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实验室血液/体液溢洒应急处置预案

2025-4-14 08:18| 发布者: 向阳而生| 查看: 81| 评论: 0

摘要: 一、目的规范实验室血液、体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物质溢洒的应急处置流程,降低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二、适用范围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 1. 血液、体液、培养物等感 ...
 一、目的 
规范实验室血液、体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性物质溢洒的应急处置流程,降低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二、适用范围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  
1. 血液、体液、培养物等感染性物质意外泄漏;  
2. 含有生物危害的样本容器破损或倾覆;  
3. 其他可能造成生物污染的紧急事件。
三、应急处置原则
1. 安全优先:确保人员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2. 快速控制:立即封锁现场,防止污染扩散。  
3. 规范处理:按标准流程消毒、清理和报告。  
4. 正确处置:医疗废物按生物安全法规处理。
四、应急处理流程
1.现场警戒与防护 
-工作人员发现血液或体液溢洒时,应立即停止当前工作,评估现场情况。
-立即撤离无关人员,禁止非处理人员进入污染区。  
- 操作者根据风险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PPE),包括帽子、手套、口罩、护目镜或面屏、隔离衣,必要时穿防水鞋套及防护服。  
- 在溢洒区域设置设置警示标识,如“生物危害,禁止进入”。
2.控制污染源 
- 小面积溢洒(如<10cm直径):  
①用吸水材料(如纸巾、纱布)覆盖污染物,用含氯消毒液(2000mg/L)浸泡的抹布覆盖污染区域,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去除残留。  
②用镊子或夹子小心处理锐器(如破碎玻璃),将其放入利器盒中,避免直接接触。  
- 大面积溢洒或高风险物质(如HIV、HBV等):  
①用吸附材料(如消毒粉、专用吸附剂)覆盖污染物,扩大消毒范围。  
②关闭空调或通风系统,防止气溶胶扩散。  
3.废弃物处理
-将使用过的吸水纸、抹布、防护用品等放入双层医疗垃圾袋中,规范处理。
4.消毒与评估
- 消毒剂选择:含氯消毒剂。  
-擦拭顺序:物表及地面从污染区外围向中心螺旋式消毒,避免二次污染。 
-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30分钟以上,需无人环境)。  
-在应急处置完成后,必要时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5.人员暴露处理  

- 皮肤或黏膜接触:  
①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② 若为高风险病原体,立即报告并启动职业暴露评估(如HIV阻断药物)。  
- 衣物污染:立即脱下密封处理,禁止带离实验室。

6.记录与报告


-填写报告:详细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填写《应急处置登记本》,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物类型、处理措施及暴露人员信息。

- 重大事件(如高致病性病原体泄漏)需上报感控部门或主管部门。


-总结与改进: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并完善应急预案。

7.培训与演练


-定期培训: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的培训,确保所有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应急演练: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网络.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