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工作计划 8.主管医生每日做好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筛查工作,尽早发现感染病例,及时干预处理,及时上报。 9.每日进行软水器出水硬度检测及活性炭罐出水总氯监测,及时完善监测记录。 10.每天监测反渗透水供水压力及透析用水电导率,并做好监测记录。 11.严格落无菌技术操作进行置管与导管维护,预防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12.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及手卫生,规范防护用品的使用与处置。 13.流感流行期间,每日做好患者临床症状等流行病学调查,监测体温,并做好健康宣教。 14.严格医疗废物管理,在科室内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FIRST 每周工作与学习计划 1.每周对无菌库房、仪器设备间等进行无死角大扫除。 2.每周必须做一次周复盘,并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每周不定时间对医护人员及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进行自查,并做好自查记录。 4.每周固定业务学习时间,由护士长或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负责组织集中学习;每周每人至少分享1篇感控相关高质量文献,培养循证感控理念,同时,创新或者改进工作。 5.安装初期,需要每隔1周检测1次透析液中的细菌、内毒素、电解质。连续检测3次,对每次数据进行记录保存。连续测定的三次数值趋势稳定且合格,可认为系统进入正常稳定状态。 每月工作与学习计划
2.及时对本月工作进行复盘,重点针对没有完成的工作及监测指标进行讨论、分析,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力争下月完成及达标。 3.每月对感控部门反馈的各项监测数据及反馈的督查问题进行传达与学习,人人知晓。 4.感控兼职护士每月对手卫生自查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与分析,形成手卫生调查报告,反馈科室工作人员。 5.《根据血液透析中心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每月对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抽样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及时追踪监测结果,打印监测报告,粘贴至《环境卫生学监测记录本》上,针对异常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改进,并及时复测,直至监测结果合格。 6.每月进行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细菌检测,每次至少检测2台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次。 LAST 每季度工作计划 1.每季度进行透析液内毒素检测,每次至少检测2台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次。 2.每天监测水处理机了滤器出入口压力,当水阻压力大于0.06MPa应更换滤芯,或根据情况定期更换,更换周期应小于3个月。 3.首次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由其他血液透析室(中心)转入或近期接受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即使血源性传染疾病标志物检测阴性,至少 3 个月内重复检测传染病标志物。 2.在感控部门的指导下, 完成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风险评估活动,针对重点改善风险点,头脑风暴,查阅文献,勇于创新等,加以改进,利用PDCA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及时对半年度及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复盘,总结工作完成情况及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未完成的工作及不足,制定下半年及来年工作计划,重点突出。 2.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质控计划、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计划。
3.每年对透析用水处理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和检测,做好相应检测记录。 4.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监测,监测结果须符合《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YY 0572-2015。 5.长期透析的患者应每 6 个月检查 1 次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20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标志物,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6.根据最新规范要求及时修订与完善相关感染防控制度、工作流程及感控质量考核标准。 5.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原则上至少 1 次/年)进行健康体检以及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标志物检测,并管理保存体检资料。 LAST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