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由诊疗护理等相关操作,哪里就有职业暴露的风险。因此,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切勿根据患者病毒物筛查结果进行选择性防护,这里所说的选择性不是根据其病原体传播途径,而是根据检验结果阴阳而区别对待。因为,乙肝、梅毒、HIV等病原体传播都是有自己的窗口期,也就是说检查结果阴性不能完全代表没问题。所以,工作人员日常落实标准预防非常重要,内镜中心及消毒供应中心洗消人员应佩戴口罩、帽子,穿防水围裙,戴乳胶手套。《隔离技术规范》(2023)对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水围裙的定义给予明确要求: 1.个人防护用品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用于保护使用者避免接触病原体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防水围裙。 2.防水围裙:用于防止使用者躯干被患者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的衣服。日常工作中大家是怎样清洗消毒的?每天?每周?还是不定期?我们一起看看《隔离技术规范》(2023)关于防水围裙的使用范围及清洗消毒是如何具体要求的?1.防水围裙的使用:防水围裙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可能受到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污染、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 2.防水围裙的洗消: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一次性使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遇到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建议清洗消毒多重耐药菌等传染性疾病患者使用的内镜及器械时,穿一次性防水围裙,一次性使用,使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若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防水围裙,按感染性织物处理,先消毒后清洗。 如何提高临床工作人员对防水围裙清洗消毒依从性呢?建议临床使用科室根据日常工作量及从事洗消人员的数量配置足够的基数,每天工作结束,按医用织物处理,由洗衣房集中回收洗消,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清洗消毒的效果,还可以减轻临床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因手工清洗带来的职业暴露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