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应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职责明确并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并按照《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对使用后的器械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病人使用安全。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及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应加强对科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有计划,有记录。 科室布局合理,设器械清洗室、消毒室和诊疗室。诊疗室内应设有感应式水管及干手设施。 保持室内消洁,每日对各区域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日两次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次30分钟以上。 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时,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要求,佩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每治疗一位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病人所使用的口腔诊疗器械,应根据口腔器械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及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制定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坏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高度危险),包括拔牙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根管治疗器械、手术器械、牙科车针、刮匙、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按无菌物品规范储存。 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诊疗器械(中度危险),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正畸用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膜托盘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清洁保存。 凡未直接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粘膜的各种调刀及其他器械、器具(低度危险)等物品,使用前必须达到中、低度水平消毒,清洁保存。 每日开诊前,应对诊疗用水的出水管路冲洗至少3min,冲洗痰盂下水管道,对吸唾管道抽吸冲洗不少于30s。 每次诊疗结束后,应冲洗手机等口腔器械的连接软管至少30s,并应冲洗吸唾管道和痰盂。 每日诊疗结束,水路应冲洗至少3min,应冲洗消毒吸唾管道、痰盂,冲洗吸唾管道的污物过滤网、痰盂下水管道的污物收集器。漱口水过滤器应遵循设备说明书定期清洗。 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应按照《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处理,“去污染—酶洗(超声清洗)一除锈一润滑一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所用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灭菌,配备压力蒸汽灭菌器,并按《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如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每日必须进行有效浓度的测定,有记录,使用的消毒剂、包装材料等物品应符合国家关要求。 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配备手卫生设施,严格按操作流程对铅衣实施清洁与消毒。 在诊疗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要进行分类处理,做好交接登记。 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及口腔用水进行卫生学监测,监测不合格时,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进行改进,整改后立即复测,直至监测结果合格,并对处置过程进行记录。 消毒灭菌工作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每年应至少参加消毒灭菌专业技术培训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