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门户
›
联盟
›
与君谈感控
›
查看内容
CSSD院感防控关键防线---重点环节做好质控!
2025-4-28 14:09
|
发布者:
向阳而生
|
查看:
44
|
评论: 0
摘要
: 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部门,其质控重点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以下是院感质控的关键环节及管理要点:1.人员管理• 人员资质与培训:CSSD所有工作人员均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包括各 ...
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部门,其质控重点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以下是院感质控的关键环节及管理要点:
1.人员管理
• 人员资质与培训:
CSSD所有工作人员均应接受与其岗位职责相应的岗位培训,包括各类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的知识与技能;相关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操作规程、职业安全防护原则和方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等。从事灭菌工作的消毒员应持证上岗。定期参加学术交流学习,确保
CSSD人员掌握最新的消毒供应相关知识。
• 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根据职业暴露风险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并正确佩戴与脱卸,包括口罩、帽子、手套、防水围裙等。一次性防护用品禁止重复使用,可复用的防水围裙每班次更换,建议集中洗消。
2.物品器械处理流程
(1)回收与分类
• 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精密器械应采用保护措施,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 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应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2)清洗与消毒
• 清洗是灭菌前的关键步骤,必须确保清洗质量。使用合适的清洗设备和方法,对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有机物和污染物。
•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方法首选机械湿热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
(3)干燥
•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塑胶类干燥温度65℃-75℃。
•不耐热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管腔器械内的残留水迹,可用压力气枪等进行干燥处理。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4)器械检查与保养
•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
•应使用医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5)包装与标识
•清洗消毒后的器械需进行规范包装,并标注灭菌日期、有效期等信息,确保包装完整性,器械与敷料应分室包装。
• 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筐或有孔的托盘中进行配套包装。
•手术所用盘、盆、碗等器皿,宜与手术器械分开包装。
•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精细器械、锐器等应采取保护措施。
•压力蒸汽灭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kg。
•普通棉布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
•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应≥2.5cm。
(6)灭菌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灭菌,使用生物指示剂和化学指示剂监测灭菌效果,确保灭菌合格率。
•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灭菌器压力表处在“零”的位置;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运行条件符合设备要求。
•大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试验。
•材质不相同时,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
•手术器械包、硬质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物品应侧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
•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冷却时间>30min。
(7)监测
•物理监测法
日常监测: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定期监测:应每年用温度压力检测仪监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检测仪探头放置于最难灭菌部位。
•生物监测:每周至少一次生物指示剂测试(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确保灭菌有效性。紧急情况灭菌植入物时,使用含第5类化学指示物的生物PCD进行监测,化学指示物合格可提前放行,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化学监测:每包使用化学指示卡/胶带,验证灭菌过程。
•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及手进行卫生学监测,每季度对消毒后用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7)储存与发放
•灭菌后的物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定期检查有效期。
•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距离墙≥5cm,距天花板≥50cm。
3.环境管理
• 区域划分:消毒供应中心应明确划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确保各区域之间有严格的物理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 环境清洁消毒:每日按要求对工作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包括物体表面、台面及地面。
4.设备管理
• 设备维护与校准:定期对清洗机、灭菌器等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符合灭菌要求。
• 设备使用记录: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时间和校准结果,便于追溯和管理。
5.质量追溯与持续改进
(1) 信息化追溯系统
• 记录器械回收、清洗、灭菌、发放全流程,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3年。
• 异常事件(如生物监测阳性)自动报警并启动召回机制。
(2)数据分析与改进
• 定期汇总灭菌合格率、湿包率、器械返洗率等指标,分析根因,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收藏
邀请
上一篇:
顶级医院都在使用的感控黄金法则
下一篇:
为什么医护的白大褂,比厨师服危险100倍?
最新评论
评论
相关分类
DYEY感控学苑
感控新视觉
友谊感控之窗
感控工作间
感控新青年
感控说
郑感控
院感小达人
感控实践及讯息
与君谈感控
济医附院感控
同济感控之家
84号感控圈
玺和医疗
SIFIC感染视界
关闭
站长推荐
/1
SIFIC2025全国感控年会开放注册啦
“SIFIC2025全国感控与疑难感染联合大会”将于2025年7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现已开放注册报名!
查看 »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