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2024版感控指标解读丨指标六: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 ... ...

1277 11 2024-5-27 08:47 发布者: nionline 原作者: nionline

作者:孔晓明(溧阳市人民医院)

审核:张波/王玉兰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4月30日颁发的《关于印发急诊医学等6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4]150号)文件,在6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中,《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简称感控指标)共计12项,删除了2015年版13个指标中的4个指标,新增了3个指标,定义有变化的2个指标,细化了1个指标。

那么,对于2024年版的感控指标,这些指标所包含的意义与内涵是什么?如何进行监测计算?如何落实,如何进行有效监管?为此,SIFIC团队组织了富有经验的感控专家对12个指标一一进行解读。希望通过这些指标的解读,对医疗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有一定的启发。

qw1.jpg
指标六: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这是原有的指标之一,但较2015版相比,明确了监测对象是住院患者中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的患者,说明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提高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对遏制细菌耐药、合理选择抗菌药的重要性。
qw2.jpg

一、定义

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住院患者人数占同期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总人数的比例。

二、计算公式

qw3.jpg

三、说明
  • 本指标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指用药目的为“治疗”的全身给药,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
  • 本指标中重点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新型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奥玛环素、依拉环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特地唑胺、康替唑胺)、黏菌素类(硫酸多黏菌素B、硫酸黏菌素、多黏菌素E甲磺酸盐)、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深部抗真菌药(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莎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
  • 本指标中联合使用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1个自然日),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品种的重点抗菌药物。
  • 本指标统计的病原学检验需在药物治疗前开具医嘱并完成相关标本采集。具体项目包括:(1)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2)显微镜检查;(3)免疫学检测;(4)分子快速诊断;(5)相关标志物检验(不包括降钙素原、白介素-6)。

四、意义反映医疗机构住院患者重点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规范性。
五、相关指标要求1.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相比,2024版删除了指标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将指标八(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完善为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同时,病原学检验标本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2015版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2024版在2015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显微镜检查、免疫学检测、分子快速诊断以及相关标志物检验,但不包括降钙素原、白介素-6。给药途径,2024年版新增了“皮下注射”。
2.《提高住院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指导意见》国卫医研函[2021]198号该文件提出了3个指标要求:(1)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应达到100%;(2)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50%;(3)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 90%。其中第一个指标“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与2024版感控指标的指标六一致。不同之处在于:①对于联用时间给了明确的定义,2024版感控指标要求“联合使用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1个自然日),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品种的重点抗菌药物”;②对于重点药物的种类。
2024版感控指标新增了以下药物(标红的为新加的):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和厄他培南)、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新型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奥玛环素、依拉环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特地唑胺、康替唑胺)、黏菌素类(硫酸多黏菌素B、硫酸黏菌素、多黏菌素E甲磺酸盐)、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深部抗真菌药(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莎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③病原学检验项目方面,2024版感控指标在该文件基础上,去掉了降钙素原、白介素-6。对于G实验、GM实验没有明确列举出来。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4]40号(1)该文件附件2-2024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中,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改进目标是: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2)文件提出了5个核心策略:① 医疗机构加强院感、医务、药学、检验等部门协同管理。② 医疗机构要规范标本采集和送检流程和操作,减少病原学检测标本污染,提高合格标本及时送检率。③ 医疗机构提高全员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意识。加强宣传、培训,对重点科室、重点人群开展定期培训,做到相关医务人员全覆盖。④ 医疗机构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阶段目标值。建立监测及评价机制,将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工作纳入科室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⑤ 各级相关专业质控中心开展改进目标相关成效评价。明确改进重点,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规范送检意识、规范无菌性样本送检。
4.关于进一步推进“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的函-〔2023〕126号
qw4.jpg

六、关于该指标的思考1. 合理制定改进目标值:根据国家、省级专项改进行动指导意见和方案目标,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阶段目标值。2024感控指标(国家)中该指标的目标值是100%,江苏省关于开展 2024年度“提高非哨点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行动的通知中该指标的目标值是95%。
2. 先根据计算公式明确统计范围① 用药目的:选择“治疗”的全身用药。因此医师开具抗菌药物使用遗嘱时,用药目的应该是必选项,只有“预防”、“治疗”两个选项。② 送检时间:严格按照护士使用 PDA 扫码时间为基准,确定“抗菌药物实际使用时间”和“标本实际采集时间”,统计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③ 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因此需要需要临床医生规范开具医嘱,才能方便提取数据。④ 重点药物种类:根据文件要求,选定重点药物种类(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新型四环素类、噁唑烷酮类、黏菌素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深部抗真菌药),定期维护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中的药品属性,保障药品字典中各药物是否为抗菌药物的记录正确率达到100%。⑤ 检验项目: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统计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显微镜检查、免疫学检测、分子快速诊断、相关标志物检验(不包括降钙素原、白介素-6)。
3. 职责分工:列出主要相关部门职责,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医务管理、临床检验、药事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还会有如护理管理、后勤管理部门参与其中,因此各家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实际参与的部门职责分工,协同推进此项工作。
4. 改进策略
qw5.jpg

新颁布的12项感控指标,可以说是感控的核心指标,而指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进一步完善为“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治疗前病原学送检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提,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可以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治疗患者感染的精准度,对遏制细菌耐药、提升治疗效果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而重点抗菌药物的治疗送检更要规范,因为一旦重点抗菌药物发生耐药,就很有可能面临无药可用。
关于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您有何看法?相关阅读[1]2024版感控质量指标解读丨总论-2024版感控指标变化与特点
[2]2024年版感控指标解读丨指标一:感控专职人员床位比(HAIQI-RFIB-01)[3]2024年版感控指标解读丨指标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4]2024年版感控指标解读丨指标三:千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5]2024版感控指标解读丨指标四:新生儿千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6]2024版感控指标解读丨指标五:千日特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欢迎投稿:sific2007@163.com“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图文:王小虾



1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zxldl3387411 2024-5-27 12:15
指标改为住院患者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指标值从什么时候收集呢,因为前几个月收集的都是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需要重新收集数据吗
引用 yoho 2024-5-28 15:15
感谢老师的优秀分享,又加深了印象,非常感谢
引用 周红5744 2024-5-28 20:19
感谢老师的优秀分享
引用 海纳百川2 2024-6-15 11:32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引用 wx_peia0 2024-7-2 09:59
感谢老师的分享
引用 plain 2024-7-25 16:30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引用 J。 2024-9-29 16:30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引用 ylb 2024-10-10 10:55
谢谢老师的分享
引用 spongebob 2024-10-10 21:16
感谢老师的分享
引用 star1 2024-10-28 15:52
感谢老师的分享

查看全部评论(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