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风险关注——第三期之内镜室 SIFIC论坛继《带着问题学规范》、《周五课堂》、《感控时间》、《流行病学大讲堂》《等评条款解读》等栏目后,又推出的一项栏目。该栏目每月25日准时在论坛《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版块:重点科室感染风险关注点-第二期之手术室 》与大家见面,主要讲述: 等级医院评审感染管理部分,核心条款要求要对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实施风险管理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管理主要是过程管理和风险管控,及时识别、控制感染风险,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从而保障医患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每月一期对重点科室如:重症监护室、内镜、血透、供应室、手术室、导管室、口腔科、分娩室等科室感染风险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进行挖掘,以达到使感控人员了解感染风险,尽早干预,降低感染事件发生。 近年来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幽门螺杆菌、HBV、HCV、HIV等经内镜传播已成为医学界、患者和社会媒体共同关注的问题。1993年美国消化内镜学会统计:内镜相关感染发生率1/180万。但是这一数字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实际的内镜相关感染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内镜室不只是关注患者的安全,还有医护人员的安全,那么内镜室的感染风险有哪些呢? “人”的因素 人员:主要是医、护、保洁、患者、职能科室人员等 1.医护人员:医疗护理人员资质,是否经过专业的培训、工作经验和责任心;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认知及防护用品使用等; 2.保洁人员:保洁人员文化程度、培训学习情况、工作经验、责任心、自我防护认知等; 3.患者:患者病情、是否抗菌药物暴露、住院经历等; 4.职能科室人员: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等职能科室人员对感染防控措施督导检查频度力度; “机”的因素 1.内镜清洗消毒设施; 2.内镜诊疗设施; 3.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 4.水处理设施; 5.非触动手卫生设施、干手设施等; 6.空气压缩机; 7.负压吸引设施; 8.听诊器、血压计等一般诊疗用品; “料”的因素 1.一次性活检钳、消毒剂等证件是否合格; 2.洗手液、干手纸及速干手消毒剂配备情况; 3.抹布地巾配置; 4.湿化瓶湿化液; 5.职业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等; 6.干燥巾的配置; 7.消毒剂监测设施如试纸; “法”的因素 1管理组织、制度; 2岗位职责; 3.各种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4.环境设备物表及一般诊疗物品的清洁消毒流程,消毒频次; 5.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置流程; “环”节因素 1.内镜室布局流程; 2.干燥巾的更换频率; 3.每天使用的消毒液的监测(如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 4.清洗用水的管理; 5.消毒内镜消毒效果监测; 6. 清洗酶的配制、是否一境一配; 7.储镜柜的清洁消毒管理; 8.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9.科室培训学习新规指导临床工作; 10.负压吸引装置的清洗消毒; 11.干燥巾的消毒灭菌; 12.戊二醛灭菌时的职业防护; 13.通风或净化设施的管理; “测”因素 1.消毒内镜消毒效果监测;清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 2.每季度空气质量监测,了解净化设施维护保养情况; 3.每季度工作人员手监测,了解手卫生依从性; 4.每季度物表、设备表面监测,了解物表清洗消毒效果; 只有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进行风险识别,才能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控制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内镜室感染风险很多,我们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梳理总结,便于发现和管理感染风险,降低发生率,保障医患安全。 参考文献: 1.《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 3.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16. 4.《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368-2012. 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2012. 6.《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 7.《风险管理评估技术》GB/T 27921-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