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无负压病室时,如何做好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工作?

感控新视觉 感控新视觉
2024年10月07日 22:27

图片

图片

导  读:

众所周知,负压(隔离)病房是用于隔离和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必要场所,按照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和2019年发布的该规范征求意见稿要求,负压隔离病区(室)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因此,负压病用于收治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当中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患者。负压病房有助于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以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负压病室的定义和功能:

负压病室通过特殊的通风装置,使病房内的空气从洁净区流向污染区,使病房内压力低于室外压力。这种负压环境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疾病扩散到外部环境。


适用范围:

负压隔离病房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包括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中的经空气传播传染病。


相关规范和标准:

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负压病室是收治这类患者的必要场所。负压病室的建设和运行需遵循《医院洁净护理与隔离》等相关国家标准,确保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单向流动,并保持负压状态。

特殊要求: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负压病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患者隔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普通病房如何收治经空气传播传染病患者?  


1.患者安置:

将患者安置在通风良好或安装有空气消毒装置的单间病房。病房内应设有手卫生设施和独立卫生间。

2.患者防护:

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限制其在隔离病房内的活动。


3.患者物品管理:

患者物品专人专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病室消毒:

病室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地面和物体表面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5.工作人员防护:

工作人员进入病室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戴帽子和手套。近距离接触和进行可能喷溅的操作时,除了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外,还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6.患者出院处理:

患者出院后需进行终末消毒,包括地面、物体表面和设备、仪器的清洁消毒。一次性用品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于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麻疹、水痘等。

01

预检分诊

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重点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流行病学史等情况,必要时对疑似患者测量体温。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医用外科/防护口罩,指导患者适时正确实施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并引导疑似/确诊患者至发热门诊或专科隔离诊室就诊。

02

病人转运

如病情允许,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及时转运至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病情允许时患者应佩戴医用外科/防护口罩,转运中尽量避免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宜使用负压转运车,转运完成后对转运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03

病人隔离

如病情不允许或转运前,宜将患者隔离在发热门诊的留观室或专科隔离病房。疑似患者应单人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同一病房,床间距不小于1.2米。宜安置于负压病房并做好隔离病房标识,病房内应设卫生间。患者在病情允许时宜戴医用防护口罩,其活动宜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尽量不留陪或少留陪。限制现场探视,提倡视频探视。

04

个人防护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空气隔离防护措施。进行一般诊疗操作时:着工作服、一次性圆帽、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丁腈手套、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必要时)、鞋套(必要时)。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全面型防护面罩、鞋套(必要时)。个人防护用品应规范穿脱。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应清洗、消毒或灭菌后再用。

05

手卫生、无菌操作等

手卫生、无菌操作、器械物品专用、空气及环境物表清洁消毒、医疗废物和织物处置等同于飞沫隔离。

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控要点




1.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控,主要包括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防控,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之上,根据传播途径额外增加的预防措施。

2.空气隔离的关键措施是手卫生、N95口罩、房间的门必须保持关闭。

3.飞沫隔离的关键措施手卫生、外科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负压病是收治传染性强的呼吸道病人的医疗场所,是控制传染源和阻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但不要过度迷信负压病,认为上了负压就一定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其实病原体的传播影响因素很多,单纯的负压不是万能的,最核心的仍然是人的感控理念。

//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2.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

3.本公众号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原创文章,其版权属于我们微信公众号所属主体。若要转载原创文章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我们,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任何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微信:haohu20080410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感控新视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