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气性坏疽有必要在负压手术间穿防护服做手术吗?

感控新视觉 感控新视觉
2024年12月13日 22:30

图片

    导读:气性坏疽感染也被称为梭状芽胞杆菌性肌坏死,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多为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因气性坏疽感染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因此,气性坏疽感染患者需要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感染防控措施。


    在现代医学的手术室中,针对气性坏疽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一直是医学专业领域探讨的重要议题。传统观念往往强调在负压手术间穿着防护服开展此类手术,但如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一既定模式,思考其是否真的完全必要,或许存在其他合理且有效的应对策略值得深入探究。


    今天讨论的话题:“气性坏疽”有必要在负压手术间穿防护服做手术吗?

图片

气性坏疽应该采取的是接触隔离措施,应该在感染手术间进行,而不是负压手术间,也不需要穿防护服。

气性坏疽虽有个“气”字,但它与“空气传播”并无关系,也就是说,气性坏疽并不经过空气传播。

负压手术间是用于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用的。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6.5.3 下列情况应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a) 接触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b) 接触传播途径不明的新发传染病患者时。
c) 为高致病性、高病死率的传染病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

  所以,气性坏疽患者进行手术时,没必要穿防护服。


气性坏疽患者手术时更需要关注的是患者的隔离、诊疗器械的处置、环境物表的消毒、医用织物及医疗废物的管理、个人防护。


气性坏疽的防控重点在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听到“气性坏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特殊感染”,特殊感染≠传染病,之所以被定义为“特殊感染”,这与它的致病力有关。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中规定:


11.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11.2  气性坏疽病原体

11.2.1  消毒方法

11.2.1.1  伤口的消毒  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周围皮肤可选择碘伏原液擦拭消毒。

11.2.1.2  诊疗器械的消毒  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消毒可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 mg/L~2000 mg/L浸泡消毒30min~45min,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 mg/L~10000 mg/L浸泡消毒 ≥60 min,然后按规定清洗,灭菌。

11.2.1.3  物体表面的消毒  手术部(室)或换药室,每例感染患者之间应及时进行物体表面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11.2.1.4  环境表面的消毒  手术部(室)、换药室、病房环境表面有明显污染时,随时消毒,采用0.5%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11.2.1.5  终末消毒  手术结束、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可采用3%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熏蒸,3%过氧化氢按照20ml/m3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按照1g/m3加热熏蒸,湿度70 %~90%,密闭24 h;5%过氧乙酸溶液按照2.5ml/m3气溶胶喷雾,湿度为20%~40% 。

11.2.1.6  织物  患者用过的床单、被罩、衣物等单独收集,需重复使用时应专包密封,标识清晰,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清洗。

11.2.2  注意事项

11.2.2.1  患者宜使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11.2.2.2  医务人员应做好职业防护,防护和隔离应遵循WS/T 311的要求;接触患者时应戴一次性手套,手卫生应遵循WS/T 313的要求。

11.2.2.3  接触患者创口分泌物的纱布、布垫等敷料、一次性医疗用品、切除的组织如坏死肢体等双层封装,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对于气性坏疽患者的手术,虽然在负压手术间进行并穿戴防护服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但实际上并不是绝对必要的。关键在于严格的无菌操作和高效的消毒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感染的扩散,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总之,打破常规认知,我们认识到为气性坏疽患者手术并非一定需要在负压手术间并穿着防护服进行。通过全面评估风险、灵活运用多种消毒和防护手段的组合,同样能够在保障患者救治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控制感染风险,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这也为未来医学在特殊病症手术处理方面开拓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促使我们不断优化医疗实践模式。

//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2.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
3.本公众号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属于我们微信公众号所属主体。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微信:haohu20080410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感控新视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