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读新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时有看法吗?
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被列为III类环境几乎与一般普通病房同等,而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都规定有相应的温度、湿度层流装置,您们怎么理解呢?的,有些纠结,按规定进入打包间、敷料间、无菌物品存放间都要有缓冲间、手卫生、着装要求,比一般病房要求高很多。
而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重症监病区、新生儿室又归为II类环境。本人认为之前的规范更容易理解些 好像制订政策各部门之间都不通气似的,各定各的政策,纠结的地方太多了,没办法!{:1_4:} 按卫生标准执行就行了。 纠结哦,现在标准和规范越来越多,要学习的越来越多。{:1_11:}{:1_11:} 还没仔细学习,要好好仔细学习了。呵呵。 现在标准和规范越来越完善,要学习的越来越多{:1_10:}{:1_10:} 现在标准和规范越来越完善,要学习的越来越多,同感 上次听课胡老师说新版供应室规范大概后年会发布,供应室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都是3类环境,不需更换着装,也不需双开传递窗,呵呵 是啊,现在标准和规范越来越多,要学习的也越来越多,都记不了那么多了。 哎,怎么点评呢。。。。。。 的确很纠结,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不过我院供应室洁净场所是按1类环境来管理的,只是办公区和污洗间另外算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