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11 22:45
01-11 22:43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2 17:30
查看: 9378|回复: 34

[讨论] 包布的国家标准?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6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翻看了论坛的所有相关帖子,大家都在说,包布用棉布的标准是140支纱/平方英寸,有的说是120,还有的说是40支纱......我手头的GB/T19633-2005中,貌似没有这个标准?
2、关于棉质包布的具体使用次数,有人说<50次,有人说<30次。
   以上这两点,新规范中没有提到。目前我找到的只有“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2006年7月15~17日会议修改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草案  (第四稿) ,提出:“ 棉布包装材料:应为〉120支纱的非漂白棉布,使用次数不得超过50次 ”
   请赐教各位,您掌握的标准在什么地方有规定? 我们应该参照哪个去指导临床实际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知道吗?那大家说的包布的使用次数和支数标准,依据从何而来??????
我们打算更换一批包布,但按照120支纱或140支纱,到处都买不到。问纺织厂,人家说只有40支、60支纱,不知道我们所说的140支纱/平方英寸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们也有这样的事情,对于包装棉布的阻菌力有多大,新规范明确要求可以用别的包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1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供应室现在准备更换包布,我想知道140支在哪里有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敷布制作部门讲,他们询问了纺织部门,120支以上的纱是很薄的,类似衬衣那样,支纱数越大布越薄。不知标准的120或140支纱的标准,现在是否还有效?据他们讲,其他医院也在困惑这个问题。现在各医院普遍使用的是40支纱的,就是比大家理论上认可的120或140都要厚很多!
这次的新规范没有提到这个标准,真让我们难办!
哪位老师有高见?我们共同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3# yizhenfeng

明确了可以使用无纺布,皱纹纸,灭菌指示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敷布制作部门讲,他们询问了纺织部门,120支以上的纱是很薄的,类似衬衣那样,支纱数越大布越薄。不知标准的120或140支纱的标准,现在是否还有效?据他们讲,其他医院也在困惑这个问题。现在各医院普遍使用的是40支纱的,就是比大家理论上认可的120或140都要厚很多!
这次的新规范没有提到这个标准,真让我们难办!
哪位老师有高见?我们共同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那有可操作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3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班主们:我还有更困惑的问题,就是棉包布该如何洗涤才能达到国标要求啊?
我们医院的专科包布是由洗衣房负责洗,可是门妇的包布与孔巾血渍清洗不干净,还有一种血腥臭味,不知用什么清洗方法与程序能洗出达到国标的包布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一次性的最好,造价其实不高,还可省去清洗、损耗等费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达到国标的包布来?你要达到什么样的国标呢?有一个GB-T 19633-200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不知道为什么国家层面不做个准入证明?弄个卫生许可证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GB/T 19633 2005是根据 EN ISO 11607-1 2003同文翻译而来,这个板本中并没有对”织物”作规范,而在新的EN ISO 11607 2006板本中,有关的内容如下;

5.1.1 对材料的要求应适用于对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和无菌屏障系统。
5.1.7 材料,如包裹材料,纸、塑料薄膜或非织造布或可重复使用的织物应符合下列一般性能要求。
a) 材料在规定条件下应无可沥滤物并无味,不对与之接触的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注:由于异味可以得到共识,因此无需用标准化的试验方法测定气味。
b)材料上不应有穿孔、破损、撕裂、皱褶或局部厚薄不均等影响材料功能的缺陷。
c)材料的重量(每单位面积质量)应与规定值一致。
d)材料应具有可接受的清洁度、微粒污染和落絮水平。
e)材料应满足已确立的最低物理性能,如抗张强度、厚度差异、撕裂度、透气性和耐破度。
f)材料应满足已确立的最低化学性能,如pH值,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满足医疗器械、包装系统或灭菌过程的要求。
g)在使用条件下,材料不论是在灭菌前、灭菌中或灭菌后,应不释放出足以引起健康危害的毒性物质。
5.1.11对可重复使用的织物,除了5.1.1至5.1.7和5.18(如适用)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a)对材料进行修补和每次灭菌循环后应满足的性能要求;
b)应建立洗涤和整理的处理程序,并形成文件。
注:这可包括目力检验、其它试验方法和再次使用的可接受准则。
c)处理程序应符合产品标签。
5.1.12 对于重复性使用的无菌屏障系统,包括容器和织物,应确定按提供的说明处理时是否会导致降解,从而影响使用寿命。预计会发生降解时,应在产品标签中给出最大允许处理次数,或使用寿命终点应是可测定的。

以上仅是把标准内有明文提到”织物”的章节摘录出来,非常断章取义,而包装材料所有的要求都是互相相关联,缺一不行,但同时也可以强化某些特性以达到针对性,例如SMS的医用包装无纺布,阻菌性低于绉纹纸,但在抗张强度拉力抗水等方面,却远远优于绉纹纸,因此针对大型手术器械的包装,使用无纺布绝对优于绉纹纸,因为需要的是无纺布的物理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棉布材料的要求,并不一定要关注在几支纱或是几号纱在线而是在于用在哪些包装上,怎么使用上。例如棉布的物理特性(抗张强度拉力抗水等)与穿透性都很强,但阻菌与抗水能力极差,因此可使用在周转快速的手术包。
或是弹性大敷料包上,同时搭配其它阻菌与抗水能力强的材料,组合使用发挥强强结合的效应。
【注】根据国家纺织品协会的资料,对于布料的描述必须有纱的数量+纱的粗度。纱的数量是经纱+纬纱,例如常用的大棉布通常描述为11072,既指经纱110根,纬纱76根,两这相加为186,远超过140支纱。纱的粗度;但同样的11072,在同样的面积下,使用越粗的纱,则间隙越小,阻菌能力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找不到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

【注】根据国家纺织品协会的资料,对于布料的描述必须有纱的数量+纱的粗度。纱的数量是经纱+纬纱,例如常用的大棉布通常描述为11076,既指经纱110根,纬纱76根,两这相加为186,远超过140支纱。纱的粗度;但同样的11076,在同样的面积下,使用越粗的纱,则间隙越小,阻菌能力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包布到底在哪里有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6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关于棉布作为灭菌物品的包装材资料,国家是没有标准的.这次规范标准没有提出棉布的质量标准,是由于我国纺织行业没有这方面的生产要求.尽管有质量评价行业标准,但我国没有明确规定哪个部门负责,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现在我们使用是普通家用棉布.为什么没有禁止,而只是明确提出不应用开启示式的金属容器呢?我认为是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现有的国情和多年使用的效果。
第二,我们本论坛对包装材料曾经做过详细的论述.大家可以看看以前的资料;
第三,棉布140支纱的概念是不对的.是误解.正确的表达应是"140根支纱/每平方英寸"的织物密度,织物密度是指径、纬各1英寸的长度内支纱根数的总和。这是美国70年代材料协会对手术无菌布及包装提出的标准。我们对现在使用的棉布做过检测,选择绿色的手术包布和白色的包布,纱支数是22*23,检测结果:织物密度达168根支纱/每平方英寸,白色的略低。所以说,现在大部分的医院使用的棉布质量是达到美国70年代的标准的;
第四,国外也有使用织纺品作为复用的包装材料,但并不是全棉的,所以国际标准用织物表达,而不是我们概念中的全棉布;
因此,全棉布本身就不是合格的包装材料,它只是一个发展过程的过渡材料而已,有条件的应该选择医用包装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风玲老师,看到你的解说后使我明白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3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风铃老师,让我增长了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