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读
肺结核(TB)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因其症状不典型、检测手段受限,漏诊率高达30%以上!尤其在综合医院,非传染科医生容易误诊为肺炎、肺癌等疾病。在医疗机构内尚未被发现、尚未确诊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患者)是最危险的传播人群,如何提高早期识别率?这6大核心技巧必须掌握!
在呼吸科、发热门诊、感染科等关键科室,分诊护士对患者进行快速筛查:
✅ 问症状:咳嗽/咳痰≥2周、咯血、低热盗汗、体重下降?✅ 问病史: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HIV感染、免疫抑制治疗、矽肺?✅ 问接触史:家庭/同事中是否有结核患者?
注意:
老年人、流动人口、营养不良者即使症状轻,也要筛查!
糖尿病患者结核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
案例:患者因“膝关节肿痛”就诊风湿科,最终确诊为结核性关节炎!
典型表现:
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特征影像:斑片状浸润、空洞、纤维条索、钙化灶
不典型陷阱:
仅表现为中叶/舌叶病变(易误诊肺炎)
单纯粟粒样结节(易漏诊早期血播结核)
建议:
胸片可疑但症状不符?加做胸部CT!
治疗2周无好转的“肺炎”,必须复查结核!
关键点:
无痰患者可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胃液抽吸替代!
儿童结核优先做GeneXpert(痰菌量少,涂片易漏)
适用情况:
高度疑似结核但病原学阴性(如影像典型+PPD强阳性)
排除肿瘤、真菌等疾病后
方法:
规范抗结核治疗2周,评估症状和影像变化
有效则支持结核诊断,无效需重新排查
慎用激素!可能加重结核扩散
治疗前必须留取标本送检
呼吸科:负责疑难病例会诊
影像科:提高不典型结核的CT诊断能力
检验科:确保痰标本合格率(深咳晨痰)
公卫科:追踪转诊患者,防止流失
1️⃣ 问透病史:症状+高危因素+接触史2️⃣ 拆穿伪装:警惕不典型表现3️⃣ 读片有方:胸片+CT互补4️⃣ 精准检测:涂片+GeneXpert+培养组合5️⃣ 巧用诊断性治疗:严格把握指征6️⃣ 团队作战:多学科协作提速诊断
记住:早期识别1例结核,可避免10人感染!
💡 防漏诊口诀
“问病史、查高危、拍胸片、送痰检,疑似病例快转诊!
搜索「」网络结果
暂无留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当前内容可能存在未经审核的第三方商业营销信息,请确认是否继续访问。
微信扫一扫可打开此内容,使用完整服务
该账号因违规无法跳转
请选择补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