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16:33

选拔新一届委员时,如何把握“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和“为学会发展做贡献”?

希望能找出一些尽量能客观考评的指标,请大家出谋划策。
1. 学术水平:撰写学术论文,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报告,负责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

2. 学术影响力
学会任职,杂志编委,举办学术会议,在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上专题报告?
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3. 为学会发展做贡献
参加学会组织的活动如编书,参加学术年会,SIFIC优秀版主和会员?

欢迎大家补充。最好提出客观的量化指标。谢谢!


toto 发表于 2013-1-1 17:19

第一个条件固然重要,强调其学术影响,但如果将不是院感的人选入进来,只怕是占着坑,不做事啊!强烈建议将参与学会活动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黑旋风 发表于 2013-1-1 17:24

赞同toto老师的观点!若选出的委员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有利于推动我国院感事业的发展!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17:33

黑旋风 发表于 2013-1-1 17: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同toto老师的观点!若选出的委员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有利于推动我国院感事业的发展!不对之处请批评 ...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委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比如20%)的人,不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比如是微生物专家、CSSD专家甚至是抗菌药物专家或ICU专家,否则我们的学会,不能很好地开展多学科协助!
感控是全体医务人员的事情,不仅仅是感控科的事。
这个理念应该很好树立呀。
当然,这些非感控专职人员,必须是关注感控的,否则他们的加盟也就没有意义了。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1-1 17:47

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委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比如20%)的人,不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比如是微生物 ...

非常赞同您的意见。我个人也不赞成一个学组都是本专业的人,这样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都没有好处的。
很喜欢您的一张PPT,就是对于感控人员构建的,流行病学家,感控护士,临床微生物专家,CDC人员,重症医学专家等等。
感控需要多学科参与和紧密协作,作为中国感控的上层建筑——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分会,学组构建如果能打破门第之间,囊括这些关注感控,热心感控的顶级专家,无疑对中国的感控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黑旋风 发表于 2013-1-1 17:49

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委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比如20%)的人,不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比如是微生物 ...

还是胡教授高瞻远瞩!{:1_1:}

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17:55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1-1 17: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赞同您的意见。我个人也不赞成一个学组都是本专业的人,这样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都没有好处的。
很喜 ...

这次改选中,希望CDC专家保持一定比例。
不过,与5年前不一样,我们会仔细评估这些专家的专业背景、过去5年的工作成绩,希望真正关注医院感染防控的专家,进入我们的专家队伍,无论是学会委员还是学组委员。

石磊--wxmsl 发表于 2013-1-1 20:34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1-1 17: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赞同您的意见。我个人也不赞成一个学组都是本专业的人,这样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都没有好处的。
很喜 ...

感控也是全社会的事情,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人多力量大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3-1-1 21:03

2013年的第一天,看到这个帖子,非常感动!在新年第一天,胡教授还在思考着换届工作的事情!

胡教授所提到的的几个方面已经很全面了,我试着细化一些指标,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 学术水平:撰写学术论文,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报告,负责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
(1)学术论文:可考虑按以下三档来分别计分
1)SCI论文;
2)中华级论文;
3)核心期刊论文。
注:论文为与感控相关的论文,纯基础研究或与感控无关的论文不计分。

(2)专题报告:可考虑按以下四档来分别计分
1)国际会议作专题报告;
2)全国性会议作专题报告;
3)省级会议作专题报告;
4)国际性会议oral presentation;
5)全国性会议优秀论文口头报告。
注:会议指感控及相关学术会议。

(3)科研项目:可考虑按以下三档来分别计分
1)主持国家级课题;
2)主持省部级课题;
3)主持市级课题。
注:科研项目指感控及相关课题。

(4)编写学术专著:
1)主编学术专著;
2)副主编学术专著;
3)参编学术专著。
注:指感控相关学术专著。

(5)科研成果奖与专利:这个是我补充的。在感控界,所获的科研成果奖还比较少,但科研成果是学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对少数有能力获奖者,可以考虑加分。专利也是非常难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专利是一个中间的桥梁,是否考虑设置这一项呢?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1-1 21:12

看到了细菌耐药的量化指标,我也来补充一下。
刚好今年参加了单位的重点人才考核,考核标准很细致,很有参考价值。不才也将其上传,希望能抛砖引玉!
里面有些具体的分值。这样就有了量化标准了。当然有些分值细节方面还值得推敲。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3-1-1 21:12

2. 学术影响力
学会任职,杂志编委,举办学术会议,在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上专题报告?
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1)学会任职:可考虑按以下三档分别计分
1)全国性学会任职;
2)省级学会任职;
3)市级学会任职;
注:学会指感控及相关学会。

(2)杂志编委:可考虑按以下二档分别计分
1)中华级期刊编委;
2)核心期刊编委。
注:指感控相关学术期刊。

(3)举办学术会议:可考虑按以下三档分别计分
1)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2)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
3)举办省级学术会议。
注:指感控相关学术会议。

(4)在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上专题报告:与学术水平第2条“专题报告”内容一样,是否考虑合并?

(5)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与举办学术会议类似,可考虑按以下三档分别计分
1)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2)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注:指感控相关继续教育学习班。

3. 为学会发展做贡献
参加学会组织的活动如编书,参加学术年会,SIFIC优秀版主和会员?
(1)编写学术专著:可考虑按以下三档分别计分
1)主编;
2)副主编;
3)参编
注:指感控相关学术专著。

(2)参加学术年会:可考虑按以下三档分别计分
1)参加3次及以上;
2)参加2次;
3)参加1次。

(3)SIFIC优秀版主和会员:可考虑按以下二档分别计分
1)SIFIC优秀版主;
2)SIFIC优秀会员。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1-1 21:12


附件2:      *******指标评价表
         姓名:依托科所: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计分标准统计数据得分统计标准与资料要求
人才荣誉称号         1、院士50   提供批准文件及个人荣誉证书。按层次计分。
2、千人计划30  
3、长江学者25  
4、863、973首席科学家25  
5、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获得者25  
6、国家级创新团体15  
7、省部级创新团体10  
8、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10  
9、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5  
10、省333人才工程5  
11、百千万人才工程5  
12、六大人才工程(135人才工程)5  
研究生导师1、博士生导师15  提供批准文件。
2、硕士生导师10  
学会任职         1、全国学会主任委员30   学会任职系指国家批准的行业学会系列各专科分会任职(不包括各种协会),提供任职期内学会任职聘书。国家级专科分会专业学组组长按常委计分。
2、全国学会副主任委员20  
3、全国学会常委10  
4、省级学会主任委员10  
5、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5  
6、省级学会专科分会专业学组组长4  
7、省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委3  
8、省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2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科技项目20      提供课题及分课题合同书或主管部门批文。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是指由科技部组织并实施的各类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包括:863、97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指导性科技项目和本学科开放性科技项目不列入统计。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子课题按10分统计。按照本人在课题排名的倒数计分。
2、部级科技项目15  
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  
4、厅级科研项目5  
5、市级科研项目5  
科研经费               1、科研经费总数(万元)每4万元1分  提供课题合同书、到帐财务证明。只统计本人为第一负责人课题。
科技成果            1、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0  提供获奖证书。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部级科技成果奖含科技部批准的全国性行业科技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科技奖。按照排名计分。
2、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技成果特等奖)40  
3、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0  
4、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  
5、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5  
6、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0  
7、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7  
8、市级科技成果三等奖5  
9、厅新技术引进特等奖15  
10、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0  
11、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7  
发表论文            1、SCI、EI收录期刊论文按照影响因子计分  提供论文复印件。论文只统计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的论著、综述。
2、核心期刊(北大)发表及收录论文   每篇按照0.5分计分。
3、省级以上专业期刊论文   每篇按照0.3分计分。
新药证书          1、一类新药证书50  提供新药证书和新药研制合同书。按新药研制合同书排名计分。
2、二类新药证书30  
3、三类新药证书20  
4、四类新药证书15  
5、五类新药证书10  
专利证书      1、发明专利30  提供专利证书,进入PCI程序的提供相关证明文件。按照排名计分(以倒数计分)
2、实用新型专利15  
3、外观设计专利10  
4、进入PCI(国际知识产权)程序申请5  
特邀学术讲座1、国际学术会议10   提供大会学术讲座邀请函及到会证明。
2、全国学术会议7  
3、省级学术会议3  
4、市级学术会议2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   提供主办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批文。只统计本人为第一负责人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  
国外进修      1、国外进修三个月以上者15  提供大使馆出具的证明

细菌耐药 发表于 2013-1-1 21:17

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委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比如20%)的人,不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比如是微生物 ...

"我们的委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比如20%)的人,不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比如是微生物专家、CSSD专家甚至是抗菌药物专家或ICU专家,否则我们的学会,不能很好地开展多学科协助!"

非常赞同胡教授的观点,感控学会不应仅仅局限于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国内外实践均表明:感染控制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学科,感控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协作。

huangliur 发表于 2013-1-1 22:17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1-1 2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量化表很靠谱,赞一个,{:1_1:}

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22:20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1-1 2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量化也太复杂了,对于估计是否合适担任全国感控委员,不合适啦。

四叶草 发表于 2013-1-1 22:42

虽然全国感控委员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衷心希望新的一届委员能够切实推动我们的感控工作!

张淑敏 发表于 2013-1-1 22:47

赞同细菌耐药老师的建议,评选条件考虑全面,公平。

张淑敏 发表于 2013-1-1 22:52

感控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需要多部门协作,因此胡教授提议吸纳微生物、药学、消毒供应、重症监护等专业专家是非常必要。赞同胡教授观点。

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23:03

四叶草 发表于 2013-1-1 2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虽然全国感控委员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衷心希望新的一届委员能够切实推动我们的感控工作!

可以申请学组委员呀!
http://bbs.sific.com.cn/thread-95778-1-1.html

无极紫晶 发表于 2013-1-6 21:14

icchina 发表于 2013-1-1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
我们的委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比如20%)的人,不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比如是微生物 ...

完全赞同!院感涉及面这么广,和其他学科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即不利于提高我们自己,也不利于把我们的理念向其他学科推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选拔新一届委员时,如何把握“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和“为学会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