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口腔器械手工清洗不是“一冲二刷三晾干”那么简单!

2025-4-9 08:39| 发布者: 向阳而生| 查看: 228| 评论: 0

摘要: 口腔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直接接触患者口腔粘膜、血液和体液,感染风险高。因此,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环节管理很重要。其中,规范清洗操作是确保消毒与灭菌有效性的前提,可谓清洗质量直接关系消毒与灭 ...
 口腔器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且直接接触患者口腔粘膜、血液和体液,感染风险高。因此,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环节管理很重要。其中,规范清洗操作是确保消毒与灭菌有效性的前提,可谓清洗质量直接关系消毒与灭菌质量。据了解,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尤其口腔门诊及诊所所使用的口腔器械自行清洗、消毒与灭菌,且以手工清洗为主,若清洗不彻底可能导致交叉感染或灭菌失败。关于手工清洗,我们看看需要关注哪些感染防控重点。
一、清洗前准备
1. 个人防护 
- 从事洗消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水围裙、面罩/护目镜、手套等,一次性防护用品禁止重复使用,可复用的防水围裙每班次清洗消毒。 
-建议操作区域配备洗眼装置,确保发生眼结膜等职业暴露后第一时间紧急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2. 器械预处理
- 椅旁预处理: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拭器械表面血液、唾液(防止有机物干燥固化)。  
- 保湿处理:若不能及时清洗,需喷洒酶保湿剂或浸泡于多酶液中(避免污染物干涸)。  
3. 分类与拆卸 
- 按材质(金属、塑料)、污染程度、复杂程度分类。  
- 完全拆卸:如手机头、牙科车针等需拆至最小单位(避免清洗盲区)。  
二、清洗过程关键点
1. 冲洗(初步去污)  
-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等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去除器械表面可见污染物,水温宜为15℃-30℃。  
- 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器械(如三用枪头)。  
2.酶洗(核心步骤)
- 应用酶清洁剂或其他清洁剂侵泡后刷洗、擦洗。
- 多酶清洗剂选择:pH中性(避免腐蚀器械),现配现用。  
- 浸泡时间:5~10分钟(污染严重者可延长至15分钟),确保液面完全覆盖器械。    
- 使用软毛刷清洗,禁止钢丝球,避免对器械造成损坏。  
- 重点关注关节、齿纹、缝隙处(如拔牙钳咬合面、手机内部管路)等清洗。  
3. 漂洗 
-刷洗、擦洗后,再用流动水清洗。  
手工清洗注意事项一定要掌握,这是核心要素,直接决定消毒与灭菌的成败:

①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15‘C~30‘C。

②去除干固的污渍宜先用酶清洁剂浸泡,浸泡时间和酶清洁剂使用液浓度参考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浸泡后再行刷洗或擦洗。

③刷洗操作应在水面下进行,防止产生气溶胶。

④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开后清洗。

⑤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损。

⑥清洗用具、清洗池等应每日清洁和消毒。


三、清洗后处理
1. 干燥 
- 使用高压气枪吹干管腔器械内部水分。  
- 低纤维絮擦布擦拭表面,或烘干设备(温度≤90℃)。  
2. 检查
应采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口腔器械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器械表面、关节处、螺旋结构处无污渍、锈迹、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对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械应重新处理;损坏或变形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四、特殊器械处理
1. 牙科手机手工清洗
-牙科手机使用后在带车针情况下使用牙科综合治疗台水、气系统冲洗牙科手机内部水路、气路30s.
-将牙科手机从快接口或连线上卸下,取下车针,擦拭去除表面污染物。带光纤牙科手机可用气枪吹净光纤表面的颗粒和灰尘,擦净光纤表面污渍;带螺纹的牙科手机表面可用软毛刷在流动水下清洗。
-使用压力罐装清洁润滑油清洁牙科手机进气孔管路,或使用压力水枪冲洗进气孔内部管路,然后使用压力气枪进行干燥。
注意事项如下:
①使用压力罐装清洁润滑油过程中使用透明塑料袋或纸巾包住机头部,避免油雾播散。
②部件可拆的种植牙专用手机应拆开清洗;不可拆的种植牙专用手机可选用压力水枪进行内部管路清洗。
③使用压力水枪清洗牙科手机后应尽快使用压力气枪进行内部气路的干燥,避免轴承损坏。
④压力水枪和压力气枪的压力宜在200 kPa~250 kPa,不宜超过牙科手机使用说明书标汪压力;
⑤牙科手机不应浸泡在液体溶液内清洗。
⑥使用罐装清洁润滑油清洁内部的过程中,如有污物从机头部位流出,应重复使用压力罐装清洁润滑油清洁牙科手机进气孔管路,或使用压力水枪冲洗进气孔内部管路,然后使用压力气枪进行干燥操作直到无污油流出为止。
2.牙科手机保养
- 手工清洗后需注油养护(防止轴承锈蚀),禁止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腐蚀密封圈)。  
3. 车针、根管锉  
- 单独放置于小网篮中清洗,避免相互碰撞导致尖端损伤。  
4. 含腔器械(如吸唾管)  
- 使用专用长柄毛刷反复刷洗管腔,配合高压水枪冲洗。  
五、风险控制
1. 职业防护 
- 锐器(如车针、探针)需单独放置,避免刺伤。  
- 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按“一挤二冲三消毒”处理,并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处理。  
2. 环境管理
- 清洗槽每日工作结束实施清洁与消毒,清洗工具(刷子、网篮)一用一消毒。  
- 不同区域(污染区、清洁区)严格分区,避免交叉污染。  
六、常见错误警示
- 使用生理盐水或酒精浸泡器械(无法分解有机物)。  
- 省略酶洗步骤直接刷洗(增加生物膜形成风险)。  
- 将手机直接浸泡于清洗液(可能导致轴承进水损坏)。  
参考文献: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506-2016).

图片来源网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