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收治一例气性坏疽,检验科掉链子了
前天夜里,我院急诊收治了一例气性坏疽的患者,超声、放射科、相关外科、手术室都积极协作了,可惜关键时刻检验科掉链子了。原因很简单,临床诊断气性坏疽,手术中采集样本要求细菌培养+涂片。答曰:厌氧菌做不了,细菌涂片不是急诊项目,夜里出不了结果,必须待到次日。
到次日,细菌室的同仁说,涂片结果无法报告,难道临床怀疑气性坏疽我就得找到细菌?再说了,这个标本夜间接收的,也未放冰箱保存,时间这么长了,显微镜下一塌糊涂,没法看。
该患者次日便转走了,有些感慨啊,难得遇到这么个典型病例,检验科就这么放过了。
真是很无奈,检验科细菌室的建设是院感诊断的有效支持,可是现在很多基层医院检验科细菌室的建设达不到要求。{:1_2:} 看样子SOP没有执行到位啊,我们医院有些少见的病人,也会有人打电话咨询我们该怎样处理! 星期五我们召开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议,当着众多院领导的面,当着众多临床科主任的面,当着检验科主任的面,我把老大传达给我们的理念学说了一遍,如微生物检验正在全面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工作模式在发生巨大变化(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每天早七点甚至六点半上班),单纯划线接种到向临床解释结果发生转变,诸如此类,看看听众,似乎睁大着惊奇的眼睛,却不知道有没有在心里泛起阵阵涟漪。。。。。。多么希望我们同一战壕的战友们能伸出他们的双手与我们一起握成一个拳头,打出去,有一定力量,有一定反作用力 toto 发表于 2011-9-24 16: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样子SOP没有执行到位啊,我们医院有些少见的病人,也会有人打电话咨询我们该怎样处理!
你们科能管检验科的事务吗?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1-9-24 16:54 编辑
楚楚 发表于 2011-9-24 16:30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星期五我们召开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议,当着众多院领导的面,当着众多临床科主任的面,当着检验科主任的面 ...
每当听见别人指责检验科尤其是微生物工作时,我都觉得他们一定有难言之隐。但这次错过了这么一个珍贵的病例,看着他们极其不以为然的态度时,我忽然想起了中学语文老师在评述鲁迅作品时常提及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比喻有些不当) 本帖最后由 黑旋风 于 2011-9-24 17:41 编辑
这种情况临床经常遇到,见怪不怪!人家检验科是医院创收大户,医院领导一般是向着他们说话!院感科根本不能对检验科说什么?有时急诊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你参加处理,人家检验科主任说你多管闲事!干预他们科室的事情!没有办法,以后遇到这种也不敢参与!这是中国特殊!是不是院感的同志太较真了!经常有人这么指着我的鼻子这么说! 还是过去的那种老爷作风,大概也没人愿意去管这件事。{:1_4:} 本帖最后由 二进制 于 2011-9-24 20:08 编辑
黑旋风 发表于 2011-9-24 17: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情况临床经常遇到,见怪不怪!人家检验科是医院创收大户,医院领导一般是向着他们说话!院感科根本不能 ...
检验科旗手大多是生化室人仕,为微生物实验室的几许人呢?何解?皆因自拟全自动化检测而成医院创收大户是也,财大气粗使然。与黑旋风老师感受同{:1_17:} 微生物实验室一直是感控工作中的一大软肋。从事院感工作的人都知道病原学检查的重要性。但由于经费、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在基层医院很难把这一工作。我看要使病原学送检率达到30%的指标也不过是画饼充饥。在基层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根本就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这一块,就是临床医生开出送检单,检验科的人员也不过是应负一下。这大概是中国基层医院的一大特色。 如果人人都把病人当亲人,人人具有一颗仁爱关切的心,那就会少很多遗憾,也会少很多的医疗纠纷。 鬼才版主太了解我们基层医院了,好多工作我们院感办真是无能为力,特别是微生物检测这块。。。 拙凌 发表于 2011-9-24 16: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们科能管检验科的事务吗?
可以的,因为我们下属于医疗部。 急诊当时进行细菌学检查,大部分医院在常态下恐怕都难以做到,我们也做不到,看来对特殊病例的确要做SOP。 鬼才 发表于 2011-9-24 2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微生物实验室一直是感控工作中的一大软肋。从事院感工作的人都知道病原学检查的重要性。但由于经费、人员等 ...
太对了,临床抱怨检验科培养结果5天才出,检验科还嫌这块工作麻烦劳神又不挣钱,导致细菌送检完全是为了达到专项整治地那个“率”。临床检验互相不信任,互相抱怨!----基层医院实情之一。。。 本帖最后由 二进制 于 2011-9-25 20:11 编辑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1-9-25 09: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对了,临床抱怨检验科培养结果5天才出,检验科还嫌这块工作麻烦劳神又不挣钱,导致细菌送检完全是为了达 ...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微生物检验报告提速及利润提高早见有建设性的讨论,愿早日实行。{:1_17:} 二进制 发表于 2011-9-25 2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微生物检验报告提速及利润提高早见有建设性的讨论,愿早日实行。
二进制老师能否介绍一下,如果贵院检验科在这种情况下遇到这种病例,会如何做呢?
另外,对于细菌室无法发出报告的现象,能否从专业角度给予一些指导呢?谢谢{:1_17:}
ps:之所以将这件事放到微生物检验版块,不仅仅是为了去谴责检验科,更多的是希望了解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鬼才 发表于 2011-9-24 2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微生物实验室一直是感控工作中的一大软肋。从事院感工作的人都知道病原学检查的重要性。但由于经费、人员等 ...
对于您提到的现象我不予置评,但是我想问的是作为院感人员,您在这里做了什么事情呢?有没有尽到责任呢?难道院感人只是统计一下送检率吗?
既然已经知道临床和检验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不能继续深入地将双方拉到一起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提高大家对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认识呢?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1-9-25 09: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对了,临床抱怨检验科培养结果5天才出,检验科还嫌这块工作麻烦劳神又不挣钱,导致细菌送检完全是为了达 ...
看得出来,您很认真地对待微生物检验工作,也深入了解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那建议您对双方多培训,多沟通,减少抱怨,达到共赢。 有同感,院感科的许多工作需要细菌室提供技术支持,很多时候会觉得院感科和细菌室的发展不一致,当临床向我们质疑检验质量的时候,院感科真的是感觉七上八下,一方面安抚,一方面鼓励,不好做!话说回来,院感人工作的确“较真”,我们总是出头鸟,所以总是很纠结!