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01|回复: 5

[讨论] 艾滋病病人做核磁共振需要注意哪些呢?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71
  • 最近打卡:2025-05-10 21:40:56
发表于 2025-4-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医院如果需要接待艾滋病病人做核磁共振,那么我们要关注哪些风险点呢?
最近做了一个艾滋病病人核磁共振工作流程,分享给各位老师
更希望大家能够帮忙找找茬看看还有哪里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共同完善

艾滋病患者磁共振检查工作流程
一、检查前准备   
1.接诊评估
   接收青山湖院区申请单,确认患者HIV阳性状态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是否有MRI禁忌症)
   尽量安排独立检查时间段(避免与其他患者交叉)  
   接诊前后手卫生
2.环境与设备准备  
   准备一次性防渗漏无纺布垫单  
   备齐防护用品:手消毒剂、医用外科口罩、橡胶手套、面屏、一次性隔离衣
3.患者沟通
   解释检查流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指导患者妥善处理个人物品  
   确认无携带金属物品(常规MRI要求)
接触患者前后手消毒
二、检查中操作   
1.职业防护穿戴
   医务人员:医用外科口罩、橡胶手套(皮肤有破溃应戴双层手套)、准备做喷溅性操作(如高压注射)时穿一次性隔离衣、戴面屏。   
   患者:覆盖一次性防渗漏无纺布垫单,易出汗部位加垫垫单,一人一用一更换。
2.检查注意事项
   优先使用非增强扫描(避免注射操作)  
   如需增强注射,针头使用后立即放入锐器盒内,禁止徒手卸针头、双手复针帽等高风险操作,避免职业暴露。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减少意外接触
操作前后手卫生
三、检查后处理   
1.患者离室
   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患者接触区域如磁体外壳、物品放置台面、治疗台面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纱布擦拭
2.设备消毒
   表面消毒:线圈、床板等接触部位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纱布
   污染处理:若存在血液/体液暴露,立即用吸水材料(纱布、卫生纸等)吸附,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2瓶500ml矿泉水+4片泡腾片或40ml”84”液)消毒30min后清水擦拭,不耐腐蚀精密仪器表面用75%酒精纱布擦拭消毒。
消毒时做戴口罩、手套,含氯消毒剂浓度测试纸测试浓度。
3.医疗废物管理
   患者使用的一次性床单、垫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双层黄色垃圾袋装)  
   锐器放入防刺穿锐器盒  
四、职业防护重点   
1.标准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后、脱手套后、操作前后、消毒前后)。
   避免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  
2.暴露应急处理
   锐器伤:立即挤压伤口,流动水冲洗,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伤口,报告科主任、护长、院感科,评估暴露后预防(PEP)  
   体液喷溅:用流动水、生理盐水持续冲洗黏膜至少5分钟,皮肤用0.5%碘伏或75%酒精反复消毒  
3.防护用品脱卸顺序
   外层手套→手卫生→隔离衣→手卫生→护目镜→内层手套(如果有)→手卫生  
五、备注   
- 无需因HIV阳性改变常规MRI参数
- 检查全程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污名化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093
  • 最近打卡:2025-05-11 07:45:04
发表于 2025-4-2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细,感谢分享! 有几点疑惑:HIV日常接触不传播,重点是保护患者隐私。 按照标准预防不够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24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单独为HIV患者写个流程吧,那做超声,检验,心脑电图的是不是都要写一份,标准预防就可以了。优先使用非增强扫描(避免注射操作)这条赤裸裸的歧视,写到流程里也不太合适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吴晓梅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71
  • 最近打卡:2025-05-10 21:40:56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junior86 发表于 2025-4-24 14:01
没必要单独为HIV患者写个流程吧,那做超声,检验,心脑电图的是不是都要写一份,标准预防就可以了。优先使 ...

谢谢老师提示,这一条我们再改一下,根据病情采取检查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71
  • 最近打卡:2025-05-10 21:40:56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25-4-24 13:11
写得很细,感谢分享! 有几点疑惑:HIV日常接触不传播,重点是保护患者隐私。 按照标准预防不够吗? ...

有道理,主要是将标准预防措施融入影像科的工作流程中,再细化再提醒,提高我们医技人员的意识,不过度防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351
  • 最近打卡:2025-05-11 06:57:13
发表于 2025-4-2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junior86 发表于 2025-4-24 14:01
没必要单独为HIV患者写个流程吧,那做超声,检验,心脑电图的是不是都要写一份,标准预防就可以了。优先使 ...

赞同老师的观点!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7.2 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7.2.1 总体要求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及其污染物,如肠道传染病、经血传播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患者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就是标准预防+接触隔离,不需要单独制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