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门户
›
联盟
›
与君谈感控
›
查看内容
2025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025-3-28 08:26
|
发布者:
向阳而生
|
查看:
76
|
评论: 0
摘要
: 一、目的加强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二、参考文件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2.《医院隔离技术标准》2023年。3.《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年。4.《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16年。5.《内镜清 ...
一、目的
加强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二、参考文件
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
2.《医院隔离技术标准》2023年。
3.《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年。
4.《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16年。
5.《内镜清洗工作站》2016年。
6.《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19年。
三、定义
1.清洗: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2.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3.终末漂洗: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四、内容
(一)管理要求
1.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清洗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应分开设置,通风良好。诊疗室的净使用面积≥20平方米。
3.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相应清洗消毒设备。
(1)基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高压气枪、擦镜台、干燥设备、计时器相应的消毒、灭菌器械20mL注射器、毛刷、纱布、棉棒等物品。
(2) 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内镜消毒剂、75%乙醇。
(3)不同系统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与储镜柜应分开。
4.诊疗室设置合理,配备基本设施。
(1)应设有诊疗床、吸引器、治疗车等基本设施。
(2)不同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
(3)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应按照非洁净手术室环境的标准要求进行管理。
(4)保持室内清洁,每日湿式清扫;操作前、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5.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接诊患者数相匹配,清洗、消毒或灭菌应符合规范要求。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
(2)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属物品、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内镜储存柜内。
(3)活检钳:可重复使用的应做到一人一钳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活检钳用后及时按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禁止复用。
6.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就诊患者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
7.工作人员熟悉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清洗消毒内镜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防护面罩、手套、防渗漏隔离衣等,定期体检并接种乙肝疫苗。
(二)个人防护
1.诊疗室:诊疗室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手套,根据职业
暴露风险宜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2.清洗消毒室:清洗消毒室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手套、
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专用工作鞋及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可复用的防水围裙应每班次清洗消毒一次。工作服、工作鞋定期清洗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三)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1. 准备工作: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方法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2. 预处理
(1)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立即用含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面污物,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并反复送水送气至少10秒。
(2) 将内镜的先端置入装有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吸引管内液体清澈。
(3)取下内镜盖好防水盖,密闭送清洗消毒室。
3.测漏
(1)宜每次清洗前测漏,条件不允许时,应至少每天测漏一次,内镜消毒或灭菌前应进行彻底清洗。
4.清洗
(1)再清洗槽内配置清洗液,将内镜、按钮和阀门完全浸没于清洗液中,用擦拭布擦洗镜身及操作部,应重点擦洗插入部和操作部,擦拭布一用一更换。
(2)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至少3次,刷洗时应两头见刷毛并清洗刷头上的污物。清洗毛刷一用一消毒,消毒后悬挂晾干备用,有损坏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毛刷禁止重复使用。
(3)连接全管道灌流器、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内充满清洗液,浸泡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4)刷洗按钮和阀门,适合超声清洗的按钮和阀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超声清洗。
(5) 每清洗1条内镜后清洗液应更换。
5.漂洗
(1)将清洗后的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按钮、阀门移入漂洗槽内。
(2)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充分冲洗内镜各管道至无清洗液残留。
(3) 用流动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4) 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气枪向各管道充气至少30s去除管道内的水分。
(5) 用擦拭布擦干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擦拭布应一用一更换。
6. 消毒
(1)将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钮、阀门移入消毒槽,并全部浸没于消毒(2)
使用动力泵或注射器将各管道内充满消毒液,消毒方式和时间应遵循产品说明书。
(3) 更换手套向各管道至少充气30s去除管道内的消毒液。
(4)使用灭菌设备对软式内镜灭菌时应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
7. 终末漂洗
(1)将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以及按钮、阀门移入终末漂洗槽。
(2)使用动力泵或压力水枪,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冲洗内镜各管道至少2min,直至无消毒剂残留。
(3) 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冲洗内镜的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4)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在专用终末漂洗槽内,使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
(5) 取下全管道灌流器。
8.干燥流程
(1)将内镜、按钮和阀门置于铺设无菌巾的专用干燥台。无菌巾应每4h更换1次,遇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
(2) 用75%乙醇灌注所有管道。
(3) 使用压力气枪、用洁净压缩空气向所有管道充气至少30s至其完全干燥。
(4)用无菌擦拭布、压力气枪干燥内镜外表面、按钮和阀门。
(5)安装按钮和阀门。
9.储存
(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无菌物品储存。
(2)消毒后的内镜垂直悬挂于内镜橱内,各类按钮和阀门单独储存。每天监测内镜柜的温度、湿度并记录。
(3) 储柜内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和消毒,每周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1次,及时完善消毒记录。
(四)监测
1.浸泡消毒内镜的消毒液,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
2. 活检钳及灭菌后的内镜,应每月进行生物监测1次并记录。
3.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1次,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比例抽检。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余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及时追踪打印监测报告,并粘贴至《环境卫生学监测记录本》。
4. 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5. 灭菌后活检钳、灭菌后内镜:无细菌生长。
6.当怀疑医院感染与内镜诊疗操作相关时,应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
7.每季度应对内镜中心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追踪打印监测报告,并粘贴至《环境卫生学监测记录本》。
8.每季度应对诊疗室、清洗消毒室的环境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及时追踪打印监测报告,并粘贴至《环境卫生学监测记录本》。
(五)其他
1.每日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对清洗槽、漂洗槽、终末漂洗槽等彻底刷洗,并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 每次更换消毒剂时,应彻底刷洗消毒槽。
3.每日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及时对内镜诊疗中心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4. 注水瓶内的用水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5.氧气湿化瓶及吸氧管一人一用一更换,更换后的氧气湿化瓶由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集中回收、清洗、消毒,吸氧管按感
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收藏
邀请
上一篇:
2025新规范|医疗废物设施设备消毒有要求!
最新评论
评论
相关分类
DYEY感控学苑
感控新视觉
友谊感控之窗
感控工作间
感控新青年
感控说
郑感控
院感小达人
感控实践及讯息
与君谈感控
济医附院感控
同济感控之家
84号感控圈
玺和医疗
SIFIC感染视界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