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斯斯(感控AI助手)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SIFIC印迹
›
SIFIC历届年会
›
2009年-第5届SIFIC-第18次全国感控联合会议(杭州)
›
宁琴简历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系统消息:
优秀主题贴征集令(2025年1月号)
01-03 17:36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716
|
回复:
5
宁琴简历
[复制链接]
缭绕
缭绕
当前离线
积分
16781
发表于 2008-12-1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职务: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 同济医院感染科研究室主任 同济医院感染免疫研究室主任
职称:教授 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美国肝病协会(AASLD)国际会员 亚洲肝病(IASL)协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免疫学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武汉市传染病学会委员
个人简介:
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从医20年,博士生导师。主要专业特长为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肝病(乙肝、丙肝、肝硬化等),发热待查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肝癌发病机理和治疗为中心的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临床与实验研究,及抗病毒药物作用评估,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及干预手段,SARS相关冠状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其机制。建立了暴发性肝炎小鼠模型,填补了中国人类重型病毒性肝炎模型研究的空白。克隆并鉴定了MHV核心蛋白,并作为第一作者在美国NIH基因文库登录。率先建立了SARS相关冠状病毒小鼠替代模型并申报专利。率先将纳米技术用于传染性疾病的生物学诊断研究,使基因诊断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1994年9月至2000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员工作。2000年9月回国工作,2002年应邀为多伦多大学访问教授和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参加国际会议30余次,并多次应邀作专题报告和主持会议。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北美一流杂志发表论文24篇,包括J.Biol Chem,J Clin Invest,Hepatology,J Immunol等国际权威期刊。29篇为SCI收录并被广泛引用2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973计划“SRAS防治基础研究”专项、首批教育部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项目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获加拿大第12、13、14届Sheila Shrelock肝病研究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997、1998年加拿大消化协会最佳论文奖。2003年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感染病和首届SARS专题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胜任医学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2002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英文教学比赛一等奖。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被湖北省卫生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获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人事厅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颁发湖北省青年科技奖(第六届),多次被评为同济医院“科研标兵”。
其他学术兼职包括美国肝病协会(AASLD)国际会员、亚洲肝病(IASL)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武汉市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免疫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武汉市传染病学会委员。《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英文)、《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肝脏》等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审稿人。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等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xxxxx666666
xxxxxx666666
当前离线
积分
5406
发表于 2008-12-1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济的“居里夫妇”——记罗小平、宁琴教授(图)
(2004-06-23 05:39:03)
湖北日报记者卢平川 胡蔓 通讯员蔡敏
1994年,为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专门设立“总理基金”即现在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今年,是该基金实施10周年。
据统计,10年来国家共受理中青年学者申请5489人次。经过“优中选优”,仅有1174名获得资助。
在这些杰出青年科学家中,有4对夫妻。其中,有一对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他们的名字叫罗小平、宁琴。
罗小平,39岁,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医学院遗传代谢病诊断中心主任、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儿科学领域的首位获得者。
宁琴,38岁,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感染免疫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传染病学领域的首位获得者。
夫妇同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且在各自专业领域均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在我国科学界十分罕见。
同济人自豪地称他们是本院的“居里夫妇”。
一
谈起自己的开门弟子,罗小平的导师———同济医院儿科刘皖君教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爱:“罗小平悟性相当好,看一眼就会,点一下就通。”
1985年至1988年,罗小平在同济医院读研究生,独立开展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的研究,成果于1989年在《中华儿科杂志》上发表。刘皖君教授的老师———我国儿科老前辈吴仕孝教授看后说:“我正准备将这个课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没想到已经有人完成了。”
研究生毕业后,罗小平在同济医院从事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很快崭露头角。1992年,年仅28岁的罗小平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娇小的宁琴十分聪明。1980年,她仅14岁,就考上同济医科大学。
1987年夏天,宁琴以出色的成绩考上同济医大硕士研究生,报考的专业是儿科学,导师是王慕逖教授———刘皖君教授的丈夫。“一对老夫妻带一对小夫妻,这不太好。”刘皖君建议宁琴改换专业。
当时,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人群中肝炎病毒携带者达10%左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面对这一情况,宁琴决定将“肝炎病毒感染及流行病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董永绥教授的指导下,宁琴发表了9篇论文,并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回首往事,宁琴说:“对于改换专业,我现在觉得很幸运,因为我在事业上更独立。”
尽管研究方向不一样,但这对年轻夫妇拥有共同的志向:将科研与临床结合起来。从国内临床尚未攻克的重大疾病中选择课题,把研究成果用于临床,直接为病人服务。
二
1994年初,带着一系列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夫妻俩赴加拿大深造。罗小平先后以访问科学家、博士后、研究员身份,在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从事研究工作,主攻方向为“遗传代谢性疾病和新生儿疾病”;宁琴在多伦多大学附属多伦多总医院、加拿大消化学会主席GaryLevy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攻方向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在近7年时间里,罗小平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取得了令国外同行瞩目的成果。
宁琴先后主持、参加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她的“鼠肝炎病毒2型核心蛋白基因序列研究”成果还被录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文库。
在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后,2000年初,他们再度审视人生方向:是回国,还是留在加拿大?
在加拿大,他们可以选择继续从事基础研究,成立自己的研究室;或重新考医师执照,做家庭医生或专科医生;或到大型公司做研究和开发等。但是,这几条路,与他们“致力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志向相去甚远。
彷徨之际,他们又听到了母校的召唤。在加拿大期间,同济医院的领导和老师一直关注着他们。逢年过节,他们都会收到同济医院人事处寄去的贺年卡,同济医学院和同济医院的领导都曾给他们去信,表示随时欢迎他们回国。
2000年9月,带着拳拳报国心,这对夫妇告别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同济医院。
三
回国前夕,同济医院已把罗小平晋升为教授———人尚在国外,职称问题就解决了,这在该院还是首次。
两人回国不久,正逢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申报,同济医院将罗小平的材料上报,顺利地通过评审和答辩,获得国家重大资助。
在国家自然基金和卫生部重点基金的支持下,罗小平带领的研究组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诊断遗传代谢病的方法,结束了以往我国诊断此类疾病长期依赖国外的历史,所用技术可较准确地诊断200多种遗传代谢病。随后,成立了全国性遗传代谢病高危筛查诊断协作网络,网络工作的开展对我国降低出生缺陷,推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他在新生儿肺发育生物学和肺损伤机制与防治、儿童内分泌学等领域,也进行了大量前沿工作。
2002年,宁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小鼠暴发性病毒性肝炎模型,为研究重症病毒性肝炎提供了重要技术平台。宁琴还在国内外最早提出“纤维介素基因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的关系”的观点,为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去年,她和华中科大物理系姚凯伦教授成立联合攻关组,将纳米技术运用于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检测。目前,该课题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的方法将比目前最先进的检测方法敏感1000倍。这对早期发现肝炎有重要意义。
在回国3年半时间里,在完成常规临床、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罗小平主持、参与了8个国家级基金项目的研究,宁琴主持、参与了10个国家级基金项目的研究。他们还共同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申报4项发明专利。
凭着一项项令人瞩目的成果,罗小平、宁琴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罗小平现任亚太儿童内分泌学会理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兼职教授,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委等;宁琴现任美国肝病协会国际会员、亚洲肝病协会会员等。
四
“他人长得帅,思路敏捷、做事大气,跟他在一起感觉很踏实。在我不开心的时候,他常常一两句话就让我喜笑颜开。在科研方面,他属于那种方向感很强的类型,善于归纳,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
当着许多人的面,宁琴对罗小平这样评价,且自信地说:“我在科研上的方向感也很好。”
罗小平对妻子的评价是:“她事业心很强,做事有条有理。在科研方面的特点是,她对前沿问题高度敏感,雷厉风行而且十分细致。”
去年上半年,非典肆虐,长期与冠状病毒打交道的宁琴马上想到“该为这项研究做点什么。”
从事非典研究,需要建立动物模型。如何建立?宁琴感到棘手。
去年5月的一天,正当宁琴在实验室冥思苦想时,罗小平走了进来。宁琴告诉罗小平:眼下,我需要寻求一种方法,让小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这种感染途径又必须与人体感染非典的途径相似。
可供选择的方法有3种:从小鼠的鼻子滴入病毒;让小鼠吸入病毒;从气管内注入病毒。“用第三种方法可能最好。”有多年肺损伤研究经验的罗小平脱口而出。不到20分钟,助手将一切准备就绪,病毒通过暴露的气管缓缓注入6只小鼠。4天后,小鼠全部死亡。解剖发现,其病理学改变与非典患者极其相似。
在相互启发和反复试验后,我国首个非典相关冠状病毒小鼠模型建立了。该模型的建立,为攻克非典病毒找到了研究载体。他们共同申报的教育部和科技部“973”攻关项目获得资助。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首著名的诗《致橡树》,女诗人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同济医院,宁琴和罗小平相互欣赏、比翼双飞,再现了诗中的意境。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xxxxxx666666
xxxxxx666666
当前离线
积分
5406
发表于 2008-12-11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十大杰出青年_____宁琴
http://www.whyouth.gov.cn/Publis ... 05103848978494.html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海内知己
海内知己
当前离线
积分
11164
发表于 2008-12-13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二个字"羡慕",更有钦佩!!!:handshake :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茶语
茶语
当前离线
积分
3258
发表于 2009-3-1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幸2007年12月的深圳会议上听到宁琴教授讲课,柔弱、文雅,典型的江南美女。听与会人员说她是很著名的才女,佩服!女同胞们的偶像!: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依依
依依
当前离线
积分
14128
发表于 2009-3-18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轻有为,让人敬佩、羡慕。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