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 发表于 2012-6-7 18:02

医院空气卫生学监测中两种报告方式的关系


好好学天天上 发表于 2012-6-7 18:22

什么现在报告结果和新实施报告方式不一样,大概听过胡庆生老师课的人都知道,至于为何选9厘米直径的平皿,这主要和要求暴露面积有关。请老师拍砖。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7 18:24

size=4]   看到了你的帖子,其中有段话我想指正:“为什么新的报告方式会规定统一使用直径9cm平皿呢?我的理解是,在原来的报告方式(cfu/m3)中,由于可以使用任意大小直径的平皿,虽然运用上述基本计算公式理论上都是成立的,但实际暴露采样却可因采样平皿的面积大小而带来一定误差,为了避免这种因采样面积(平皿直径)造成的误差而形成某些假象,故而规定统一使用直径9cm平皿。”
      上面的这句话是你院分析的原句。
      新的消毒技术规范出来之前,一直都是规范用直径为9cm的平皿,而没有存在使用任何大小直径的平皿,建议贵院检验科学习学习《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至于为什么有的医院没有使用直径为9cm的平皿,那是这些医院没有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规定进行监测,方法错误。
      至于为什么要用新的标准,而不采用原先的公式,我解释下,那个公式是很好的计算空气质量的公式,尽管存在一些争议,可是截止新的消毒技术规范颁布之前,没有任何公式能比它更好的概括空气微生物质量。
       现在采用新的报告方式,只能说,它更好的反映空气微生物的实际情况。
       最后,建议贵院学习学习《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新版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也即将颁布。

琇琅2012 发表于 2012-6-7 19:01

我不是学检验的,我想问问老师那现在是不是就要求检验科按照新的规范要求出报告呢,那他们还是用原来的报告方式,我是不是还要倒过来换算成新的规范要求的数据来做资料体现啊?{:1_248:}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7 19:10

琇琅2012 发表于 2012-6-7 1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是学检验的,我想问问老师那现在是不是就要求检验科按照新的规范要求出报告呢,那他们还是用原来的报告 ...

应该按照新的消毒技术规范去监测、去检验、去报告,我觉得现在就应该执行了,现在是个磨合期,磨合期到了,也就符合了新规范的要求,咱们不能到了8月1日再去磨合。资料的分析,应该从医院执行的那天,算作个新的起点。

琇琅2012 发表于 2012-6-7 19:22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7 1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按照新的消毒技术规范去监测、去检验、去报告,我觉得现在就应该执行了,现在是个磨合期,磨合期到了 ...

谢谢指教!刚刚做院感半年,还有很多事要和检验科沟通呢。明天就去找检验科主任,还想请教一下你们是在检查细菌数超标后才做致病菌的检测还是一开始就做呢?我们检验科就是不给我们做,我已经向院长反映了,他们不做主要还是涉及他们的科室消耗问题,我就想在我们科开个实验室来做这方面的监测内容,实验室设在检验科成本算我们的,不知道你们那里是怎么做的?

好文静 发表于 2012-6-7 19:53

你们检验科人员太有才了,天文地理   音乐样样精通,对工作又敬业 有这样的人来配合我们院感工作,太幸福。祝福你。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7 20:27

琇琅2012 发表于 2012-6-7 1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指教!刚刚做院感半年,还有很多事要和检验科沟通呢。明天就去找检验科主任,还想请教一下你们是在检 ...

可以,有的医院院感科负责环境卫生学监测后检验,与检验科共享微生物室,成本不计在检验科。现把《卫生消毒卫生标准》贴出来,你也看看。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7 20:28

本帖最后由 画中仙 于 2012-6-7 21:11 编辑

琇琅2012 发表于 2012-6-7 19:22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指教!刚刚做院感半年,还有很多事要和检验科沟通呢。明天就去找检验科主任,还想请教一下你们是在检 ...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982-1995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5日批准,1996年7月1日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消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引用标准
GB 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 7918.2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 7918.4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
GB 7918.5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J 4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3术语
3.1消毒卫生标准
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   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    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    保护性隔离房间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    供应室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    供应室无菌区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    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的药物。
4卫生标准
4.1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1.
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范围      标准
                空气
cfu/m3      物体表面
cfu/cm2       医护人员手
cfu/cm2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Ⅱ类      普通病房、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200      ≤5      ≤5
Ⅲ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500      ≤10      ≤10
Ⅳ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      ≤15      ≤15

4.1.2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4.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2.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无菌器械保存液
      必须无菌。
4.4污物处理卫生标准
   污染物品无论是回收再使用的物品,或是废弃的物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4.5污水排放标准
   按GB J48(试行)执行。
5检查方法
5.1采样及检查方法
   按附录A执行。
6有关规定
6.1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必须执行本标准,并应指定专门科室〈部门)负责具体贯彻实 。
6.2    各级卫生监督、卫生防疫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负责监督、监测工作。

附录A
采样及检查方法
(补充件)
A1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C条件时, 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A2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A2.1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A2.2采祥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A2.3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A2.4采样方法
   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培养。
A2.5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A2.5.1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
   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
A2.5.2检查方法
   参照GB7918.2规定执行。
A2.5.3结果计算
                                 50000N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    AT      ..............................(A1)
式中:A一一平板面积,cm2 ;
          T一一平板暴露时间,min;
          N一一平均菌落数,cfu/平皿。
A3物体表面采样及检查方法
A3.1采样时间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采样。
A3.2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
A3.3采样方法
   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l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A3.4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5规定执行。
A3.4.1 结果计算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A2)
                                                   采样面积(cm2)
A4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
A4.1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A4.2采样面积及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A4.3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5规定执行。
A4.3.1结果计算
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A3)
                                             30×2
A5医疗用品采样及检查方法
A5.1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A5.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 100cm2 ,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 ,取100cm2 。
A5.3无菌检查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
A5.4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5规定执行。
A6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A6.1采样时间
   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A6.2采样量及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被检样液,加入9ml稀释液中混均,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于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和0.3%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 肉汤中加入3%(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A6.3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按A2.5规定执行。
A6.3.1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证明被检样液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处理 (但不能用于灭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再用。
   A7溶血性链球菌检查
   参照GB4789.11执行。
   A8沙门氏菌检查
参照GB4789.4执行。
A9绿脓杆菌检查
参照GB7918.4执行。
A10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
参照GB7918.5执行。
A11污物采样及检查方法
A11.1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进行采样。
A11.2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按A5.2执行。
A11.3检查方法
可参照A7-A10章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A12污水、污泥采样及检查方法
   按GB J48(试行)规定执行。
A13结果判断
   检查结果符合相应的本标准值者,判定为该项检查合格;反之,不符合相应本标准值者,则判定为检查不合格。
附录B
本标准用词说明
(参考件)
B1对本标准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用词
B1.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 必须” 。
B1.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应”;反面词“不得”,即无细菌可被检出。
B1.3表示允许有选择,在特殊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可”。


树叶儿 发表于 2012-6-7 21:02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7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5982-1995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5日批 ...

物体表面 应该是 ≤5cfu/cm2;不是≤5cfu/cm3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7 21:13

树叶儿 发表于 2012-6-7 21: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物体表面 应该是 ≤5cfu/cm2;不是≤5cfu/cm3

细心,我只是黏贴了我平时WORD版的标准。

淡泊明志 发表于 2012-6-7 22:58

好好学天天上 发表于 2012-6-7 1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现在报告结果和新实施报告方式不一样,大概听过胡庆生老师课的人都知道,至于为何选9厘米直径的平皿, ...

谢谢老师的提示。我确实没听过胡庆生老师的课,请老师能明确指点好吗?

淡泊明志 发表于 2012-6-7 23:15

画中仙 发表于 2012-6-7 1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到了你的帖子,其中有段话我想指正:“为什么新的报告方式会规定统一使用直径9cm平皿呢?我的理解是 ...

谢谢画中仙老师的指点。我现在知道了新的报告方式是为了更好的反映空气微生物的实际情况。我院以前空气监测一直都是用的9cm平皿,暴露5分钟。我没有问过我院检验科老师这样分析的原因? 再有,我们会再次学习《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再次感染画中仙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空气卫生学监测中两种报告方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