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世界狂犬病日 | 致死率100%的狂犬病如何预防?这些知识要熟记!

感控新视觉
2024年09月27日 22:31

大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约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即每10分钟就有1人死亡。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狂犬病国家,每年有3000余人死于狂犬病。在国际狂犬病控制联盟的倡议下,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共同发起设立世界狂犬病日(World Rabies Day),世界狂犬病日为每年的9月28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打破狂犬病界限”,旨在努力提升全民对狂犬病防治问题的关注,推动消除人间狂犬病进程,提升公众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而防止犬传人狂犬病的发生。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关于狂犬病的科普小知识。

1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种乙类传染病。这种病毒具有高度的嗜神经性,一旦感染发病,病死率几乎为 100%,是最为致命的传染病之一。近10多年来我国狂犬病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7-2023年我国人间狂犬病发病数实现了17年连续下降,从3300例降到了122例,下降了96%。在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的传染源为病犬,少量为猫,流浪的犬、猫或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鲉、狼、狐狸等)也可以传播。目前没有人传染人的病例出现。

2

狂犬病有什么表现?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为2-3个月,极少超过1年,但也有短至5天的情况。潜伏期的长短与受伤的严重程度、伤口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症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狂躁型:约占病例的2/3。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极度恐惧、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流涎、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症状。

2、麻痹型:在我国较为少见。患者没有典型的怕水、怕光、大量流涎、痉挛等表现,而是以四肢无力、麻痹为常见症状。

3

狂犬病怎么预防?

目前狂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因此预防是关键。

被抓伤或咬伤后

 如何预防狂犬病发生?

首先需评估动物携带狂犬病毒的风险:如是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意外伤害,切记快速到具有资质的犬伤门诊处置!


再根据接触方式暴露程度进行暴露风险分级及相应的处置,共分为三级:


I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只清洗暴露部位


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或直接接触蝙蝠者,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

如果不慎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20%肥皂和水彻底清洗伤口,然后不断冲洗和擦拭。用消毒剂进行伤口处理有助于杀灭病毒,减少感染的风险。随后应在24小时内寻求医疗帮助以评估伤口情况,并根据需要接种疫苗、被动免疫制剂和治疗。在处理伤口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的血液和体液,根据伤口情况尽可能地暴露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4

狂犬病疫苗注射应知应会

以北京市为例,有120家门诊可以进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如想查找有关区域的医院可登录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查询。


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前,应由专业医生确定暴露分级,结合既往免疫情况给予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国家批准新的狂犬病疫苗产品免疫程序有5针免疫程序及“2-1-1”免疫程序。5针免疫程序是指于0(注射当天,下同)、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2-1-1”免疫程序是指第0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左、上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具体需根据狂犬疫苗产品说明书要求选择免疫程序。


一般认为狂犬疫苗都是在被动物咬伤之后再接种,即所谓暴露后预防;实际上没有被咬伤,也可以注射狂犬疫苗进行暴露前预防。如兽医、动物驯养师等高风险人群建议暴露前免疫。预防接种一般是在第0、7天、21(或28)时各接种一针,一年之后再加强一针,之后每隔3~5年注射一次。

狂犬病的常见误区

 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只有猫狗才会传染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在自然界的宿主主要包括犬、猫、狐狸、豺狼、蝙蝠等动物,我国多以犬、猫为主



误区二:被猫狗抓伤不会得狂犬病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明确指出,以下情况均属于狂犬病暴露,应尽早进行正确预防处置: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都属于狂犬病暴露。


误区三:狂犬病疫苗可以晚几天再打

被狂犬病高风险动物抓伤或咬伤后,狂犬病的预防就是“与死神抢时间”。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3个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虽然晚几天处理也可能有效,但狂犬病致死率几乎100%,完全不该去冒这个风险



误区四:被咬伤后先包扎再去医院

一旦被咬伤,如果没有明显的大出血,应尽量避免包扎伤口。首先需冲洗伤口,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有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冲洗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彻底冲洗污物、血迹后,可用碘伏或酒精涂擦伤口周边皮肤处。冲洗后立即前往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吉耀,葛均波,邹和建.实用内科学(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3:317-230

2、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708-714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感控新视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