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 发表于 2012-8-8 19:17

培训班上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本次培训班上的互动环节中,在胡教授环环相扣的提问下,数次出现参与者最终否定了最初的判断,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您能想到为什么吗?各位积极的参与者们也来谈谈当时的体会吧。

zhaoyanling 发表于 2012-8-8 19:28

个人认为:学问不精应该占大多数吧?起码我就是这样的,甚至我都不敢参与其中。

心竹123 发表于 2012-8-8 19:47

互动环节给人印象很深,我也是相关知识太欠缺,连发言的勇气都没有!

快乐无限 发表于 2012-8-8 20:26

参与互动,首先是对院感知识一定要很了解,并且知识面要宽,心里素质也要好,不然大众面前会紧张,知道的也就不知道了。其实互动是很好的一种交流学习方式。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2-8-8 20:35

应该是在胡教授环环相扣的提问下,参与者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这种提问也是一种引导,让参与者自己找到答案。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2-8-8 20:38

实际上的参与者不仅仅是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员,其实在教授提问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思考,每个人的思路都在跟着教授的提示和引导在转,相信否定自己的不只是回答问题的学员了,大有人在,我就是其中之一{:1_9:}。

好好学习LP 发表于 2012-8-8 21:09

我从来没参加这样的活动,羡慕,希望以后又机会参加,多学一点知识。

玉蝶 发表于 2012-8-8 21:36

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非常值得赞赏,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只是这样的机会太少。

鬼才 发表于 2012-8-9 06:36

玉蝶 发表于 2012-8-8 21: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非常值得赞赏,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只是这样的机会 ...

相信在今后的SIFIC举办的培训中,这种互动学习的方式会越来越多。

盛夏的果实 发表于 2012-8-9 11:27

本帖最后由 风雨同舟 于 2012-8-9 14:58 编辑

在胡教授环环相扣的提问下,积极努力的按照路径去思考,最终训练学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武器!我相信在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下大家的收获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从每个环节及每个问题中找到自己在此方面知识的漏洞,以后积极补课!

宁静的夏天 发表于 2012-8-9 11:46

本帖最后由 风雨同舟 于 2012-8-9 14:57 编辑

我个人认为是习惯的问题,平时没有能够养成严谨的作风,简单说就是自己所说出去的话要有依据可查,就像写论文一样,每一句话都有引文,不是凭空想象而来,我想这也就是所谓的循证吧。联想到我们平时工作中,也应该深入的剖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问题都搞搞清楚,不能只知皮毛而不求甚解,这样才能不被问倒,才能真正意义上指导临床工作。

千锤百炼 发表于 2012-8-9 14:12

关键是没有清晰的思路。

嫣然 发表于 2012-8-9 16:46

我也是参与者之一,体会是:如果没有实际类似事件的处理经验,在极短时间内,想找出理想的答案几乎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授的环环相扣的提问下,推翻自己最初的假设,非常正常!

嫣然 发表于 2012-8-9 16:58

体会之二:即使学过流行病或卫生统计学课程,没有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理论只能停留在初级模糊阶段。而互动式学习模式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实际应用的现场,效果非常好。如果再有机会参加,还会继续发言的,对错不是关键,锻炼自己!

阳光 发表于 2012-8-10 08:02

宁静的夏天 发表于 2012-8-9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个人认为是习惯的问题,平时没有能够养成严谨的作风,简单说就是自己所说出去的话要有依据可查,就像写论 ...

说得真好!严谨的作风,缜密的思维,这都是我们所欠缺的。其实有很多时候,发言者都快要摸到问题的核心了,可由于底气不足,最终还是嘎然而止了。

紫莲花 发表于 2012-8-10 08:13

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得的知识记忆深刻,并且开发了大家的思维模式,效果会很好,本人非常赞赏并且学习应用于自己的培训活动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训班上的一个有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