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问题你们碰见过吗?
关于消毒物品微生物监测方面的,到底哪些监测需要用肉汤增菌,哪些不需要肉汤增菌呢~?本月我院做了一个支纤镜镜头的检测,因支纤镜镜头事先用戊二醛浸泡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于是我就没用中和剂,而是直接用肉汤注入镜头内,再用试管到出口接。但是这次监测严重超标,长了很多细菌,检验科就提出支纤镜镜头不能用肉汤做,我想用肉汤做微生物监测更能严格的把关,如果用肉汤做都合格的话,那就是消毒效果非常好,我们做戊二醛熏蒸后的灭菌内镜都是先用戊二醛中和剂中和后再放在肉汤内培养,都很少长菌的。不知道各位战友有没有碰到这样的问题?做支纤镜镜头你们是怎样做的呢?真的不能用肉汤做吗?
[ 本帖最后由 谷子 于 2008-7-28 22:29 编辑 ]
回复#1谷子的帖子
我认为,要么用灭菌的生理盐水做脱洗,要么配制脱洗液,最好不用肉汤做脱洗,这样很容易污染。:P回复
我们一般不用肉汤做浸泡消毒灭菌物品监测,只是高压灭菌器械才用肉汤回复
我个人认为还是听检验员科的,当然检验科的人员也必须是内行 非常感谢各位达人的建议,我想还是严格按规范操作比较稳当,不能加入自己个人的观点,因为毕竟规范也是通过了论证才确定的,下次我们做消毒内镜镜头,我们使用中和剂做,无菌物品再用肉汤~:ok 原帖由 谷子 于 2008-7-28 22:27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关于消毒物品微生物监测方面的,到底哪些监测需要用肉汤增菌,哪些不需要肉汤增菌呢~?
本月我院做了一个支纤镜镜头的检测,因支纤镜镜头事先用戊二醛浸泡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于是我就没用中和剂,而是直接 ...
楼主如果细看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就不会产生如此疑问。规范中很明确的写到 “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而没有说用肉汤配制中和剂。 进入肉汤中的细菌,在营养丰富环境中,每20至30分钟分裂一次,影响到细菌数的计算而造成错误结果。故《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明确注明:用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look :handshake 我们医院用戊二醛浸泡过的器械是不能用生理盐水冲洗,必须使用无菌水或蒸留水冲洗. 规范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的东西,我们还是按照规范做,没有错!
不过你勇于探索的精神可嘉:handshake 纤之镜是要求消毒的,所以用肉汤很容易超标。
回复 #8 yngrb 的帖子
赞同观点,好像用戊二醛浸泡过的器械是不能用生理盐水冲洗的,:P 消化内镜戊二醛浸泡后采样与病人使用前采样结果一样吗? 我们用加1%甘氨酸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 还是按规范进行操作比较好。 严格要求无菌的器械,我们采样后用肉汤培养,只要求达到消毒水平的,用盐水采样并进行细菌计数。 又学习了,谢谢了!!!!!! 新接触,不是很看得懂,只有多多学习了! 本帖最后由 mache 于 2009-8-6 20:38 编辑关于消毒物品微生物监测方面的,到底哪些监测需要用肉汤增菌,哪些不需要肉汤增菌呢~?
本月我院做了一个支纤镜镜头的检测,因支纤镜镜头事先用戊二醛浸泡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于是我就没用中和剂,而是直接用肉 ...
谷子 发表于 2008-7-28 22:27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看到你的描述,感觉到你里面存在三个问题:
1、各位达人已经叙述,就是取样的问题,不再赘述。
2、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的问题,也有老师已经说过。
3、你怎么还用戊二醛熏蒸进行内镜的灭菌呢?戊二醛作为灭菌剂没有错,但是只有浸泡一种方式,所谓熏蒸灭菌时厂家在玩文字游戏,根本不达标的!卫生部批件中写得很明白啊!你可以像厂家索取批件或直接到卫生部网站上查询!
望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疏漏,以防万一! 虚心接受mache版主及各位同仁的建议,看到大家对这个帖子的这么追踪非常感动,问题是越辩越清楚。 需要计数细菌菌落的,不能肉汤增菌!
如果检测无菌物品,我们以前也是用肉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