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检验科院感质控重点有哪些?

2025-4-1 08:37| 发布者: 向阳而生| 查看: 96| 评论: 0

摘要: 检验科同样属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日常院科两级应加强质控,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其质控重点涵盖人员操作、个人防护、标本管理、环境消毒、设备维护及医疗废物处理等多个方面。以下是检验科院感质控的核心要点:一 ...
检验科同样属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日常院科两级应加强质控,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其质控重点涵盖人员操作、个人防护、标本管理、环境消毒、设备维护及医疗废物处理等多个方面。以下是检验科院感质控的核心要点:
一、人员管理
- 个人防护(PPE) 
- 工作人员需根据职业暴露风险合理选择规范穿戴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护目镜或面屏)。可能接触传染病病人标本及其污染的物体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  
- 严格执行手卫生,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及洗手设施,如洗手液、干手纸等,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品后、脱手套后等均应及时手卫生。  
- 采血人员采血前,应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不同患者之间做好手卫生,手套被血液等污染时,及时更换。
二、培训与考核
- 检验科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感控风险,制定年度院感业务学习计划,定期开展院感知识培训,至少每季度一次,包括检验科消毒隔离、人员防护、标本处理流程、职业暴露处置、医疗废物处理、手卫生等相关内容,新入职员工需经过岗前培训且考核合格后上岗。  
三、标本全流程管理
- 采集与运输 :无菌采集标本,避免污染;密闭容器运送,防泄漏、防破损。  
- 接收与处理:微生物实验室接收的标本应根据操作流程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标本,避免气溶胶产生。生物安全柜严格按要求实施消毒。  
- 储存与销毁 
- 标本按病原微生物风险等级分类存放,定期清理过期标本,根据要求高压灭菌后处置。
四、消毒隔离

- 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一次性使用止血带应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丢弃,可重复使用的止血带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 使用中的碘消毒液、酒精等开启后及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及失效日期和时间,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1次。

- 棉签开启后及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及失效日期和时间,开启后24 小时内使用。

五、环境管理
- 操作区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至少1次,每次至少照射30min,及时完善消毒记录。
- 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及时完善擦拭记录;每半年进行强度监测,紫外线灯管损坏后及时更换并监测,合格方可使用,更换下来的灯管按照有害垃圾处理。
- 地面及物体表面每天使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次,含氯消毒液配置后及时监测有效浓度,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现用现配,配置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 地面、物体表面受到血液、体液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再对污染区使用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 清洁用具严格分区使用,使用后的清洁用具分别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然后清洗晾干备用。
六、设备管理
- 生物安全柜定期检测气流和过滤效率(每年至少1次认证)。
- 每锅次对压力蒸汽灭菌进行化学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及时粘贴监测指示卡,完善监测记录。

-每年对压力蒸汽灭菌器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整改,保存监测记录。

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手、使用中消毒剂进行卫生学监测,及时打印粘贴监测报告,监测结果异常,立即组织讨论分析、整改,及时进行复测,直至监测合格。 

-卫生学监测培养方法、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发送监测报告符合相关要求。

八、多重耐药菌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检出多重耐药菌后,第一时间报告临床科室,按危急值管理;同时,在多重耐药菌钉钉报告群上报院感办。

-微生物室应对常见感染部位病原菌与耐药率进行监测,每季度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汇总与分析,及时发送感控科。

九、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职业暴露、标本溢洒等应急演练,有应急处置预案、演练脚本、演练过程记录及演练总结。

十、菌毒种管理

- 双人双锁保管,使用、销毁需审批记录。
十一、医疗废物管理

-感染性废物置于黄色专用医疗废物袋中,损伤性废物置于锐器盒内。

-医疗废物盛放容器 3/4 满时及时封口,完善“医疗废物标识”各项内容并签名,存放于指定位置。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应先进行高压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 医疗废物交接需登记重量、时间、种类、双方签名,确保可追溯,保存3年。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