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是每家医疗机构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重灾区,感控专职人员每天应加强院感信息系统监测,及时处理预警病例,做好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对感染病例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同时,建议将多重耐药菌纳入医疗机构内危急值管理,检验科微生物室检出多重耐药菌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及感控部门,科室做好传达,下达“接触隔离”医嘱,落实各项接触隔离措施。感控部门及时至床旁督导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并改进,避免多重耐药菌聚集性感染病例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出现。但是,一旦出院这种情况时,感控人员和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应高度警惕,立即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此时,需要在工作状态即环境及仪器设备消毒前采样,且进行目标菌检测。重点采集哪些部位对于查找感染源是非常重要的,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实际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采样部位包括工作人员、医疗设备、物体表面及医用织物等。 1.工作人员:常常重点采集医生、护士和保洁人员的手和鼻腔(根据病原体定植部位而定)。 2.医疗设备:常常重点采集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气压垫、加压袋、排痰仪、下肢静脉泵、排痰仪、吸氧仪、血糖仪、治疗车、听诊器、纤支镜、内镜洗消池、内镜用水、储镜柜、纤支镜转运车等。 3.病房环境物体表面:常常重点采集床单元、键盘和鼠标、电话、水龙头、洗手池及周围、门禁开关、门把手、手消毒剂瓶身及按压部位、空调出风口、医疗垃圾桶等。 4.医用织物:医护人员及保洁人员工作服、隔离帘、布巾、地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