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80|回复: 2

[求助] 多院区标本转运有哪些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0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我院现有四个院区,对于各院区的标本有些需要送不同的院区进行检验,对于运送标本的转运管理有哪些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0 2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5-1-11 07:57 编辑

1.密闭转运,确保无污染;
2.控制时间,大部分标本是2小时内送检,少数标本控制在30分钟内,脑脊液标本最好是在15分钟内。
WS/T640—2018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
4.7标本转运
4.7.1 标本采集手册应当明确说明某些检验项目的特殊转运方法,以保证医护人员、标本运送人员在标本采集之前能获得有关标本采集和转运的准确信息。
4.7.2 标本的转运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使用气动传输方式运送标本时,提前确认剧烈震荡、温度等因素不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4.7.3 标本采集后,应减少运送环节,在规定时间内运达实验室,并尽可能缩短转运时间。
4.7.4 用于细菌学检验的标本:
a) 用于普通细菌学检验的标本:宜在 2 h 内送到实验室。如果转运时间超过 2 h,宜使用转运培养基或在冷藏条件下转运;一般而言,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室温下保存不能超过 24 h;血培养标本不可以冷藏转运;仅用于分子诊断的标本,宜冷藏或冷冻保存(-70 ℃以下最佳,避免反复冻融)。
b) 标本量较少的体液标本(<1 mL)或组织标本(<1 cm3):宜在 30 min 内送到实验室。大体积的标本或采集于保存培养基中的标本,可以保存 24 h。
c) 可能分离出对周围环境敏感细菌的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对周围环境敏感的细菌如百日咳鲍特菌、志贺菌属、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厌氧菌。
d) 可能分离出对低温敏感细菌的标本:采集后不宜冷藏,如脑脊液、生殖道、眼部、中耳及呼吸道标本。对低温敏感的细菌如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e) 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在常温下转运,标本量较少的标本宜在采集后 30 min 内送到实验室, 转运过程中标本尽可能与空气隔绝。
4.7.5 用于病毒学检验的标本:
a) 用于病毒核酸检验的标本:采集后在 2 h~4 h 内送到实验室。血液标本室温运送,其他标本在 2 ℃~8 ℃下转运;若运送时间超过 24 h,标本宜在-70 ℃或更低的温度下保存和转运。
b) 用于病毒培养和抗原检验的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宜保存在适当的病毒转运液(VTM)或其他相应的缓冲液中。
c) 液体标本:如羊水、血液、脑脊液、尿液和 BALF 等可直接送检,一般不需使用 VTM 运送。
4.7.6 用于真菌培养的标本(除头发、皮肤和指甲宜干燥送检外),宜湿润条件下送检。
4.7.7 当标本需要进行多种微生物学检验时,如病毒、细菌、分枝杆菌和真菌等,分别采样或将标本分装至合适的转运液或容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1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xing718 于 2025-1-11 10:03 编辑

知识库[SIFIC感染视界;SIFIC感染循证资讯;SIFIC感染科普笔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提供参考
标本转运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标本采集后应尽快转运,通常应在2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转运时间超过2小时,建议使用转运培养基或在冷藏条件下转运,特别是对于血培养标本,不应冷藏转运 。
2、转运过程中,标本应尽量减少运送环节,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实验室,并尽可能缩短转运时间。标本的转运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负责,以确保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
3、标本的标识应准确、完整,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采集时间,以便于实验室人员进行核对和处理。接收标本时,实验室应记录接收时间和处理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可追溯性 。
4、对于特殊类型的标本,如有潜在感染性的样本,转运时需遵循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确保转运箱清洁无污染,并在转运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
来自斯斯(感控AI助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