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6|回复: 19

[转帖] 范渊达教授致国家卫计委一封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范渊达教授致国家卫计委一封信
                http://www.yywsb.com/   文章来源: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网  2014-6-28 8:09:06
尊敬的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领导:
  本人自2001年被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聘为客座教授至今,尤其是2009年受聘于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家后,在张文康会长的领导下,与国内的专家和同行一直在中国致力于推广国际产科服务模式,普及无创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无医疗指症剖宫产。目前已经走遍20几个省市和50多家医院讲学、接生、查房手术,宣教人数已超过万人次以上。同时也协助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与美国太平洋医学中心成立了《美中产科(旧金山)培训中心》,每月定期培训来自中国各地的妇幼骨干,及每年举行国际妇幼保健学术论坛,从教学及交流的接触中,我体会到目前促进自然分娩的国家政策已得到各阶层妇幼人员的共识,所到之处,产科工作人员在知识及技术层面上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医疗制度及规章方面仍远远落后先进国家有数十年之多,我愿意把我所见所闻,了解到全国妇幼工作及产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供给领导作为改革中国妇幼卫生政策的参考。
  一、陈旧的医疗规章及临床指南应立即改革,教材虽然一再改版,但部分内容仍然过时与国际相差甚远,内容仍停留在数十年前的阶段,然而在医疗诉讼案件方面,仍然依据教课书,对医疗工作起到不利的作用。下面我举几点加以说明:
  1、产科工作人员仍机械使用或仅为完成产程图为内容,因此造成过度干预产程,过度检查,甚至过度使用剖宫产。
  2、引产用药不当,及不恰当的操作流程,目前先进国家都使用低价格、低剂量的米索(50ug),作为一线的引产药物,然而中国却因为过量的200ug的米索造成子宫破裂,而不准采用50ug的米索,从而改用高价格的普贝生。这两种药物性能一样,但是普贝生的费用却高出米索的几百倍,造成资金浪费。
  3、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断处理标准,全世界都是统一的。中国不仅住院,而且抬高臀部,限制产妇活动,造成不必要的剖宫产。因为教科书仍然是这样规定的。
  二、陈旧或错误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造成非人性化的服务及浪费各种医疗资源,例如:
  1、把产房和新生儿室当成无菌手术室方面要求:
  (1)要求工作人员无选择性地佩戴口罩、帽子和鞋套来防止院感,这种做法毫无循征医学的根据,防止院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洗手及环境卫生的清洁,所以除了手术室及特殊的地区需要佩戴口罩、帽子和鞋套,其它地区应立即取消这项规定,把省下来的材料费用于24小时环境清洁工作。
  (2)为了防止医院感染,待产区、产房层层隔离,一道道不必要的门和通道,入内要更换拖鞋,这些都只是做样子,造成了工作人员的不便,更是影响了抢救病人的效率。
  (3)为了防止院感不让家属进入产房陪产或探访,是错误的。应该门窗打开,建立温馨的家庭氛围,随时欢迎家人陪产,给予产妇最大的精神支持。
  (4)新生儿监护病房内设三道门如同“囚笼”,或新生儿父母不允许探访的规定是毫无人性的做法,尤其是非常严重的早产儿,家人数月无法探访自己的亲生骨肉。先进国家新生儿监护病房24小时欢迎家属探访或母乳喂养,因为家人的关爱是早产儿健康成长最有效的因素。
  (5)在新生儿监护室的婴儿,没有母乳喂养室和人乳库,喂配方奶也是应该尽早改变的现象。
  (6)国际上已经把新生儿出生后的洗澡改为一周后,防治新生儿皮肤的伤害和过敏,中国恰恰相反。
  2、新生儿PKU采血时间是12小时之后而非72小时之后,因为这项错误的指南延长了新生儿出院时间造成多两天不必要的住院,并造成国家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
  三、建议尽快简化正常产妇病历书写制度,把更多的时间还原给对孕产妇和婴儿的呵护上。
  过度要求医务人员书写病历。很多医疗病历如同一本书,其中很难找出一小段真正病情的记载。这不只对医务人员造成困扰,而且让绝大部分医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照顾患者。政府应该简化病历书写,尽量利用表格式或电子化病历。
  四、物价政策的不公平和医疗补偿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医疗过度或不足:
  (一)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价格的不合理,造成医院可以用剖宫产来弥补自然分娩带来的经济损失。这种做法造成了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剖宫产率最高的现实。千百万的产妇因为不当的剖宫产造成一生的后患,尤其二胎政策放开后,会有成千上万疤痕子宫的产妇遇到胎盘前置或植入的情况,使产后大出血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引起产妇死亡率大幅增加。新生儿一出生就没有妈妈,一个家庭因此失去家庭支柱,这是何等悲哀的事。政府应立即调整医疗补偿制度,学习欧美先进国家把对产妇自然分娩的补偿增加到剖宫产补偿的水平的做法。
  (二)医院为了增加收入而增加一些额外的收费项目,过度检验,过度的产前超声检查,过度的胎心监护等,不但造成病人不便及增加经济负担,更浪费医务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做一些为创造收入而对病人毫无帮助的医疗行为。医保中心应该加大补偿项目及额度,协助医院合理增加财政收入,减少病人看病贵的现象。医院为了增加收入,默许毫无节制的医疗用药,药商也利用这种机会把效果好且便宜的药物停产,并大力推销昂贵而临床效果不见得好的药物。此外他们还大力推行配方奶,而不提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
  (三)妇科医生的手术收费远远超过产科医生的接生收费,而先进国家为了体现产科医生照顾母婴两条命的高风险,给予产科医生最高的医疗报酬。然而在中国补偿制度却本末倒置,严重阻碍了产科事业的发展和挫伤了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五、妇幼医疗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一)大部分产科医生缺乏正常分娩助产的经验,更缺乏处理一般难产的知识和技术,如阴道手术操作:很多人不会产钳、胎吸的使用,因此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只会剖宫产,就会失去自然分娩的机会。因此产科医生的基本功训练和培训制度应立即建立起来。
  (二)30年来,中国助产士都是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无法全面承担对产妇照顾的责任,助产士的晋升及升迁更是继续解决。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加强助产人员的培训。重新建立起一个完整令人信服的助产士教育及晋升制度。
  1、改变目前医学院校对助产士的培训方法,使从医学校毕业的助产士,具有发达国家水平。对目前已毕业的助产士全面进行一次高水平的再培训,使其技术得到提高,而符合正常的助产要求。
  2、要用有利的办法充实基层医院妇产科医师及助产士,使基层医院的产科技术得到改善。
  3、加强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老百姓对自然分娩的认识,控制孕妇营养,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孕妇营养门诊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六、管理上更应该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杜绝医疗浪费,提高服务效率,减少不当的医疗费用支出,把省下来的资源用在更多的患者身上。
  以上所说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总而言之,政府必须加紧对医疗规章制度的改革并加强人力资源的配备和培训。树立正确的社会风气。
  现在把以上问题提出,希望能够得以改变。一个小的政策的改革,可能会给医疗事业带来一个很大的进步。加速中国医疗事业的改革,做到李总理所提倡的“医疗事业是民生事业”的理想。
  美国妇产科学学院院士
  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医疗中心主任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外籍委员
  范渊达教授
  二○一四年六月十二日
信源地址:http://www.yywsb.com/article/201406/1184698.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 金币 +14 收起 理由
黑旋风 + 1 + 5 给力!
星火 + 9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28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范渊达教授提议非常好,但愿我们的主管部门能有所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jl燕子 于 2014-6-28 19:44 编辑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要转变社会风气需要的是条件和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医疗是痛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范渊达教授言之有理。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很好的提议,其中院感内容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医疗、病历书写、病程记录、护理记录等等都是很花费精力和时间滴,有一些每天或者几天都写一些意思基本一样的东东有没有必要?有哪位说得清楚?谁说了才能算数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范渊达教授言之有理,赞一个!,希望我们的主管部门能有所作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提供的资料,学习了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奉献,学习了,中国真的有很多过度医疗和不恰当的医疗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受益匪浅。希望医学界的主管部门能有所作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不统一,管事的婆婆多,一个婆婆一个做法,使院感工作处境尴尬,不创收在院长那儿没地位,指导工作临床不待见,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需要这种和国际接轨的新观点的灌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院感控制方面提的意见很正确,院感控制应该遵循循证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年过去了,范教授的这封信白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该走出去学学,是不是有过度的消毒隔离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