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是属于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患者因免疫力低下、频繁侵入性操作及长期血管通路等因素,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因此,血液透析中心应作为感控重点部门加强质控,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严格履职,定期自查。以下是血液透析中心院感质控的重点内容: - 三区划分:清洁区(医护办公区、库房)、潜在污染区(治疗准备区)、污染区(透析治疗区、污物处理区)。 - 通道分离:患者通道与医护通道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 隔离治疗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HIV等传染病患者需分区分机隔离治疗,设备、物品专用。
- 每班次透析结束后,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体表面包括透析机外表面、透析床、小桌板及地面进行擦拭消,遇污染随时清洁与消毒。 -每班次透析结束后,透析治疗室应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每日透析结束,应及时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或消毒。4.冰箱消毒:治疗准备室冰箱保持清洁,至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完善消毒记录。 - 每日消毒:每班次结束后对透析机外部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含氯消毒剂或季铵盐类)。 - 内部消毒:严格按照厂家规程对透析机内部管路进行热化学消毒(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定期检测消毒效果。2.水处理间:定期清洁消毒盐箱,保持水质清澈无杂志。 - 一次性耗材(如透析器、管路、穿刺针)严禁复用。 - 重复使用的物品(如止血钳等)需严格灭菌或高水平消毒。 - 所有接触患者的可复用物品如治疗车、托盘、仪器须经过清洁与消毒后方可再次进入治疗准备室。- 治疗过程中所需的肝素溶液、低分子量肝素制剂、红细胞生成刺激剂、铁剂等药品的配制,必须在透析治疗准备室针对每位患者进行配制。- 配制后的药品直接送至每位患者的透析单元,标识清楚,一人一用。已经进入透析治疗室/区的药品不可返回进入透析治疗准备室。-药物现用现配,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抽出的药液须放入无菌治疗盘内。-冲封管液 专人专用,使用单剂量,禁止多重共用一瓶或一袋封管液。 - 首次透析前:必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感染标志物,阴性者至少3个月复查一次;长期透析患者,应每6个月定期复查一次。 - 分区分机: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严格分机治疗,标识清晰。 - 导管置管与维护需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手卫生,避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 内瘘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个人防护、手卫生及皮肤消毒,避免局部感染。 - 指导患者注意手卫生、导管保护及感染症状报告(如发热、穿刺点红肿)。 -呼吸道等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做好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佩戴口罩。 -每班次透析结束后,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用一更换。 - 严格执行“两前三后”手卫生(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 同时查看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池、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的配备是否充足、位置是否合理等。查看科室是否定期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统计、汇总与分析,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 发生暴露后立即按操作流程进行处置,并及时上报感控部门。 -工作人员规范着装,定期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及时进行清洗与消毒。 - 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表、机器表面及医护手抽样进行病原微生物监测; - 每日进行活性炭罐出水总氯的监测,及时完善监测记录; - 每月1次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细菌检测,保持细菌数量≤100CFU/ml;细菌数量>50CFU/ml 应进行干预,每台透析机的透析液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 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保持透析用水内毒素≤0.25EU/ml 及透析液内毒素≤0.5EU/ml;超过最大允许水平的50%应进行干预,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 每季度对使用中消毒液的染菌量、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卫生学监测。 -每年至少一次化学污染物监测,及时追踪保存监测结果 - 每日做好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监测,发现感染事件,及时上报,及时抗感染治疗。九、科室质控活动
-查看科室小组是否定期进行质控,质控有无重点,自查存在的问题是否真
实,分析记录及改进措施是否流于形式。每月医护一体化组织小组质控会议,
反馈自查和感控部门督查发现反馈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及时形成活动记
录。
十、查看培训情况
-查看科室每月是否按计划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查看培训记录并随机访谈医
护人员近期培训的内容,间接考核培训效果。
十一、制度与流程建设
-查看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防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制度的制定与修订应与时俱进,及时根据最新要求实时更新,且具有可操作性。
1. 职业暴露处理:制定针刺伤、血液/体液暴露的应急流程。 2. 感染暴发处置:发现疑似聚集性感染时,立即启动调查、隔离患者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