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

可复用器械、器具清洗质量如何监测与评估

2025-4-14 08:19| 发布者: 向阳而生| 查看: 87| 评论: 0

摘要: 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器械、器具的规范使用与处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丢弃”,使用后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禁止复用。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 ...
 医院感染管理 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器械、器具的规范使用与处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丢弃”,使用后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禁止复用。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使用后做好预处理和保湿处理,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 人员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消毒机构集中回收、清洗、消毒与灭菌。器械、器具的清洗质量直接影响其灭菌效果,不容忽视。下面,小编与大家一起捋一捋可复用器械、器具清洗后如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包括监测时机与监测方法。


一、直观监测


1. 检查方法:
-目测或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
-目视检查是最基本的清洗质量监测方法。在光线充足且无阴影干扰的环境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对器械进行仔细观察,检查器械表面是否有水渍、血迹、污垢、锈迹等残留物。
-使用放大镜对器械进行检查,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器械表面的细节,发现一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残留物或损伤。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0倍左右,检查时应确保放大镜的清洁和清晰,以便准确判断清洗质量。

2.检查时机:

-检查包装时,所有器械及器具均需检查;
-定期随机抽查,每月至少抽查3-5个包。

3.检查范围:

-日常检查应在检查包装环节查看清洗、消毒、干燥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和缝隙等部位。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抽查,随机抽取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


4.结果判定及处理:

-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为清洗合格,检测合格的器械进人包装环节;不合格器械应重新清洗处理。

5.记录内容:

-日常检测发现不合格的物品应放在有标识的容器中;记录不合格物品的信息,以便找出清洗失败的原因。
-定期随时抽查结果应详细记录待灭菌包内所有物品的清洗结果,如出现清洗不合格物品,应分析清洗失败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检测结果至少保留半年以上。

二、污染标志物检测

1.方法:

-蛋自质检测法、ATP步光梭测法、带三酮检测法、过氧化物酶法、邻苯二甲醛法、过氧化氢法等。

2.频次:

-每月。

3.结果判定:

-依产品使用说明书判定。

三、清洗消毒设备效能检测

1检测内容:

-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时间、温度等)及运转情况。

2.频次:

-每批次。

3.结果判定及处理:

-物理参数应符合该清洗设备厂商的技术标准,并在误差范围内;不符合标准的清洗循环,视为清洗失败,应重新进行清洗工作;对清洗不合格的物品,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记录内容:

-每次及时打印和记录清洗消毒器的运行参数、运行情况和清洗效果,并至少保留半年。

5.注意事项:

-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改变消毒参数或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清洗质量检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


四、制定综合检测方案


1.制定监测计划:

-根据器械的类型、使用频率、清洗难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对于高风险、高使用频率或清洗难度较大的器械,应增加监测频率。同时,监测计划应包括定期的全面监测和不定期的抽检,以确保清洗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对于一些结构简单、污染程度较低的器械,可以采用目视检查和放大镜检查等物理方法;而对于结构复杂、污染程度较高的器械,应结合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如蛋白质残留检测、ATP生物发光检测等。


3.定期维护和校准检测设备:

-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如清洁设备表面、更换耗材、校准仪器参数等,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总之,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及物品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应通过多维度监测,可有效保障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网络.


鸡蛋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