癌,以致多次胃镜检查仍漏诊,令人痛心地丧失了根治良机。

后者虽首次做胃镜即发现有溃疡,但因病理检查多次未能发现癌细胞而误诊为良性溃疡,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延误了手术时机。其误诊实因该患者的胃癌属于预后较好的高分化腺癌,由于癌细胞已高度分化,极似正常细胞,因此当胃镜活检取材较少且受钳压破坏后变形时,又常见坏死组织,以致多次均未能确诊。所幸这类癌症恶性度较低,所以发现后仍能施行根治手术,目前这位病人正健康地安度晚年。

2.医学的局限与医生的无奈

本人悬壶已近一甲子,自信并非庸医,但以上类似事例在以往的医疗实践中也并不罕见,而且相信凡是医师,不论您从事何专业,也不管您年长或年轻,在您行医生涯中绝不可能不发生误诊错误。所不同的是由于从事的专业不同,导致的后果也各不相同。外科专业易于观察,后果也常较严重。

记得西方文献曾有报道,在医学较先进的英美等国医院,其误诊率在40%左右。这并非哗众取宠,故意为医生开脱,也不排除对误诊定义的理解各有不同,但误诊不罕见确是实情,医生是一风险性甚高的行业,其因也在于此。一旦发生误诊,当事人且不说经济及时间受损失,轻者虚惊一场,重者贻误病情,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要承受巨大的折磨。
如何避免误诊,使患者能及时正确地得到治疗,这不但是患者的迫切愿望,同样也是医生追求的目标。行医者深知误诊的危害,发生误诊后的内疚之心我深有体会,并且深知误诊的发生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合理性,但又有发生在具体某一个体身上的“不合情”。医生的内心甚为纠结,因此对医生的打击也甚大,而广大患者并不能体会到。

遗憾的是,由于双方对医学资讯的掌握存在很大差距,患者求医心切,历尽艰辛地来到医院就诊,总盼能药到病除,对医术期望值过高,一旦事与愿违往往难以接受,大失所望之余,悲愤难忍,甚至拔刀相向,以致时有惨剧发生。而医者有时也有无能为力的难言之隐,加之社会的不谅解,媒体的不当宣传,心中常有无奈、无助之痛。

3.医学诊断的三个层次

其实,医学诊断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或步骤,即初步印象、临床诊断及病理诊断。

初步印象:珍惜7分钟的“紧箍咒”

所谓初步印象是指患者来院就诊,医师根据患者所述及体检、初步化验检查等得出的大致印象。这个初步印象颇为重要,据此可明确进一步检查的方向,并推断可能的疾患。当然,其准确与否又会因疾病的难易及医者的临床经验而有所差异。

遗憾的是,现今由于医疗资源过于集中,患者偏爱到大医院就诊,各家大医院门庭若市。以每位医师单元时间诊视30位病人计算,平均每位患者与医师交流仅有7分钟时间,这对一名初诊患者来说远远不够。如果患者事先未作充分准备,表达病情不清楚,对医师的启示性提问又漫无边际答非所问,加之其他干扰因素,接诊医生难免会产生不耐烦情绪,以至于无暇细虑,未能得出正确的初步印象。

而这一初步印象有可能对复诊医师无形中产生误导作用。即同样在7分钟的“紧箍咒”下,容易依照初诊医师的思路,未作深思就照葫芦画瓢循前而进,以至于越走越偏了。所以,患者必须珍惜此“7分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择精而言,甚至当担心自己可能患有重症时,不妨听取两位以上初诊医师的意见;而医师更应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认真对待门诊工作。

临床诊断:分科细要防盲人摸象

其后,根据各种影像学(X线、超声、CT、核磁共振……)及针对性的化验检查结果,医师可据此作出临床诊断。当然,这是一次鉴定初步印象正确与否的绝佳机会,事实上不少疾病也由此修正而得出正确的诊断。难怪芸芸众生不辞辛苦纷纷涌向设备齐全、人才济济的各大医院,其原因也在于此。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在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分科的精细化无疑推动了专业的发展,医院越大,分科越多,专业就越细,而且落实到人,派生出众多的××病专家,或××器官的专家。难怪有的患者反映,一到大医院,自己就变成在传送带上被到处转运的物件。从挂号开始→诊室→化验室→X线科→超声科→CT→……遗憾的是专业发展细化的结果,必然是整体观念淡泊。各专业的专家往往偏重自管器官、疾病,难免出现盲人摸象、以偏赅全的现象,而让患者无所适从。因此,如能建立首诊负责制,或首治患者的多学科会诊制,或有助于减少误诊的发生。但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病理诊断:有创伤医生当谨慎

不少在门诊就治的患者,医师常根据临床诊断而予以相应治疗,而不必再取组织作病理诊断,如肺炎、肝炎等内科疾患。当然,诊断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诊断,尤其对恶性疾患而言,由于欲行破坏性较大、对人体损害较广的手术、放化疗,因此更要求在决定治疗方案前应有病理检查结果。所以病理诊断被称为三级诊断,也常可作为最后诊断。

但这一至关重要、与治疗密切相关的诊断步骤,常因须直接从病变部位取材,是创伤性检查而遭患者拒绝,理由无非是担心癌症由此发生转移。这常使医师处于两难境地,医患矛盾乃至纠纷也由此而生。

4.循证绝非简单对号入座

近年来,大力推广循证医学,其意即各类疾病的诊断均需有证可循,然后按各种指南或规范施治,有如麦当劳、肯德基等为求保证质量而从配料到操作均有统一标准,而且各种指南或规范还根据新证的出现而不断修订。这无疑是医学的一大进步,是保证整体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值得探讨的是,是否应妥善处理及理解循证医学的“证”,不宜过于拘泥或片面地强调某一客观检查结果,将其绝对化导致以偏赅全?

医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将这些客观收集到的资料予以综合分析、思考,得出最后的结论,而非对号入座似的按“证”论“治”。祖国医学的精华是辨证论治,“证”是需辨的,这是医师的职责所在。众所周知,即使病理检查也并非毫无差错,尤其是冰冻活检或穿刺活检等常受取材不当等技术因素影响。试以早期胃癌胃镜检查为例,肉眼诊断率低于70%,即使加做活检,其诊断率也不到90%。所以循证医学的证应包括各种影像检查的“证”,甚至临床病史及体征。如前述的第二例,其实胃的X线片已有典型的恶性龛影,但众多医者均因病理不支持而放弃手术。这或许也受近年来解决医患纠纷要举证倒置的影响。医者为保护自己,避免承担风险,即使在患者多次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还要等待病理报告阳性后才能施以手术治疗。

当前众多年轻医师已习惯坐在电脑前搜集文献资料,根据各种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及处理,而忽视了多与患者沟通(包括病史收集及体检)、注意临床经验的累积及自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纠正此偏向或许也是避免误诊的又一办法。

总之,医学是一门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的自然科学,不同于数理化等其他自然科学。由于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不但人的相貌、脾性各异,即使是同一种癌症也千差万别。现今的医学对人体的秘密知之甚少,病后的机理更是了解不多,患病本身是一极为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即使是同一种疾病,病因可能也不尽相同,病后症状亦常是多样化,其疗程演变也各异,各人的体质又各不相同。因此,当今医学距离人们的希望及要求相差甚远。

目前的医学水平还不能做到杜绝误诊以及随之发生的误治,撰写本文之意实乃有感而发,盼能有助于推动医患之间沟通和理解。医者是否能一切以病人利益为重,还应再提及不合时宜的“敢于为患者担风险”,要如履薄冰般对患者进行诊治,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也盼广大患者能以宽容之心,理性对待诊疗工作的不如意之事。更期望政府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您的人民——医患双方,应强调医患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而不宜再有强者、弱者之分,更宜检讨“举证倒置”这一欠妥的举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的看了星火版主的这个帖子,很值得人认真思考,其实我一直认为国内目前这种医患纠纷居高不下有如下原因:一、患者家属的期望值高于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二、患者长期住院的过程中,家属积累的对医生护士的不满;三、发生患者死亡事件后,医院未及时解释;四、目前有一种新兴职业医闹的煽风点火;五、媒体的恶意歪曲事实。等等。
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
希望各类人员都可以共同努力,国内以后可以少一些这种流血事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星火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