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出切实可行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和价值的措施,2025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目标,每周至少查阅学习2-3篇高质量文献,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每次阅读后,会及时整理,共大家快速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和我一样有需求的老师。 今天学习《以消毒为导向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在ICU 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华感染控制杂志。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ICU环境清洁消毒的集束化管理措施: ![]() 1.成立多部门联合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ICU、后勤部、保洁公司等部门形成消毒过程管理小组,形成专业化管理“组合拳”,找短板、补不足,针对ICU日常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精细化管控,并提出专业化应对策略,共同促进消毒管理工作。 2.开展保洁人员“产品思维”专业化培训:
3.完善制度流程并严格落实,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梳理完善日常及终末消毒制度流程。开展入院主动监测,严格落实 MDRO 消毒隔离措施,集中区域化管理,做好隔离防护措施,诊疗器械专床专用,增加 MDRO 患者床单元清洁消毒频次,每次环境清洁消毒后进行登记;强化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或遇污染时,立即对环境物体表面实施清洁消毒;强化终末消毒,患者出院、转移或死亡后,对患者床单元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此外根据病区患者情况,制定病房腾空消毒方案,全方位无死角地对床单元、环境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清洁消毒;加大消毒湿巾的用量,使清洁消毒一步完成,用后即丢弃,避免二次污染。 4.规范保洁工具管理。配置超细纤维布巾及地巾,可高效清洁、去除表面及地面微生物,用水量较少,可快速干燥;配置符合标准的清洁手推车,洁-污工具分区分层存放,装箱密闭放置避免交叉污染,用后的布巾及地巾集中收集送洗浆房热力清洗、消毒;工具间内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干燥;严格划分清洁-污染区域,复用的清洁工具规范分区处置及存放。 5.完善水源及通风系统。与后勤部门联合,完善洗手池下水管道水封设施,防止直上直下气溶胶喷溅,避免管内污染的气体传播到室内;将地漏升级为专用密封地漏,减少地漏下污染气体外排;病室内设置手卫生专用洗手池,避免与患者餐饮用具等水池混用,每日清洁消毒;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洁消毒维护,避免残留的灰尘和病原微生物以气溶胶形式扩散到室内,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6.开展三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督导。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每周对科内清洁消毒工作及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自查自纠,增加监测频次及数量,每月通过荧光标记法及微生物法,监测环境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效果;护士长以查看视频监控形式,督促手卫生和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保洁主管每日督查保洁人员的消毒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及后勤部每周到科室内督查清洁消毒工作及手卫生依从性,每季度采用微生物法对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采样抽检,评价清洁消毒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同商议对策,持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