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预防与控制(简称“感控”)工作对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至关重要。202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感控由此进入新阶段。 为探讨新时期感控工作如何高质量开展,今年的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暨第7届东方耐药与感染大会(OCAMRI)联合会议特设“院长谈感控”圆桌讨论环节,邀请感控领域专家学者、多位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管理者,共话新时期感控工作的要点与难点。 根据圆桌讨论内容,本版开设“院长谈感控”专栏。首期邀请圆桌讨论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付强分享对感控高质量发展总体定位的思考。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付强 推进新时期感控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卫生健康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三年多的疫情防控经验,以临床流行病和循证感控为支撑,以人人都是科学感控实践者为特征的我国感控高质量发展定位愈发清晰。 锚定感控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位。其核心是按照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调整感控“供给”结构。 5月27日,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首个《全球感染预防和控制战略》,提出“到2030年,每个获得或提供卫生保健的人都是安全的,不会受到相关感染”,感控覆盖范围扩大到任何卫生保健服务环境。 我国疫情防控实践表明,有效的感控必须统筹各级各类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推进感控人员的能力提升,促进机构、行业与社会在感控策略措施制订、实施方面协同一致。 同时,感控要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免疫和公共卫生规划、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民健康覆盖等相协调,将“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人人参与”的理念贯穿于卫生保健服务各种环境和各个环节,将感控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夯实感控学科的临床流行病学基础。临床流行病学涵盖个体临床诊疗与群体疾病防控,是感控学科的核心和基础。同时,临床流行病学也是系统集成“医疗性预防”和“预防性医疗”措施,开展针对特定疾病防治策略“全链条”效果评估的关键支撑。这里的“防治策略”包括前端健康监测管理、中端临床诊疗和后期的康复随访。 一方面,当前,我国感控工作亟须一批熟悉临床诊疗服务和流程的公共卫生医师,开展感控相关监测、调查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需从临床各学科、各专业特点出发,鼓励临床医务人员建立并主动运用流行病学思维,开展相关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同时,促进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相融合,推进急性感染(传染)性疾病防控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伴发、并发、继发感染防控相融合。感控专职人员要系统提升基于临床流行病学思维的统筹协调、监测干预、技术管理和宣传教育能力。 提升感控实践的科学循证意识。疫情防控实践表明,破除感控策略制订与措施实施中的主观主义,打破对客观条件和现实路径的依赖,坚持循证感控的科学性至关重要。 一方面,必须坚持以基于客观真实情况而非主观想象的问题为导向,增强真实问题识别、验证和提供科学解决方案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以满足既有条件下医疗服务最大化供给的需要,并为此提供与客观条件相匹配的最大化感控安全支撑。 开展在各种卫生健康服务环境下(尤其是疫情防控中),感控措施及效果的循证评估和科学验证,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这也是以价值感控为原则,改进感控策略,提升感控能力,同时,基于多维度循证证据筛选满足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需要的感控规划,以及行动计划和措施的基础和关键步骤。 本专栏由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和健康报社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