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9|回复: 11

[转帖] 马丁医生:埃博拉病毒席卷西非,除了恐慌我们还能做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马丁医生:埃博拉病毒席卷西非,除了恐慌我们还能做什
                                                      发表于2014-08-01 15:01:41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美国维和部队因埃博拉病毒肆虐从西非有关国家撤出全部人员,心中五味杂陈。其实维和部队在第三世界帮助疾病治疗非常幸苦,我早年参加维和救援治疗时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其中器械药物缺乏,人手紧张,卫生状况差的情形时有发生。这次美国维和部队的撤出更说明了当地疫情的严重性。下图是我当年在东帝汶参与人道主义救援的场景。
信源地址:http://mt.sohu.com/20140801/n403016671.shtml
贡献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命病毒——埃博拉的发现历史
                                               发表于2014-08-01 00:51:41
       今年2月以来,几内亚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导致上千人患病600多人死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尤其是最近,1例从肯尼亚旅游回来的香港女子出现发热症状,被媒体报道为疑似埃博拉出血热,虽然很快被香港医管局否定,但还是引起了我国许多民众的担忧。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呢?它是怎样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呢?尽管我今天出了一天的门诊,看到埃博拉成为了今日新闻头条,还是忍不住想在网上和大家谈几句。
       要想搞清楚埃博拉病毒,我们首先要从埃博拉病毒的同胞兄弟“马尔堡”病毒谈起。1967年秋,在西德的马尔堡和法兰克福、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的几所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中同时暴发了一种严重出血热,31名患者中死亡7人,这些患者大都接触过一批从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科学家们对患者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了培养,分离出一种以前没有见到过的病毒。根据发病地点,将这种病毒命名为马尔堡病毒。以后,在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也相继出现过马尔堡病毒感染的病例。近年来较大的一次流行发生在1998年至2000年的刚果民主共和国,马尔堡病毒造成了149人感染,123人死亡。
         在马尔堡病毒被发现的几年后,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埃博拉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里出现了一种特别可怕的疾病。患者的表现主要是发热、休克,然后七窍出血而死亡。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患病者达到300多人,88%的人死亡,其中1例感染者是一位国外的旅游者,因此引起西方医学界的注意。在疾病暴发后不到6个月,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了一种和马尔堡病毒非常相似的病毒。这种病毒像长长的纤维丝,一端绕成了一个“索扣”,因此被科学家分类为与马尔堡病毒同族的纤丝病毒属。由于疾病暴发于埃博拉河流域,便把这种病毒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一样,真可称得上是一种“索命病毒”。一旦被这种病毒感染,这像被病毒索住了性命,九死一生。它可溶解身体里的所有组织细胞,使红细胞凝集,阻塞血管,导致出血和器官坏死,最终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可靠的疫苗,被人们称为是迄今致命性最强的病毒。尽管这种病毒还没有传入我国,但我们必须注意防范。
信源地址:http://mt.sohu.com/20140801/n402982825.s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星火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这几天报道病例的很多,但是具体的防范措施说得很少,下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防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提供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症状:早期类似感冒 晚期出血不止
                                         2014年07月31日15:29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标题:早期类似感冒 晚期出血不止: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症状
      人民网芝加哥7月31日电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首次被发现。从今年2月开始,这种据称死亡率高达90%的病毒又一次在西非肆虐。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672人丧生,还有1200人感染该病毒。今年埃博拉病毒最早在几内亚小村庄被发现,随后蔓延到邻国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
  本月25日,美国人帕特里克-索耶在参加妹妹葬礼后感染埃博拉病毒。他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搭乘飞机前往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并在下飞机后很快死亡。这让人们担心,埃博拉病毒扩散的可能性。目前,调查人员正在追踪可能与他接触过的旅客下落,以免这种疾病从非洲传播到其他大陆。
  如果一个人不幸感染埃博拉病毒,早期症状和感冒类似:发烧、食欲不振、头疼和嗓子痛。此时,埃博拉病毒已开始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这种病毒潜伏期(从被感染到首次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是2到21天,一旦受害者突然开始出现发热、严重的头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则说明他们已经被传染。
  几天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会发展到第二阶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不止,患者肝、脾、大脑和其他内脏里会出现血液凝块。病毒穿透血管和毛细管,迫使血管里的血液渗入到周围组织。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全身性疼痛、慢性腹痛、呕吐和腹泻。
  接下来,患者躯干上会出现皮疹,并会很快蔓延到四肢和头部。几天后就会达到转折点——此刻一些幸运的患者将会痊愈,而其他一些患者则会发展到致命阶段——出血热。机体的免疫系统被全面破坏,人体微小血管破裂,导致患者从眼睛、嘴巴、耳朵和其他孔里向外渗血。
  此时,患者胃肠道和其他内脏也可能会发生内出血。他们的白眼球将变成红色,呕吐物和腹泻物里会有血液出现,其皮下会形成大血疱。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因多器官衰竭、出血不止或者是休克(经常发生在第一次发病的8到17天之间)死亡。现在,还没有特效药能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尽管埃博拉病毒来势汹汹,但仍有一些人能幸存下来。他们须经常接受检查,以确保其体液里不含有病毒。据悉,男患者痊愈40天后还能通过性行为把病毒传播给他人。这种病毒通过接触被感染的人或者动物血液、分泌物、器官或者其他体液传播。因此,医护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最容易被感染。(高轶军)
信源地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4/0731/c14739-2537908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严密监控“致命病毒”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2014-8-2 6:53:16
         近期,一种名为“埃博拉病毒”的烈性传染病肆虐非洲,并在全球拉响警报。据北京疾控中心提供的信息称,世界卫生组织7月29日的最新统计显示,此轮疫情自2月份在非洲几内亚被发现至今,已造成729人丧生,已报告的确诊或疑似病例达1323个。
        除非洲外,近期,一位名叫索伊的美籍医生登上国际航班,后被确诊埃博拉病毒,经治疗无效死亡。7月30日,中国香港出现一名疑似病例,为一名曾去过肯尼亚游玩的女子,虽后经确诊,已排除感染埃博拉病毒。但埃博拉病毒搭乘飞机,漂洋过海蔓延全球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全球各国已高度关注。
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
      在我们看来十分陌生的埃博拉病毒,首次发生于1976年的苏丹南部,是人类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此前在非洲也暴发过多次疫情。今年2月,埃博拉病毒首先暴发于几内亚东南部玛桑达省,因医疗信息条件滞后等多种原因,当时未能引起政府重视。6月份,几内亚疫情呈扩大趋势,并开始影响到邻国。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信息显示,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家疫情最严重。目前,确诊或疑似病例已达1323例,死亡人数上升到729人,且有大量医务人员。眼下的疫情仍呈现地方性流行。但是,美籍医生索伊的死亡,使人们意识到,病毒通过感染者乘坐飞机扩散至世界各地,是有可能的。疫情严重的国家已采取相应措施。7月31日,利比里亚宣布,关闭所有学校,强制所有非必要政府工作人员休假30天。此前,该国已宣布关闭大部分口岸,取消人员集会及足球比赛。
出于对疫情扩散的担忧,全球均密切关注埃博拉病毒,很多国家、地区也已严阵以待。7月30日,英国公共卫生部门向全国医生启动埃博拉病毒预警;澳门发布《预防埃博拉病毒病指引》,呼吁市民外出旅游提高警惕。中国质检总局此前要求各口岸严防埃博拉病毒侵入。
传染性强,目前无特效药
        埃博拉病毒到底是怎么回事?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邹洋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它是一种非常严重且致命的疾病,是新发6大传染病之一。据报道,病死率为50%~90%。一方面,是因为该病毒传染性非常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包括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等)都可能带有毒素,一旦接触就有被传染的可能;另一方面,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临床上只能采用对症支持治疗。
        邹洋说,该病毒潜伏期为2~21天,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含量、感染者本身的免疫力等多种因素相关。从现有的信息来看,潜伏期的病人没有传染性,一旦发病,病人体内的毒素便会分泌出来,但问题在于发病早期,确诊较难,传播风险加大。感染埃博拉病毒者的早期症状主要是起病急,有发烧、呕吐、肌肉酸痛、极度虚弱等典型症状,其病情变化急剧,会造成多个脏器的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目前,针对埃博拉病毒,国际上有若干疫苗正在进行测试,但离临床应用尚有距离。
中国严密监控,积极应对
       7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保罗•加伍德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尽管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仍然严峻,但中国民众无须对此恐慌。当前各国都必须加强对埃博拉疫情的监测与感染控制,如果游客从西非疫区返回3周之内出现高烧、虚弱、呕吐、肌肉疼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立即向医疗部门寻求帮助,并报告他们的旅行细节。
      7月31日,北京疾控中心表示,北京市一直密切关注埃博拉疫情,已对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了临床诊疗、实验室技术、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技术培训,同时相关实验室已具备检测该病毒的能力,一旦有病例输入,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北京疾控中心提醒,市民也有必要了解相关防控知识。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陈志海表示,公众应避免前往疫情严重国家。如果在疫区,要避免接触感染者或病人及其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同时,还要减少与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等的接触。▲
信源地址:http://www.yywsb.com/article/201408/118737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预防
1、主要是隔离患者,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灭菌。
2、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使用过的物品,;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3、保证医院的卫生环境。做好控制与传播。不对请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埃博拉病毒对那种消毒液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做好日常防护,刻不容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