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编辑丨樊美琪
在过去十年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已成为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的重要威胁,并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视为对人类健康的“紧急病原体”。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可定植于肠道和呼吸道,肠道定植被认为是 CRKP 感染的主要来源。
据报道,定植后CRKP感染的发生率从1.7%到47%不等。然而,由于肺炎克雷伯菌的测序类型和碳青霉烯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感染地点和国家的后续感染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了解直肠CRKP携带者后续感染的流行病学对于制定旨在预防院内CRKP感染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https://doi.org/10.1016/j.jhin.2023.12.002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占临床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CRE)感染的60%至90%。
CRKP 感染不仅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并增加医疗费用,使其成为临床管理中的一大挑战。
尽管定植是 CRKP 感染的重要来源,但既往研究对定植后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缺乏系统整合。
感染类型:血流感染 (BSI)是最常见的 CRKP 感染类型,发病率为 10.1% (7.0-13.3)。其次是肺炎,发病率为 8% (4.0-12)。
地区差异:中国和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 CRKP 感染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其他地区的 CRKP 流行率、抗生素使用情况和感染控制措施有关。
入住ICU (2.59; 95% CI: 1.64-4.11)、侵袭性操作 (2.53; 95% CI: 1.59-4.03) 和多部位定植 (6.24; 95% CI: 2.38-16.33)是后续 CRKP 感染独立相关的风险因素。
该综述强调了 CRKP 肠道定植作为医院感染重要来源的作用,特别是在 ICU 等高风险环境中。因此,对 CRKP 定植者进行主动监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