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名驹 发表于 2011-12-6 16:56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1-12-2 1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鬼才版主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对于您的观点,不能完全赞同,同意您对蓝鱼版主和其他优秀“明星 ...

顶你!
无论什么时候,金字塔都需要一个牢靠的地基。

吕永红123 发表于 2011-12-6 18:14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1-12-1 2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是一个从上至下的理念问题,并且,卫生监督和感控是两条路并行,关注的重点和对象不一样,对他们的理 ...

非常赞同草原星空老师的观点,求同存异,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悠悠 发表于 2011-12-7 09:13

2012年主要做院感知识的渗透学习工作。

icchina 发表于 2011-12-7 09:57


a厦门的培训班,今天开班了。刚才完成了第一个报告。
开幕词很简单:

•为什么要开办这个培训班?
–参加美国CDC/SHEA的启发
–建立新型教学模式,避免与学术会议雷同
–培养感控人员的“大局观”
–训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感控人员阅读文献能力和实施科研能力


打造感控界的“黄埔军校”

icchina 发表于 2011-12-7 09:59


•如何提高培训效果?–在课堂上建立充分的交流讨论互动模式
–建议对统计学的内容进行预习
–课前或课后及时阅读相关案例
–暴发调查的四个案例(案例8~11)请不预习
–对于相关疑惑,建议在讲义上直接标注,通过同伴或课堂交流,及时弄通
–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的代表,在相关课程中交流

icchina 发表于 2011-12-7 10:00


•本期培训班的特点?–讲义中增加了更多的案例
–增加了Meta分析
–会议代表中不少是省市级质控中心主任和秘书
–8位是首届“BD中国感控启明星计划”入围者

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1-12-7 10:58

“来了检查,所有的实际困难都能克服,走了检查,我们的实际困难不适合执行任何规范!”这句话说得太精辟了!{:1_14:}

相约感控 发表于 2011-12-7 14:35

进人感控近10月,真的感觉到千头万绪,有点杂乱,时间好像就是在迎检-放松-准备迎检的循环中度过,有些东西是条件不能达到,有些东西是不敢越雷池,一动就会触及主任等们的利益,有些问题是老生常谈,当初上岗位班的***被逐渐磨灭。现在回到感控的老套子,收集一些检测资料,医疗废物的督查,环境卫生学的抽查,粗浅的分析和反馈数据,谈不上有所为,更谈不上大局观。洗脑可能还是最要从自己开始!希望自己不要重复老路子。

姗姗 发表于 2011-12-7 14:38

好想去培训学习啊,只是离我们这小城市太远了

树叶儿 发表于 2011-12-7 15:05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1-12-1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常常觉得中国式的检查,尤其是卫生监督部门对感控工作的检查对感控工作起到的推动作用大呢还是误导的作用 ...

同意草原老师意见!特别是消毒后使用前空气、物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到底有多大的意义?(比如:临床会在我们采样前处理平面),而我们却还不得不做,因为上级院感检查往往会看中这块。我参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手卫生的监测频率,类推到空气、物表:重点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普通科室每半年一次,如果怀疑感染与环境卫生学有关,增加采样监测频率。但是有一次院感相关检查,专家说监测频率太少。

冰上芭蕾 发表于 2011-12-7 15:11

刚刚参加投票医院感染管理主导是什么?我投了病人需要一票,我认为病人需要是大局,不管投入多少,当然如果经济条件有限时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投入。危险因素要查,空气净化也可以做,毕竟手术部感染是大问题。

一枝梅 发表于 2011-12-7 16:11

今年参加了川大MBA班(医院管理方向),再结合今年工作的调整,从事医疗质控(大质控,包括院感、传染病管理、病案管理以及医疗质控四大块),觉得上大学或许学到的能直接应用的东西不多,但最为主要的是,眼界上一个高度,思考问题上一个高度。真的还是不同的啦!!!

布局谋天下。确实是箴言哦!!!

祝老大厦门培训班圆满成功。期待下月成都聆听老大现场讲课!!!!

chaichai 发表于 2011-12-7 16:42

多年前您学到的“管理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现在想学的。
那厦门的培训班有这方面培训思路吗?无锡的会议我去了,个人感觉如果参加一次,是不会想参加第二次的。不好意思,个人意见,见谅。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1-12-8 07:10

icchina 发表于 2011-12-7 09: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a厦门的培训班,今天开班了。刚才完成了第一个报告。
开幕词很简单:



“训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悟:解决问题不能只针对一个具体问题,要想办法延伸为一类问题合并解决,并且不妨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争取同类的问题不再反复出现。看过一篇文章,说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8天,那么对一个科室的人员来说,养成一个习惯56天、84天是不是足够了(比如手卫生的依从性)!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陪他们一起养成习惯。

金色秋天 发表于 2011-12-8 11:59

希望在每年的年会上增加点流行病学方面的知识和案例,因为每年能够参加的会议有限。

樱木 发表于 2011-12-8 21:29

chaichai 发表于 2011-12-7 16: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年前您学到的“管理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现在想学的。
那厦门的培训班有这方面培训思 ...

厦门班是“黄埔军校”级的班级,个人感觉两天的学习内容很好。至少已经有所收获吧。

樱木 发表于 2011-12-8 21:32

鬼才 发表于 2011-12-2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敬请大家认真看看蓝鱼斑斑这个贴子,蓝鱼可以说是我们这代人的晚辈了,大家看他考虑问题是多么地 ...

哈哈,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冲进,有年轻人的气魄。年轻人始终是站在前辈的身上才能更好的成长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厦门流行病学培训班,注重培养“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