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清 于 2017-2-4 17:00 编辑
帮你贴出来,谢谢病例分享
关于神经外科患者彭XX似感染丙肝的 多部门联合会诊讨论记录 时间:2017年2月3日 11:00 地点: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医务部吴英杰、院感办丁清、检验科王学涵、感染科袁淑芳、神经外科护士长陈慧、神经外科李晋及部分本科室人员 一、 主管医生李晋介绍病情(详见病情介绍) 二、 讨论发言: 1、感染科副主任袁淑芳:老年男性,病情危重,在我院住院期间无输血、输注血制品,虽在2016年6月份注射“促红素”,但该因素不可能导致丙肝。目前有15%-30%的丙肝是查不到原因的,因此,我认为该患者目前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因为患者已91岁,昏迷状态,病情垂危,丙肝不是致命病因,可以不治疗,所以不必在丙肝诊断及治疗上纠结。 2、院感办主任丁清:我同意袁淑芳主任对“促红素”的意见。但不同意对丙肝诊断及治疗采取不追究的意见。咱们今天的讨论,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查找到发生丙肝的原因,丙肝潜伏期2周-26周。虽然说丙肝有15%-30%查找不到病因,但大部分是可以查到原因的,如果不积极发现存在的隐患,那么丙肝暴发事件就很有可能在我们医院某科室发生。丙肝往往通过输血、血制品传播,但60%-90%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该患者自2016年6月入院至今未输血也未输注血制品,但反复感染后静脉注射抗生素、反复办病例周转,反复抽血化验复查,并且,患者神志不清,曾有导尿、吸痰等操作,这些环节如果违背无菌操作规程,将是危险因素之一。入院后患者无口腔治疗、胃肠镜检查等,因此是否安全注射需重点考虑。第二点,关于化验检查,2016年化验抗-HCV多次均阴性,2017年1月两次均阳性,我不是怀疑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能力,但又没有可能因为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更换试剂、更换检测方法等造成假阳性。该患者两次抗-HCV阳性,但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小于5/ml,我也查找了文献资料,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是HCV的遗传物质,是表示体内感染HCV的直接指标。目前用PCR方法可以直接检测血中的HCV-RNA,可用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因其较丙型肝炎抗体出现早,故是丙型肝炎病原学诊断和判断传染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假设患者抗-HCV确定是阳性而HCV RNA阴性则提示:①HCV感染痊愈;②急性HCV感染后HCVRNA的清除期;③假阳性结果,建议一个月后再行HCV RNA检测以明确诊断。因为正常人群中有部分丙肝抗体会出现假阳性,所以抗体阳性不能说明一定感染了丙肝,只有HCV-RNA才能确诊丙肝。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也是诱因之一。强调一点:在进一步明确诊断的同时,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谈话时应注意方法,不能直接对病人家属说:“老爷爷感染丙肝了,你们要注意……”,但标准预防不能忽视。 3、检验科主任王学涵:患者老年、免疫功能极低下,曾经E抗体阳性,说明肝功能曾经受损伤,而乙肝、丙肝蛋白片段相似,可干扰试验结果,建议再复查。4、医务部干事吴英杰:同意丁主任发言,下面就完善化验检查后进一步明确诊断吧。 丁清提出要求:今后发现患者既往免疫四项阴性后又出现阳性,无论哪个科室的住院患者,均请检验科电话通知院感办,同时科室管床医生也必须按疑似病例报告院感办,此次事件,神经外科管床医生李晋未引起重视,未报告院感办,如果确诊丙肝,还应上报传染病,如果未确诊则不应引起患者家属恐慌,这样也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