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降至7.18%
本报讯 (记者仲玉维)昨日,在第十四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教授庄辉介绍,目前,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已由9.75%降至7.18%,属于中度流行区,预计2020年,该数字将降到3%。据悉,中国上海将于明年6月,举办第十四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这是该会议历史上、40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据介绍,在中国,肝炎已列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前5位,在肝炎中,除了甲肝外,乙型肝炎、肝癌、肝病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点。目前,不少对“乙肝”敏感的行业和领域,比如学前教育、烹饪工艺专业,不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防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造成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等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院闻玉梅教授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有可能转变成‘乙肝病人’,‘检查不检查’和‘歧视不歧视’是两回事。”闻玉梅院士认为,现在医院不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有点像“鸵鸟政策”,如果不检查也可能到最后查出患有肝癌。她说,主要是要改变人们的错误认识,不是说吃饭、共同生活就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了,但如果要防止孩子、家人患病,还是建议要定期检查、进行治疗。
、为什么降低?2、还有这么高,怎么办?3、如何走出防控的误区呢?
“闻玉梅院士认为,现在医院不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有点像“鸵鸟政策”,如果不检查也可能到最后查出患有肝癌。”,说得太对了,不检查不等于不存在,许多乙肝携带者都是通过体检查出进而家人采取预防措施,预防更多的人被传染,同时定期复查对控制乙肝发病进展有帮助,所以目前的要求是有隐患的。
据反映出的自然是可喜的变化,但其真实性?
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院闻玉梅教授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有可能转变成‘乙肝病人’,‘检查不检查’和‘歧视不歧视’是两回事。”闻玉梅院士认为,现在医院不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有点像“鸵鸟政策”,如果不检查也可能到最后查出患有肝癌。说的太好了!{:1_14:}
消息呀!我们为此感到高兴和欣慰!
在的乙肝病人还是很多,很多携带者连自己也不知道
是应该感到高兴,毕竟是有所下降,只要是真实的。都应该高兴!
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控制乙肝病毒,造福人类。
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院闻玉梅教授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有可能转变成‘乙肝病人’,‘检查不检查’和‘歧视不歧视’是两回,说的很好。
真是下降了,那可是件大好事。{:1_3:}
2011年9月(2011年9月1日零时至9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46932例,死亡1390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报告鼠疫1例,已死亡;报告霍乱发病7例,无死亡。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3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17564例,死亡1353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
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在下降,但乙肝的报告发病数依然排在法定传染病的前列,乙肝还是需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