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内检验科、病理科、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等属于发生粘膜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科室,按要求均需配置洗眼器。当然,洗眼器既然配置了,就不能当作摆设, 应当让其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必要时,能够第一时间取用,为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保驾护航!因此,洗眼器的定期监测和放水测试是确保其正常运作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眼面部防护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GB/T38144-2019)是如何要求的:洗眼器主要由冲洗液输送管道、喷头、控制阀、阀门驱动装置构成。洗眼设备进水口冲洗液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6℃-38℃。温度低于16℃的冲洗液虽能立即减缓化学反应速度,但长时间接触寒冷的液体会影响人体所需的体温,造成急救治疗的过早中断。超过38℃的温度被证明可对眼睛造成伤害并可能加速眼睛中及皮肤上有害物质的化学反应。 使用者迅速找到洗眼设备的阀门驱动器,在1S或更短的时间内将阀门打开,待冲洗液自动喷出后,对使用者受损身体部位进行冲洗至少15 min,在使用结束后.宜尽快关间阀门。
- 要求至少每周启动一次洗眼器进行检查与维护,补充冲洗液,清洗、去除冲洗液中的沉淀物,以及减少设备因长时间存水所产生的细菌污染。- 长期未使用后:若洗眼器超过1周未使用,使用前需额外测试。 - 水质较差区域:硬水或含杂质较多的地区,可能需缩短测试周期(如每周2次)。 - 高风险科室:实验室、化学处理区等,可根据风险评估提高测试频率。- 打开阀门后,水流应在1秒内达到稳定状态,覆盖双眼区域(流量≥1.5L/min)。 - 冲洗水温度需保持在16-38℃之间,避免过冷或过热造成二次伤害。 - 冲洗后检查喷头是否有沉积物或生物膜,必要时拆卸清洁或消毒。 - 维护过程中,若发现洗眼器喷头等部件有损坏,应及时更换,必要时,更换设备。 - 每次测试需记录日期、测试结果、问题及处理措施,存档备查。 - 每年由专业人员对洗眼器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管道压力、阀门密封性、防冻措施(北方地区)等。- 设备维护人员按照GB/T 38144.1中规定的操作、检验和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培训。 - 对于可能会接触到有害物质的员工最重要的是确保其掌握洗眼设备的地点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新员工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进行洗眼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洗眼设备安装完成并且投入使用之前对员工进行急救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之后宜每半年进行一次急救训练,确保使用者熟悉操作流程(如冲洗时间≥15分钟)。 -对于员工的培训情况.宜记录存档。-洗眼器不能代替个人防护装备,对于防护固体和液体有害物质的飞溅,作业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装备十分有必要。通过严格的定期监测和维护,可确保洗眼器在紧急情况下可靠运行,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